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AM)作显色剂同时测定铑和钯的新方法. Rh(Ⅲ)与3,5-diCl-PADAM可在pH 4.0~5.2的弱酸性介质中定量反应, 铑配合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 加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子化形体,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614 nm, 且灵敏度显著提高;而Pd(Ⅱ)与3,5-diCl-PADAM可直接在强酸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6 nm,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 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新方法, 方法的εRh614=1.40×105 L·mol-1·cm-1, εPd614=8.30×104 L·mol-1·cm-1. Rh、 Pd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72 mg/L和0~1.2 mg/L符合比尔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矿样和催化剂中铑和钯的同时测定, 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2.
合成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吡啶偶氮氨类试剂:4-(5-硝基-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NO2-PADAB),研究了该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在0.36~2.04 mol/L HClO4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4×105 L·mol-1·cm-1,钯的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是目前测定钯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5-(5-碘-2-吡啶偶氮)-5-二氨基甲苯(5-I-PADAT)作显色剂,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铑、钯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0.6~1.8 mol/LHCIO4介质中,Pd(II)与5-I-PADAT形成稳定络合物,而在此酸度下,Rh(III)则完全不能反应;在pH4.0~5.2 HAc-NaAc缓冲介质中,Rh(III)与5-I-PADAT可形成稳定紫红色络合物,铑络合物形成后提高酸度至0.24~5.57 mol/L HCIO4介质,该络合物不仅不被分解,而且转化为另一种紫蓝色质子化型体,吸收红移、吸光度显著增大。研究还发现,Rh(III)、Pd(II)与5-I-PADAT形成的络合物,均呈现两个吸收峰,强峰分别位于580 nm和584 nm处,弱峰分别位于538 nm和547 nm处。其各自的强弱峰对应的吸光度之和与溶液中铑、钯的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得铑、钯新方法。铑和钯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Rh=2.76×105L.mol-1.cm-1和εPd=1.14×105L.mol-1.cm-1,灵敏度分别为单波长法测定的1.52倍和1.53倍。铑、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μg/mL和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催化剂中铑和钯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应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同时测定铑与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以 2 - ( 5-硝基 - 2 -吡啶偶氮 ) - 5-二甲氨基苯胺 ( 5- NO2 - PADMA)作为铑、钯同时测定的新光度试剂。钯与试剂可在 0 .3~ 3.9mol/L 的高氨酸介质中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位于 62 1 nm处 ;而铑与试剂则在 p H=5.2 5~ 6.75的近中性介质中定量配合 ,配合物一旦形成则很稳定 ,向其中加入强酸酸化该配合物不仅不被分解反而吸收红移、吸光度增大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 εRh62 0 =1 .39× 1 0 5L·mol-1·cm-1;εPd62 0 =9.4× 1 0 4 L· mol-1·cm-1。铑浓度在 0~ 0 .56、钯浓度在 0~ 1 .4μg·m 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工业样品中微量铑、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5-碘[杯(4)芳烃偶氮]氨基喹啉光度法测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试剂5 碘[杯(4)芳烃偶氮]氨基喹啉(ICAQ),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钯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10.2~11.0的Na2CO3 NaHCO3缓冲介质中,在TritonX 100存在下,试剂与钯发生显色反应,生成1∶1稳定络合物。建立了测定钯的光度法新体系,λmax=625nm,ε=1.42×105L·mol-1·cm-1,钯质量浓度在0~0 80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平行6次测定的RSD在2.5%~3.0%。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种5-氨基喹啉8位偶氮新试剂, 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 对8-BTA-5-AQ与钴的显色反应作了详细研究. 在pH 3.8的缓冲溶液中, 试剂与钴(Ⅱ)形成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0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 L·mol-1·cm-1, 钴量在0~0.4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已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合成试剂4-(5-硝基-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5-NO2-PADAB)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3.3~4.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5-NO2-PADAB与铑形成2∶1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24 nm.该络合物在1.2 mol/L HClO4介质中可质子化转变为另一种型体的紫蓝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580 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提高至1.52×105 L·mol-1·cm-1,以EDTA为掩蔽剂,大量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铑含量在0~0.8 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可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试剂2 (2 喹啉偶氮) 5 二甲氨基酚(QADMAP)与钒的显色反应,在pH3.5的柠檬酸 NaOH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存在下,QADMAP与钒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摩尔吸光系数ε=1 12×105L·mol-1·cm-1,钒质量浓度在0~0 6μg 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几种合金样品中钒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合成试剂5-(5-氟-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F-PADAT)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4.7~9.0范围内,钴与试剂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6 nm。该配合物在无机酸作用下,可转化为另一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型体,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到565 nm,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分别为:0.24~3.6 mol/L HClO4、0.16~3.84 mol/L H2SO4、0.48~2.4 mol/L HCl、0.64~3.84 mol/L H3PO4。