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薛理辉 《光学学报》1998,18(9):273-1277
测定了光谱纯稀土化合物Y2O3,La2O3,Lu2O3中微量杂质在488.0nm和514.5nm激光线激发下的光致发光谱以及在可见光445~741nm范围内吸收谱,Y2O3,Lu2O3样品在448.0nm和514.5nm激光激发下都有发光效应,而La2O3样品只在488.0nm激光激发下才发光,分析了结果表明,Y2O3,La2O3,Lu2O3的发光谱分别是由其存在的微量Er^3+,Sm^3+和Eu  相似文献   

2.
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出了ZnWO4∶Sm3+单晶(Sm2O3=01wt%),测量了晶体的吸收光谱.利用激光Raman谱仪在HeNe激光器6328nm波长激光激发下,观测到448,471,505,533nm的上转换锐线荧光,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Eu3+:Y2SiO5晶体透射光谱和荧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对Eu^3+:Y2SiO5晶体的透射光谱和457.9nmAr^+激光激发荧光谱进行测量和研究。这些光谱表明,Eu^3+离子在Y2SiO5晶体中占据两种最低对称性C1格位。利用透射光谱和荧光谱对Eu^3+离子的最低激发态^5D0的两种格位光谱进行了成功分离。实验发现,在^5D0态两种格位谱的谱宽只有0.1nm左右,其峰间隔约为0.18nm。另外,文中还测量了Eu^3+离子的基态^7FJ  相似文献   

4.
稀土硼酸盐玻璃中Ce3+的光谱性质和荧光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Ce^3+掺杂的稀土硼酸盐玻璃,测试了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曲线。紫外光激发下,玻璃中的Ce^3+发射强的蓝紫光,光谱的荧光寿命的分析结果表明,Ce^3+在这种稀土硼酸盐玻璃中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5.
赵永亮  赵凤英 《发光学报》2000,21(2):150-155
合成了以邻苯二甲酸、2,2’-联吡啶为配体,分别以Eu^3+-Tb^3+y离子和Eu^3+-La^3+离子为中心体的双核稀土配合物;在323nm紫外光激发与的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该两系列双核稀土配合物中,无 发光的Tb^3+离子还是不发光的La^3+离子,都对Eu^3+离子的发光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邻氨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与氯化铕和氯化镧在溶液中反应,合成了混合混合稀土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均与配体形成配合物,在343nm紫外光激发下,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发光的La^3+离子取代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配合物中的Eu^3+离子,可以提高Eu^3+离子的特征发光强度,而对发射峰位影响不大,本文对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易解石族矿物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并讨论了中国白云鄂博矿区变生及退火晶态易解石族矿物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与退火晶质矿物相比,变生态易解石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的强度降低,谱线宽化弥散,说明在变生过程中,矿物的结构发生畸变,元素分布趋于无序。分析表明,易解石族矿物在514.5nm激光激发下的所有光致发光谱峰均出自Nd^3+的辐射跃迁。  相似文献   

8.
王明昭  吕少哲 《发光学报》1995,16(2):165-170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6`-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正派激发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D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  相似文献   

9.
苯甲酸稀土(Eu,La)配合物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用氯化稀土与苯甲酸铵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苯甲酸稀土(Eu,La)三元固体系列配合物,其化学组成式为(Eu1-xLax)L3(其中L为C6H5COO-,x=0.0~1.0)。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由红外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羧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了分裂,而且羧基伸缩振动随着La3+离子含量的增加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发光的La3+离子取代苯甲酸铕中部分Eu3+离子可以提高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0.
非晶态Al2O3:Eu3+结晶过程的激光Raman光谱研究吴英姜世梅陶艳春徐蔚青(吉林大学国家教委超分子结构与谱学研究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3)李吉学(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长春130023)LaserRamanSpectralStudyofNon┐C...  相似文献   

11.
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对两种新型三元固态配合物氯化稀土(Eu3+,Tb3+)乙酰丙氨酸咪唑进行了荧光光谱测试,发现激光激发波长为487 nm时,铽配合物在545 nm处产生较强的铽(Ⅲ)离子特征绿色荧光谱线,激发波长为465 nm和525 nm时,铕配合物均在613 nm和618 nm处产生强的铕(Ⅲ)离子特征红色荧光谱线;并且这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均比相应稀土盐的强.分析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了配体对中心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标题配合物的FTIR和UV/VIS光谱.  相似文献   

