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伟强 《广东科技》2014,(12):145-146
降香黄檀是一种上等的材料,是贵重家具与雕刻工艺品的上好材料,同时也具有降血压、止痛止血的功效,因此,降香黄檀也就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因此,探讨降香黄檀的种植引种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工作实际,从降香黄檀栽种现状、栽种技术和测验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为珍稀树种,天然分布的降香黄檀濒临绝迹,为保护现有的降香黄檀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广西降香黄檀荚果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荚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并对降香黄檀种子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发芽率的变化进行测定,探讨降香黄檀荚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荚果和种子的颜色由浅绿色逐渐过渡到黄褐色,最终在盛花期后160 d后变为深褐色;荚果和种子体积大小在整个采收期中一直维持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在盛花期后185 d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种子含水量在盛花期后185 d后降至35%左右并趋于稳定;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盛花期后165 d最高,为45 g·kg-1左右,直至盛花期后195 d降至42 g·kg-1左右;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双峰”动态变化,盛花期后135 d达到第1个峰值,盛花期后180 d达到第2个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在盛花期后140-170 d达到最高,且与170 d后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盛花期后185-200...  相似文献   

3.
闽南丘陵山地降香黄檀不同海拔造林初步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水西 《海峡科学》2008,(12):95-96
降香黄檀为我国热带珍贵乔木树种,由于木材和药用价格极高,近几年来闽南丘陵山地广泛引种.为了掌握降香黄檀在引种地正常生长所能达到的海拔高度范围,在2006年开展了不同海拔降香黄檀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500m以下时,2a生降香黄檀保存率达83%以上,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0.7m以上,而且受到冻害比较轻微.海拔高度超过500m,降香黄檀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较大幅度下降且受冻害加剧.降香黄檀在闽南丘陵山地造林适宜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相似文献   

4.
在福州,8月和9月是降香黄檀外植体诱导消毒的好季节,选择季节比选择消毒剂重要。试验中发现升汞消毒效果稍好于次氯酸钠。在加有青霉素的培养基,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试验筛选出改良DCR+BA2.0mg.L-1+NAA0.1mg.L-1作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改良MS1+BA0.5mg.L-1+NAA0.1mg.L-1的组合适合继代增殖,改良MS2+生长调节剂适合降香黄檀茎芽生根。生根培养基加有活性炭0.5g.L-1有利于降香黄檀组培瓶内生根。  相似文献   