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5=9.1×104L.mol-1.cm-1,钴(Ⅱ)质量浓度在0~0.5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已应用于维生素B12针剂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水溶性 4 ( 2 噻唑偶氮 ) 苯二甘氨酸 (TAPC)新试剂的合成。该试剂对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在 0 .5mol/LHNO3介质中 ,TAPC与Pd(Ⅱ )形成 2∶1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 632nm。钯浓度在 0 μg/mL~ 1 .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2 =5× 1 0 4 L·mol- 1 ·cm- 1 。可允许许多离子共存 ,可直接用于含钯分子筛样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了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钛.介绍钛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优点.测定样品钛1.0~60.0mg/L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0-100.0%(n=6)之间.该方法用于不锈钢材料中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Difluoromethylation of 2-hydroxychalcones using sodium 2-chloro-2,2-difluoroacetate as the difluoro-methylating agent was developed. Under facile conditions, a wide range of aryl difluoromethyl ethers were obtained in yields of 36%-80%.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new addition products, 2,2-difluoro-2H-benzofuran derivatives, were also synthesized in the reactions. The yield of 2,2-difluoro-2H-benzofuran derivative could be up to 35% when 3-methyl-2-hydroxychalcone was used as the reactant. A plau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氨丙基官能化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采用共价接枝法,合成了杂化NH2-CH2-CH2-CH2-SBA-15介孔分子筛,并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反应结果表明,除个别有机基团负载量较高的样品外,该催化剂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反应75min后,苯甲醛的转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此外,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可以在低于75℃的温和条件下进行;有明显的溶剂效应;氰乙酸乙酯/苯甲醛的摩尔比太高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活性不仅与催化剂上氨丙基活性中心的密度有关,而且与杂化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大小有关.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三次时,苯甲醛的转化率仍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ZrO2-TiO2-CeO2的制备及其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涛  李伟  龚茂初  喻瑶  杜波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12):1851-185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材料TiO2、ZrO2-TiO2及ZrO2-TiO2-CeO2,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三种载体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ZrO2-TiO2-CeO2具有较多的表面强酸位, 并具有一定的储氧性能和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 以三种材料为载体, 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9%的V2O5、WO3的整体式催化剂. 研究了三种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以ZrO2-TiO2-CeO2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反应空速为10000 h-1, 275 ℃时, NO的转化率接近100%, 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TiO2是一种能进行光能-化学能转换的半导体材料.70年代初期,日本的Fujishima等人[1]发现TiO2电极能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此,TiO2作为光能转换材料,在太阳能利用,环境保护,卫生医疗等许多领域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注目并相继在许多基础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大量的研究[2~5].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2H-phosphirene 4 is synthesized from the spirocyclic 3H-1,2,4-diazaphosphole 1 by low temperature photolysis. The isomeric 1H-phosphirenes 7 are formed by a [2+1]-cycloaddition process of chlorocarbenes, generated from diazirines. onto the triple bond of phosphaalkynes. When the 1-chlon-1H-phosphirenes 7 are allowed to react with a series of nucleophiles substitution occurs yielding the 1H-phosphirenes 9, 11 and 12. The existance of a phosphirenium cations, for instance 13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细胞色素P-450是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 其核心结构是铁卟啉配合物, 它是生命体中P-450酶系的末端氧化酶[1]. 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中心的类似物, 因其能够在温和条件下, 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烃类、醇类等有机底物的氧化, 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H2O2 氧化N2 生成N2O 和H2O 的机理.结果发现, H2O2 氧化N2 先通过1 个四元环过渡态形成中间体H2N2O2 分子,H2N2O2 再通过一个五元环过渡态形成N2O和H2O.根据计算得到的每步反应的活化能,得知H2O2 氧化N2 生成中间体H2N2O2 分子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9.
固体酸催化剂S2O2-8/TiO2-ZrO2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固体酸催化剂S2O2-8/TiO2-ZrO2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相似文献   

20.
固体超强酸S2O2-8/ZrO2-CeO2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2O2-8/ZrO2-CeO2催化剂,通过XRD,FTIR,BET,TEM,DSC/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乳酸丁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抑制ZrO2晶粒由四方相向单斜晶相转变和催化剂表面含硫物种的流失;当焙烧温度高于500℃时,体系内部有四方相Ce0.16Zr0.84O2固溶体形成,最佳焙烧温度为600℃.在,n(乳酸):n(正丁醇)=1.0:3.0,w(S2O2-8/ZrO2-CeO2)=12.0%,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问2.0 h的条件下,S2O2-8/ZrO2-CeO2催化剂对乳酸的酯化率达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