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清小说评点的现代征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文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3):25-34
<正>明清以前,小说多以寓言、神话、传奇形式出现,人物数量较少,情节比较简单,形象画面也较粗略,主题也较为单纯集中,小说理论基本上还没有接触到小说的整体化构思与运作问题、随着明清小说的日臻成熟.特别是一系列长篇巨著尤其是世俗人情小说的出现,小说评点便相应地蓬勃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文学批评形式活跃在文坛上,不仅开始注意到小说的本体特征,而且开始接触到与小说本体特征密切相关的整体性艺术思维问题,而现代系统方法的突出特征正是要关注整体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曹成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其创作的低潮不无关系.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随即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士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评点应运而生.冯镇峦的评点则无愧于<聊斋>诸家评点之翘楚,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提升了小说的地位与价值,顺应了小说观念古今转变的历史潮流;他综观作品-历史的宏观视角,继承了古代诗论文论的独特传统,并折射出有清一代文史知识的丰厚积淀及朴学之风的巨大影响.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可看作文言小说评点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金》)中有大量的山东方言词,有一些现在依然为当代老百姓口耳相传,这些词有的是对当时文化民俗的传承,有的是流行于北方官话体系之中,对待这些看似的“无理词”,需要我们用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的视角来审视他们,对于语音的演变,需要我们运用音韵学知识来分析。本文选取现在仍然活着的山东枣庄(古峄县)方言特征词来说明《金》与枣庄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