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历史街区声景观及视听感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历史街区声景观是空间环境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人们的感知体验。论文以济南老城泉水街区为例研究城市历史街区的声景观并进行视听感知实验。结果表明,现场声元素喜好度显著高于实验室单听评价。鸟鸣、鹅叫声在现场和实验室评分都较高,大流速流量水景声在现场评分高而实验室评分低,小流速流量水景声在实验室和安静环境中评分较高,在吵闹环境中评分较低;声环境满意度与视觉景观优美度、声源组成喜好度、安静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声压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当较高的环境声压级主要由水声贡献时,声环境满意度明显提高;应从提高景观优美度、优化声源组成、降低环境声压级等方面进行声景观设计。论文为声元素喜好度和声环境满意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声景是森林公园恢复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20个森林公园环境视听视频为研究材料(有声视频和无声视频各10个),借助短版修订恢复量表和声景感知评价问卷探究森林公园声景对心理恢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公园环境心理恢复效益不同,在综合恢复性评价、认知和行为维度上有显著差异;除谈话声和儿童嬉戏声较突出的样地(S5)外,视听组合刺激促进心理恢复的能力均比单一视觉刺激强;声景感知与综合恢复性评价及情感、认知和行为维度的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鸟鸣声、蝉鸣声、流水声等自然声是心理恢复效益的重要预测变量,对心理恢复有积极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森林公园恢复性声景设计策略,为森林公园恢复性声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芮宁  张圆  刘洋 《应用声学》2022,41(2):207-215
城市社区公园为附近居民提供休憩与交往的公共空间,使用者是公园声景的创造者也是体验者。在公园设计中,将建成后的声景纳入考虑因素,在支持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听觉环境体验,具有提升人居健康福祉和空间公平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城市社区公园——沈阳鲁迅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声景调查和使用者问卷,探究声景时空分布特征及居民体验;建构公园景观特征指数,探讨声景时空分布与景观特征的关联性。数据表明:自然声、居民活动声和周围道路交通声构成公园丰富的声景要素,园区内声压级、各类声事件感知显著性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受访者对典型声事件的愉悦性和干扰性评价呈现聚类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表征公园景观特征的自然指数、人群聚集指数和交通影响指数,其分别与对应声事件的感知显著性显著相关。基于景观特征与声景分布的关联性,结合公园使用者的声景体验,提出与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社区公园声景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城市空间背景下,声景质量对居民生活品质及身心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已有声景研究针对街区尺度的声景质量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仍较为不足,尚未能为高质量宜居城市空间建设提供循证基础.该文基于地理学视角,通过声景漫步与问卷调查对广州市天河区南部声源类型、声环境特征、心理声学感知进行调查研究,旨在阐述城市街区尺度声景质量的空间特...  相似文献   

5.
赵幸子  毛颖  胡昂 《应用声学》2022,41(3):359-372
该文以成都市浣花溪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景观空间中声环境的综合研究探究其声景观特性,以此作为营造城市声环境的有效依据。文章首先通过声压级、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清晰度指数来定量探讨公园中17种景观空间下的声环境异同;然后以声景观舒适度指数和重要性-满意度-清晰度模型对12种声音类型进行主客观评价;最后通过声景观提升指数综合反映各景观空间下声景观的提升重点。研究发现,声景观会受到基底-覆盖-围合层面的不同类型和组合的影响,尤其在建设面开敞和绿色半开敞或绿色半封闭空间中得到社会声和自然声最为明显;声景提升应重点关注风声、鸟声、水声、昆虫声和音响声在对应景观空间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舒珊  杜倩倩  朴勋  李慧 《应用声学》2024,43(2):393-403
滨海公共空间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环境质量是影响公共空间环境体验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青岛沿海岸线四类滨海公共空间(步道类、广场类、公园类、沙滩类)的声环境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探索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特征、感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滨海公共空间当前环境噪声水平基本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值55dB(A) ,各类空间声环境客观特征显著不同:公园噪声水平最低,自然声源丰富;广场噪声水平最高,各种城市噪声较多;步道噪声水平较低,但受到交通噪声的影响;沙滩噪声水平较高,但以中低频的海浪声为主,比较稳定。(2)各类滨海公共空间的声源感知以自然声为主,但是广场的自然声源感知较少。此外,声环境的愉悦感评价普遍较高,但在事件感、吵闹度和总体满意度评价上具有显著差异:沙滩声环境总体评价最好,其次是公园,广场和步道的声环境则亟待改善。(3)交通噪声和最大声级Lmax对声环境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受访者年龄也是影响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感知评价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滨海公共空间声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声舒适度的地下餐饮空间声级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曦  康健 《应用声学》2016,35(2):157-164
为了确定地下餐饮空间内使用者主观声舒适度可接受时的声压级阈值范围,本文选取典型的封闭式地下餐饮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问卷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地下餐饮空间内整体环境舒适度主观评价偏低,声舒适度评价与整体环境舒适度评价具有强相关性,因此声环境是影响地下餐饮空间内整体环境舒适度的因素。在影响主观声舒适度评价的客观指标中,混响时间可不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考虑;而背景噪声声压级是影响地下餐饮空间内声舒适度主观评价的重要指标。使用者声舒适度为可接受时,地下餐饮空间内背景噪声声压级阈值为70-75 dB(A)。  相似文献   