5.
以降香黄檀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硅酸钾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的硅酸钾对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硅酸钾浓度大于2 mmol/L时对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可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硅酸钾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加强;在硅酸钾胁迫下,降香黄檀可通过渗透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来适应一定程度的环境变化.该研究结果为促进降香黄檀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科学证据,也为进一步探究硅酸钾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探究其生理反应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桉树二代萌芽林补植降香黄檀后林地N,P养分、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关系,分析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桉树纯林林间和根区土壤N含量与混交林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纯林桉树根区比混交林的N含量高87.7%,而P含量差异不明显;2)桉树纯林林间土壤脲酶活性是混交林的2.2倍,酸性磷酸酶活性以混交林为高.在根区土中,磷酸酶活性与脲酶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混交林桉树根区显著低于桉树纯林桉树根区、混交林降香黄檀根区;3)桉树纯林根区土壤总酚和复合酚含量均比混交林桉树和降香黄檀根区高,林间土水溶酚含量低于混交林.降香黄檀根区土壤的水溶酚含量极显著高于两个林分的桉树根区,差异幅度达到32.40%,43.86%;4)两个林分桉树根区土N/P无显著差异,但纯林林间土比混交林高238.8%;土壤N/P与P含量存在极显著关系,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而与酚类含量关系不显著;水溶酚与复合酚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木材中的化学成分,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了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可挥发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通过对指纹图谱的对比分析,得出一种可以准确区分两种材质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可挥发性成分测定中,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是影响可挥发性成分检出种类及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可挥发性成分检出种类及量随平衡温度增高而增加; 两材种可挥发性成分较多,均达30种以上,且种类相似,虽含量有差别但不足以构成其特征性差异,无法将两材种加以区分。在脂溶性成分测定中,乙酸乙酯是提取两材种脂溶性成分的最佳试剂,石油醚提取效果较差,甲醇提取液对检测系统污染程度较高; 两材种脂溶性成分丰富、相同成分众多,且差异性成分也多。两材种均含大量的橙花叔醇、反式-橙花叔醇和6,7-环氧-蛇麻烯等3种脂溶性成分,三者之和均可达脂溶性成分总量的40%以上。越南香枝中有5种含量较高的脂溶性成分即3,3',4,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松属素、3-(2,4-二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3,4-二氢-7-甲氧基-3-(2,3,4-三甲氧基苯基)-2H-1-苯并吡喃、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3-甲氧基-苯甲酰胺,这5种脂溶性成分在越南香枝中含量之和占总脂溶性成分的20%~40%,而在降香黄檀中不足1%,由此可将两材种进行有效鉴别和区分。分析认为,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两材种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其中可挥发性成分差异不明显,无法以此准确区分材种,而脂溶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显著,可准确区分两材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生长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era)叶片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的影响,为降香黄檀在石漠化地区的栽培提供依据,以全壤土和全石砾生长基质栽培下的降香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的形态解剖参数可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雨季(6月)取样的降香黄檀叶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后期心材形成提供参考。【方法】以胸径6~8 cm的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设置CK、E0.1%(乙烯利质量分数0.1%,后同)、E0.5%、E2.5% 4个乙烯利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降香黄檀生长指标增长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比叶面积(SLA)、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在3个乙烯利处理中,E0.1%、E0.5%处理胸径增长量(ΔD)均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8.97%、6.07%;E2.5%处理的树高增长量(ΔH)和材积增长量(ΔV)均较对照低,分别减少了67.39%和59.33%。各乙烯利处理对降香黄檀叶绿素含量(SPAD值)有显著影响,大小顺序为E0.1%>E0.5%>CK>E2.5%。E0.1%、E0.5%处理叶干质量、叶面积显著高于E2.5%处理,各处理比叶面积(SLA)大小顺序为E0.1%>E0.5%>CK>E2.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E0.1%、E0.5%、E2.5%处理下SLA和WUE都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光响应曲线所得光合参数显示,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E0.1%、E0.5%处理分别较CK增加了38%、26.22%。光饱和点(PLsp)随注射乙烯利的浓度先增加后略微降低但均高于对照,E0.5%处理最高。乙烯利各处理光补偿点(PLcp)均低于对照,E0.1%、E0.5%处理比CK降低了16.37%、20.92%。【结论】低浓度乙烯利可提高降香黄檀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E2.5%的乙烯利不利于降香黄檀树高和材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目前收集的濒危树种降香黄檀种源的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为广东地区降香黄檀造林提供优良种源。【方法】 对广东省阳江市11年生降香黄檀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观测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比率,在生长和材性性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依据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进行早期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 8个种源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材积和心材比率在种源间的差异最大。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 < 0.01)水平,其余3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 < 0.05)。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材比率与胸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降香黄檀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种源地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影响,来自年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地区的降香黄檀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心材比率也较高。依据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将8个种源大致划分为具有明显地理格局的两类:一类为东部沿海种源,另一类为中西部山脉种源。 【结论】 降香黄檀的遗传分化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均有一定的关系。初步挑选出生长快、材质优,心材比率高的白沙种源可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降香黄檀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1.
人参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人参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人参组织和器官的离体培养、胚状体的诱导、毛状根的培养、花药的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的工业化生产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采用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可诱导成苗.块茎在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中诱导率高为9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高为8.5倍.叶片、叶柄在培养基3.0mg/L 6-BA+0.5mg/L NAA中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达8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较高为5.4倍.半夏试管苗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可免去诱根环节.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组培接种室空气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发现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青霉(Penicillum),木霉(Trichoderma),根霉(Rhizopus)等常见菌为组培的主要污染真菌.抑菌环实验表明次氯酸钠与制霉菌素抑菌效果较好.50mg/L酮康唑 50mg/L制霉菌素 0.1%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杀菌剂,抑菌效果好,对植物伤害小,是良好的防真菌污染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育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育珠蚌外套膜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泌珠质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比较,筛选出了适宜于河蚌外套膜细胞生长、分泌的培养基及一套完善的操作方法,能使育珠蚌外套膜的细胞在体外人工培养条件下较旺盛地生长、繁殖、分泌,并产生大量的珍珠质.  相似文献   

15.
欧林达夏橙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配比对欧林达夏橙实生苗芽诱导及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节段诱导芽效果较佳,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物质BA2mg/L,NAA0.2mg/L适于芽的诱导,Wh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物质IBA2mg/L对根的诱导较佳,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材料受限下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方法。结果表明:以组织培养获得的大量幼嫩分生组织压片,可以获得较多的分裂相。本文用此法研究了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染色体的形态,所得除虫菊核型为2n=18=10m 6sm(SAT) 2st。  相似文献   

17.
凤眼莲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凤眼莲茎段培养在含6-BA1~10mg/L的MS培养基上,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芽,6-BA浓度为3mg/L时,芽分化频率最高,达46.7%所分化的不定芽必须及时转移到低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才能进一步生长发育,凤眼莲幼叶和幼根外植体在上述相同培养条件下,仅能形成愈伤组织,凤眼莲再生植株必须生长在高湿度的培养环境中,液体培养明显优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菘蓝的组织培养,探讨了外植体部位、外源植物激素的种类、浓度等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初步筛选出较好组合的培养基是:Ms+6-BA 1mg/L.+IBA lmg/L.简介了菘蓝试管苗移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番茄的不同基因型对组培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番茄的11个不同的基因型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我们从中筛选出2个具有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品种,为进一步开展番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优良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效白纹竹芋,促进侧芽增生的方法,以白纹竹芋的根状茎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诱导侧芽生长,再将新生芽转移至MS+BA6+NAA 0.5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不定芽并形成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未发生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易于生根,幼苗种植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