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婷  刘族刚 《数学通讯》2012,(Z3):106-109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直线与圆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曲线,"直线与圆的方程"单元是进一步学习选修2-1"圆锥曲线"的基础,本单元的知识重点有三个:(1)直线的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圆的方程;(3)点、  相似文献   

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判断二元二次方程为圆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1本单元重、难点及方法指导1)本单元重点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两条直线所成角与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用简单线性规划的办法求一些函数的最值;曲线和方程  相似文献   

4.
祝峰 《数学通讯》2007,(11):34-38
1本单元重、难点及方法指导 1)本单元重点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两条直线所成角与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用简单线性规划的办法求一些函数的最值;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及轨迹方程的求取方法;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从代数和几何两个不同角度来判断直线和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研究圆的切线和弦长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魏文宏 《数学通讯》2014,(7):107-110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判断二元二次方程为圆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直线与圆     
赵锟  段昌涛 《数学通讯》2015,(Z1):96-100
1.本单元知识点初中阶段已接触过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本单元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中的距离问题.其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热点.2.典型例题选讲例1过点M(0,1)作直线,使它被两直线l1:x-3y+10=0,l2:2x+y-8=0所截得的线段恰好  相似文献   

7.
函数的应用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1 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以直线和圆为载体 ,揭示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坐标法 ,是解析几何的基础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及公式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而点斜式又是其他形式的基础 .求直线方程主要用待定系数法 ,应注意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 ,直线l1到l2的角以及两条直线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也是重点内容 .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时应注意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形 .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体现了坐标法的基本思想 ,是解决解析几何两个基本问题的依据 ,必须透彻理…  相似文献   

9.
唐培文 《数学通讯》2004,(7M):47-51
2 本单元重点、难点、热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问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之间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好上述内容,就抓住了立体几何中最根本的内容,其它的部分就容易学了.  相似文献   

10.
1 重、难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方程来表示直线和圆 ,以及进一步研究其性质 ,进而学习一般曲线方程的概念 ,学习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 .要求了解向量是处理直线方程中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 ,坐标法是重要的数学方法这一点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直线与圆的方程、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坐标法的特点及曲线方程思想 ;难点是区域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及曲线与方程思想的掌握 .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当然也是本单元的基本方法 .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 :1)函数方程思想 ,2 )数形结合思想 ,3)等价转换思想 .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重点: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特征参数a,b,c,e.p的几何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文尧 《数学通讯》2005,(22):26-30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又对直线和匝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高一数学中又研究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本单元以上述知识为基础,在直角坐标系中,系统研究直线和圆的方程及其性质;而直线和圆的有关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以及其它曲线方程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在高中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知识点及重要方法基本概念有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 ,直线的四种形式的方程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l1 到l2 的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基本运算有 :由直线的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倾斜角和截距 ;由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根据直线的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求两相交直线的夹角、交点 ;求点到直线或平行线间的距离 ;求点 (或线 )的轴对称图形 .重要方法有 :待定系数法 ,转移法 ,几何法 .练习选择题1 直线 3x y 5=0的倾斜角为 (   )(A)arctg3 .     (B)π -arctg3 .(…  相似文献   

14.
函数的应用     
本单元的重点: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掌握函数零点(即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定理,学会借用函数的图象判断方程解的个数及解的范围;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应用函数模型僻决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15.
1.重点、难点、高考热点分析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所成角与到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简单线性规划.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圆的方程的三种形式.直线和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圆的方程是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在考试中经常与直线方程一同出现,形式灵活多样.如何解决已知直线与圆相交求圆方程的问题呢?下面对一道期末试题展开分析.1问题再现(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中,A为直线l:y=3x上在第三象限内的点,B(-10,0),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C(C为圆心)与直线l相交于另一个点D,AB⊥CD,则圆C的标准方程为.  相似文献   

17.
1 考点简析本单元在高考中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曲线参数方程概念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几类常见的曲线 (如直线、圆、椭圆 )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根据给出的参数 ,依条件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 ;极坐标的概念 ,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几类常见的曲线 (如直线、圆 )的极坐标方程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在高考试题中涉及较多 (也是最重要 )的是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以及参数方程的应用 .尽管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但是参数方程中体…  相似文献   

18.
金飞 《数学通讯》2011,(7):103-106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重点:空间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两平面所成角;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以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直线与圆     
直线与圆是解析几何中最简单而变化丰富、应用广泛的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应用解析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础 .本讲主要突出如下三个问题 :1)直线和圆的方程 .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直线系与圆系的方程 .例 1  (第 10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过点P(6 ,8)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PA、PB ,分别交x轴正半轴于A ,y轴正半轴于B .1)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 ;2 )若S△AOB=S△APB,求PA与PB所在直线的方程 .讲解 对于第 1)小题 ,常见的思路有两种 :一是利用kPA·kPB=- 1建立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二是引入斜率…  相似文献   

20.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点、直线、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它们之间关系的符号语言.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正确处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以及识图、画图、推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