8.
矢量声纳高速运动目标稳健高分辨方位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国龙  马巍  范展  王逸林 《物理学报》2013,62(14):144302-144302
针对水声矢量信号处理框架中的高速运动目标低信噪 比小快拍条件下的稳健高分辨方位估计问题, 将压缩感知技术应用于水声矢量信号空间谱估计模型中. 结合声矢量传感器结构特性, 探讨了基于声压振速联合处理的广义时域滤波方法; 结合矩阵空域预滤波理论, 设计了基于阻带约束通带均方误差最大值最小的空域滤波器, 研究了矢量声纳空域预滤波方法; 结合以上分析, 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时空联合滤波高分辨方位估计方法, 给出了方法的数学模型、物理解释及具体实施步骤.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 新方法对于小快拍数 条件下的矢量声纳高速运动目标高分辨方位估计问题, 具有较低的双目标分辨门限和较高的估计精度,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湖上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声矢量传感器 空间谱估计 时空滤波 压缩感知  相似文献   

9.
孟琪  康健  金虹 《应用声学》2010,29(5):371-381
前人研究表明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由实际环境中的众多因素决定,而不是仅受声压级的影响。本文在对地下商业街声场和声源特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使用者的社会因素对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的影响,在哈尔滨的几个典型地下商业街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收入和职业与主观响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1~0.4之间,学历、收入和职业与主观声舒适度亦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1~0.6之间。虽然性别对主观响度和主观声舒适度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女性对这两者的主观感觉评分范围比男性宽。年龄段与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不同地下商业街有的年龄段对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的感受有区别。职业对于主观声舒适度的影响的本质是源于收入和学历对于主观声舒适度的作用,并且收入对于主观声舒适度的影响要大于学历的影响。这些结果可以增加对地下商业街声景的了解,并且为建立地下商业街声景预测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动态水景声喜好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平  刘琦  徐晓蕾  王宇 《声学学报》2017,42(6):737-746
采集不同地域环境中的动态水景声景观数据,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水景声喜好度与声音物理特征、水景形态与环境视觉喜好度和被试等因素的关系。分析发现:单听水景声音时,声喜好度与水景声音A声级显著负相关(rp=-0.981,p<0.01),与瞬时变率显著正相关(rp=0.720,p<0.05)。当谱质心与A声级和瞬时变率显著相关时,谱质心与声喜好度也显著负相关(rp=-0.867,p<0.01);放映水景形态和环境默片,评价其视觉喜好度;将水景声音分别与形态、环境视频同时播放再评价其声喜好度,发现视觉喜好度较高的水景形态和环境能够明显提高大流速流量水景的声喜好度,视觉喜好度较低的水景形态和环境反而降低了小流速流量水景的声喜好度;男女生对水景声喜好度的评价有显著差异,本地学生对黑虎泉声喜好度评价比非本地学生高。因此,水景声喜好度受其声音物理指标、形态和环境视觉因素及被试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