12.
光谱法研究稀土离子钇(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绣  李梅  柳召刚  胡艳宏  王觅堂 《发光学报》2012,33(10):1153-1159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Y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发现:Y3+对BSA的紫外吸收光谱具有增强作用,而对荧光光谱具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峰位明显蓝移20~25 nm。用Stern-Volmer方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Y3+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是属于静态荧光猝灭,Y3+与BSA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发生了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求得相互作用过程的结合常数(KA)和热力学参数(ΔΗ、ΔS、ΔG),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氢键等,但静电作用力也不可忽略。同步荧光光谱法表明Y3+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混合配合物和单一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紫外光谱的数据表明,掺杂数量相同的其他离子会干扰Eu和Tb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对混合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a(Ⅲ)、Gd(Ⅲ)、Y(Ⅲ)对铕和铽的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其发射峰位的影响不大,三种离子中Gd3+的增强作用最大,且掺杂量对荧光增强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蓝宝石作为五大名贵宝石之一,经济价值极高,其中“皇家蓝”、“矢车菊蓝”最为昂贵。而水热法可合成出颜色与“皇家蓝”色极为相似的蓝宝石,且合成出的晶体较大,可通过切磨加工获得内部纯净的样品,仅凭外观及常规方法难以鉴别。选取了7颗水热法合成蓝色蓝宝石为实验对象,采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三维荧光光谱仪,对其化学成分、谱学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外观极为相似的天然蓝宝石、焰熔法合成蓝宝石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水热法合成蓝宝石总体成分较为单一,而天然蓝宝石则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三种样品拉曼光谱均呈现典型的刚玉振动模式,显示A1g和Eg振动模的拉曼峰。在红外光谱的指纹区,三种样品的吸收峰均无明显差别,与拉曼光谱的结果耦合。但在官能团区3 000~4 000 cm-1波数范围,水热法合成蓝宝石存在由含水矿物包裹体产生的羟基振动峰,而天然蓝宝石和焰熔法合成蓝宝石未显示此特征。紫外-可见光谱表明三种样品均为Fe2+-Ti4+对致色,但水热法与焰熔法合成蓝宝...  相似文献   

15.
铽-丙烯酸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和谱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键合方式制备了键合型稀土聚合物-铽-丙烯酸聚合物,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了铽在丙烯酸聚合物中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06nm,最强发射波长为544nm,Tb-丙烯酸聚合物薄膜在306nm光激发下,产生Tb^3 的特征发射,归属于^5D4-^7FJ跃迁(J=6,5,4,3),其最大发射位于544nm,归属于Tb^3 的^5D4-^7F5跃迁,呈现强的绿色发射,说明丙烯酸的聚合没有影响Tb^3 的发光性质,而Tb^3 的参入也没有影响丙烯酸的透明性。通过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铽-丙烯酸聚合物薄膜的荧光性质和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氟化锆基质材料中单掺Yb3+的上转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众多的稀土掺杂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基质材料的能量上转换研究当中,Yb^3 单独掺杂的能量上转换研究在国内报道的很少。这是因为,研究者们普遍都认为Yb^3 只是一种良好的敏化剂,主要起能量转移作用。采用固相合成法,稀土Yb单独掺杂ZrF4基质材料,在1200℃烧结合成了粉末样品。样品用功率为几mW的半导体红外激光980nm激发,肉眼就可看到上转换的明亮的红光。在实验室用功率为几十mW的半导体红外激光980nm激发,用光谱仪测量到红、绿、蓝及紫4个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其波峰在412,478,558,671nm波长处,实验反复验证,认为上转换来自Yb^3 的准能级向Yb^3 基态^2F7/2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Some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orthophospha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means of synthesis, X-ray diffraction,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and Raman spectra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are: (1) a synthesis of new compounds GdPO4.2H2O weinschenkite type, (2) the salt readily lost its water and changed from the weinschenkite to the xenotime form at about 300°C in air, (3) the change phase in rare earth orthophosphates showed that the weinschenkite phase can give rise to rhabdophane or xenotime phases, and (4) the orthorhombic form DyPO4·1.5H2O is explainable in terms of a mixture of rhabdophane and xenotime-structured material.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以稀土离子Sm3+、Eu3+、Tb3+、Dy3+及Tb3+为发光中心,以苯氧乙酸(HPOA)和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掺杂La3+、Gd3+、 Y3+的7种稀土配合物, 对配合物进行了C、H、N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发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mL3L'·1/2H2O,EuL3L'·1/2H2O,TbL3L'· 1/2H2O,DyL3L'·1/2H2O,掺杂配合物组成分别为Tb0.5Gd0.5L3L'·1/2H2O,Tb0.5Y0.5L3L'·1/2H2O,Tb0.5La0.5L3L'·1/2H2O(L=C6H5OCH2COO-, L'=phen)。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与苯氧乙酸中羧基的一个氧原子和苯氧基的氧原子配位,与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成键;荧光光谱表明,铽三元配合物的发射强度要远大于其它三元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掺杂发光惰性稀土离子La3+、Gd3+、Y3+的铽配合物中,Y3+掺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