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酿酒酵母与糖化酵母的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工厂番薯干糖化液的酒精生成率、发酵强度和发酵速率。实验结果表明,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所试条件下的发酵力均超过两融合亲株,并优于酒精生产菌株K氏酿酒酵母。例如,在30℃、32℃和35℃发酵葡萄糖时,它比对照株K氏酵母分别增产酒精3.0%、1.93%和1.85%;其中在32℃发酵时,各菌株可获得最高的酒精生成率。而在32℃发酵麦芽糖、蔗糖和工厂番薯干糖化液时,杂种HU-KDF-185也比K氏酵母分别增产2.0%、9.71%和5.26%。  相似文献   

2.
分别为保鲜剂贮藏、筐贮、减压贮藏、溶液贮藏、高温处理等方法贮藏番茄50天后,除减压贮藏方法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的均可使其好果率达88%以上,商品率达90%以上,并基本上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应用保鲜剂贮藏、减压贮藏方法处理黄瓜,45天后,好果率达92%以上,果实品质良好,并且贮藏前后番茄和黄瓜的厉分也无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将橡子仁粉碎后,经酸水解、中和及滤洗制成发酵用糖液,接入黑曲霉新菌株HA608,并加入2.0%~4.0%的产酸促进剂B,发酵生产柠檬酸.糖液浓度为10%~12%时,发酵周期120~130h,转化率110%以上  相似文献   

4.
HU-KDF-185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并经筛选而获得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ellipsoideus HUK-1,(1a,his~-)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a, arg~-)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发酵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后,在仙居酒厂对该融合杂种发酵不同淀粉质原料的适应性及其酒精产量作了生产规模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对番薯渣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77%,这比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酒精生产菌株K氏酵母(29.71%)和新市一号(29.54%)分别增产3.56%和4.16%;在大米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产量平均为35.38%,比大米酒精生产菌株M-85(32.87%)相对增产酒精7.64%,而番薯丝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20%,比生产菌株新市一号(28.70%)相对增产酒精5.23%.由此可见,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不同类型的淀粉质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增产效果显著而稳定,这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所获得的种间融合杂种将是一株较优良的酒精高产菌株.同时也表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酒精酵母的选育,特别是对那些在其生活周期中缺乏或失去有性过程的工业酵母更为有用.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谷氨酸菌种选育技术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同时重点报道了束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谷氨酸菌株选育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以D110B为出发菌,采用低能N^ 技术已经筛选到两株高产菌株D5221、B3263,其10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幅度分别达到8.4%、7.5%,比出发菌分别提高35.48%和25%,摇瓶发酵平均糖酸转化率可以达到43%,RG%(残糖)达到2%以下,说明其代谢活力强于出发菌。  相似文献   

6.
研究诱导剂、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锌离子以及在发酵培养基中组合添加乳糖对提高重组新型溶栓酶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IPTG诱导效果优于乳糖,IPTG诱导浓度选择1.5mmol·L^-1,诱导时机选择菌体OD600接近4.0时,诱导后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h,加入1.0g.L^-1的ZnCl2后,外源蛋白表达可提高40%,发酵结果提高29.8%.在培养基中组合加入微量的乳糖,可以使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提高10%~15%.  相似文献   

7.
以发酵槽、沸石膜和渗透气化分离装置等组成的膜型生物反应器,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进行酒精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选择葡萄糖为原料,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并同时利用渗透汽化分离的方式对酒精进行膜分离,经过48h以上的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试验表明: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在5%左右时,透过液的酒精浓度稳定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8.
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番茄籽油中脂肪酸成份进行了分析,采用氢氧化钾-在室温下对番茄籽油进行酯化,并采用气-质联用仪鉴定了番茄籽油中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对番茄渣、番茄皮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总膳食纤维含量,探讨了番茄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硒酵母对鱼酱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鱼蛋白为原料,在酶解与曲酶发酵相结合的基础上,于后熟阶段加入硒酵母作为有机硒的载体和增香工具,生产品质优良的富硒营养鱼酱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后熟温度35℃,酵母液量10%,酱醅盐度8%和12%,后熟发酵周期12d的工艺条件,可生产出优质的富硒鱼酱油。产品的氨基氮、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国家标准,有机硒的含量达到国内专用硒保健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PVC中空纤维微滤膜对黄酒进行过滤, 分析不同流动形态、跨膜压差以及错流流量对黄酒过滤通量的影响以及其动力学变化规律. 最终确定黄酒最佳过滤条件为在垂直错流流动形态下进行过滤, 跨膜压差为40kPa, 错流流量控制在125L?h-1左右. 对过滤前后的黄酒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膜过滤技术对黄酒中必须营养物质的保留率较高, 过滤除菌效果明显, 杂菌总数去除率达到99.45%以上, 可同时达到除浊和除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复合酵母菌(东方伊萨酵母(Io)和酿酒酵母(PY01))接种方式对水蜜桃果酒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采用3种不同接种方式(同时接种Io和PY01、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接种PY01 48h后接种Io)发酵水蜜桃酒, 并以单菌种发酵为对照, 发酵期间比较产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差异, 一个月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差异. 结果表明, 5组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别, 样品中共检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其中酯类及醇类物质含量较高.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有效增加了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感官分析结果表现也最优, 而且该组酯类物质种类最为丰富, 相对含量高达93.16%, 香气组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 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 能有效解决水蜜桃酒口感单一的问题. 综合结果, 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水蜜桃酒具有差异明显的风味质量特征,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能有效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释放, 增加水蜜桃酒香气物质的复杂性, 提升水蜜桃酒香气质量, 可为水蜜桃果酒品质提升提供新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海藻酸钙凝胶固定活酵母细胞酿造黄酒试验在实验室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1)黄酒发酵周期为10天,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可缩短50—70天;(2)本试验制成之黄酒含乙醇16%(v)左右,糖份为0.6(g/1OOml),总酸为0.4(g/100ml)以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某保健酒中淫羊藿苷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健酒中淫羊藿苷的平均含量为0.627%,平均回收率为98.1%,相对标准差(RSD)为2.1%.本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保健酒、药材和药品中淫羊藿苷成分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绍兴黄酒闻名于世,论其质量以沈永和酿酒厂的产品为最佳.绍兴黄酒的水料自古至今汲自鉴湖,于是鉴湖湖水与绍兴黄酒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对鉴湖湖水的微量元素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沈永和酿酒厂采用的偏门段湖水含Mo量比其他湖段的要高得多,沈永和酿酒厂所产黄酒中M。含量也高出其他黄酒的许多倍M。能催化酿酒,又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鉴湖偏门段湖水的Mo异常有着重要的生物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17种水果番茄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叶、花、茎、果等28个农艺表型性状的调查测定、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17种水果番茄品种的农艺表型性状具有多样性,并且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品种间的农艺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10%~75%,其中叶和花的变异系数为10%~25%,果的变异系数为30%~75%;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品种间表型性状显著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发现,在遗传距离为12处可以将17种水果番茄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研究结果可为宁波地区水果番茄优质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溶样,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番茄原料及其萃余物中多种微量元素,选择了最佳样品预处理条件和测定的最佳仪器参数,用国家技术监督与GBW08513茶树叶和GBW07602(GVS-1)灌木枝叶标准样作为质控样,11种元素的测得值与标准值较好地吻合,试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