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学生在学习如何求曲线的方程时,保证轨迹的完备性并不感到多么困难,他们常常能遵循探求轨迹的基本步骤,运用常规方法求出曲线上的点所满足的方程.但对判断由方程所确定的点是不是都是曲线上的点,往往思考不深入,常把一些不是...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方程可以成为曲线的“化身”,所以才有了解析几何.但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曲线与方程弄成身形相依的捆绑:一提曲线,就想它的方程;一提方程,就想它的曲线.好像是:一旦离开了方程,曲线就不存在了一样.  相似文献   

3.
知识要点]本章的主要考试内容:1.曲线的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2.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地位和作用]参数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借助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等研究方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求曲线方程可分为两类:(1)已知曲线类型,求曲线方程;(2)不知曲线类型,求曲线方程.对于第(1)类,通常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决.对于第(2)类,需要在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中,将动点满足的几何关系转化为动点坐标的方程后,经化简得出轨迹方程.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决第(2)类问题时,常常在求出方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不再去考虑方程的曲线是否与已知轨迹相符.根据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只有当所求方程的曲线与已知轨迹恰好一致,即方程的曲线上的点恰好与已知轨迹上的点一样多,才能称所求方程是已知轨迹的方程,如若不然,…  相似文献   

5.
黄玉清 《数学通报》2005,44(4):50-51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切点,例1 已知曲线C:y=3x^4-2x^3-9x^2 4.(1)求曲线C上横坐标为1的点处的切线方程.(2)第(1)小题中的切线与曲线是否还有其他的公共点?  相似文献   

6.
借助参考直线坐标系,求解空间曲线结构在曲线坐标系中的几何方程.运用Hamilton原理推导空间螺旋曲线梁结构的运动方程.方程表明空间曲线结构4个自由度相互耦合,当结构退化为平面曲线结构时,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各自由度相互耦合.空间任意曲线梁结构的动力方程均可按照该文推导思路得出.对于水中悬浮隧道结构,可以忽略转动动能对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数学分析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继圆的学习之后运用“曲线和方程”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内在联系(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表现)仅在“圆的方程”一节中有过一次感性认识.但由于学生比较了解圆的性质,从“曲线与方程”的内在联系角度来看,学生并未真正有所感受.所以,椭圆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联系成为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两条曲线的交点,是通过联立两曲线方程求解而得到.但在极坐标系中求两曲线交点,直接通过解联立方程不一定能求出所有的交点,往往会漏解.不过我们可以修改联立方程后,就可象在直角坐标系中解联立方程一样简单、方便地求出两曲线的所有交点.在极坐标...  相似文献   

9.
把0/0型未定式极限看作是一个参变量函数的割线的极限,就能在几何意义上观察到其实质是参变量方程曲线在原点的切线斜率,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从参变量方程的角度,也可证明洛必达法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自动优选回归曲线方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自动优选回归曲线方程,乃是凭借笔者开发研制的计算机专用软件,在系统内给出的20个曲线方程中,由计算机自动快速选出一个与已知二维数组散点图拟合得最佳的曲线方程,作为二维数组的回归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1.
确定空间曲线参数方程的一般方法杨孝先,尹业富(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230026)在计算曲线的弧长和第一型曲线积分时,如果曲线的方程用两张曲面的交线给出时,计算往往难于下手.本文介绍一个用两张曲面相交表示的空间曲线化为参数方程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总感...  相似文献   

12.
曲线的参数方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把曲线上点的坐标(x,y)用同一个参数的两个函数式分别给出,从而把一个方程转化为两个方程:一是由于它实际上是一个二元方程的一般解,因而也就给出了曲线上任意点坐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前一个特点,不仅能方便地画出方程的图形,而且还能使得求某些动点的轨迹方程和解答某些证明题变得十分容易。利用曲线参数方程的后一个特点,又能使我们解答与二次曲线有关的问题比如极值问题得到简化。把曲线参数方程在这些方面的应用通过例题告诉学生,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高二的同学在求曲线(或点的轨迹)方程时,往往对于什么时候要对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说明以及如何说明感到棘手.本文对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1在什么时住必须说用?我们知道,如果:1.曲线C上任意点M的坐标(X。,y。)都是方程f(x,y)一0的解;2.以方程/(l,y)=0的任意解(11,川)为坐标的点M(11,yi)都在曲线C上.那么八x,y)一0就是曲线C的方程.但有时我们求出的方程虽然满足条件1,却不满足条件2.它存在这样的解(X”,y”),以(.T”,y“)为坐标的点并不在曲线C上.这时就必须对方程中变量的取…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二次曲线的一般方程,确定二次曲线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一般的方法是通过笛氏直角坐标变换,使在新坐标系下,曲线的方程能成为标准方程,根据标准方程就能确定曲线的形状和大小,且根据坐标变换确定曲线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一类超弹性应变能函数,通过非线性弹性理论,研究了静脉壁在跨壁压及轴向拉伸联合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力学特性,并分析了静脉壁的负压失稳问题.首先利用超弹性材料薄壁圆筒模型,得到了静脉壁在跨壁压及轴向拉伸联合作用下的变形方程,给出了正常静脉压下静脉壁的变形曲线和应力分布曲线,讨论了静脉壁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然后给出了负跨壁压下静脉壁的变形曲线,并由能量比较讨论了静脉壁的负压失稳问题.  相似文献   

16.
1.重点、难点、高考热点分析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所成角与到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简单线性规划.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圆的方程的三种形式.直线和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7.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判断二元二次方程为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尚继惠 《数学通讯》1999,(10):17-18
《平面解析几何》课本P70第3题是这样一道习题: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端点是A(x1,y1),B(x2,y2).证明圆的方程是(x-x1)(x-x2)+(y-y1)(y-y2)=0.这里证明从略.现将圆的方程变形为,x2-(x1+x2)x+x1x2+y2-(y1+y2)y+y1y2=0.式中的一次项及常数项明确显露出韦达定理特征,据此着眼,对于某些直线与曲线相交问题,可将直线方程代入曲线方程分别得出关于x及y的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叠加即得以直线被曲线所截弦长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以抛物线为例,有如下命题:设…  相似文献   

19.
[考试内窖和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巳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一、一般讨论 在解析几何里有了方程,便应当画它的曲线。作图以前,能从方程大致认识曲线的一些性质,对于作图很有帮助。这就是对于曲线的讨论。关于曲线的x、y方程,如何讨论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