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IR、XRD、SEM、EDS、DT-TG和滴定实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主体三聚磷酸二氢铝(ATP)与客体甲胺、乙胺、正丙胺和正丁胺等有机胺的插层反应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ATP与甲胺、乙胺、正丙胺、正丁胺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机胺中的N与ATP层间-OH上的H形成配位键。 这些有机胺通过插层反应改变了ATP的酸性、层间距和热分解温度,但没有改变颗粒的层状形貌。 层间距从0.795 nm增大至1.71 nm,层间距d与有机胺的碳原子数Cn呈线性关系:d=0.229Cn+0.811,R2=0.9986。 有机胺分子链越长则越具有剥离倾向。  相似文献   

2.
对异硫氰酸与甲亚胺形成四元或六元环产物的环加成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一分子异硫氰酸与一分子甲亚胺形成四元环(1:1)产物P1的反应(1)为经过一个两性离子中间体的分步反应,其中第二步为速控步骤,其活化热垒为107.86kJ/mol.此外,反应(1)的中间体还可与另一甲亚胺或异硫氰酸分子继续反应形成两个不同的六元环(1:2或2:1)产物P2或P3;这两个反应均为协同反应,其活化势垒分别为15.88和21.82kJ/mol.这些结果与当异硫氰酸酯与亚胺发生环加成反应时,只有类似于P2和P3的两种六元环产物生成的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汽液平衡盐效应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十分活跃的课题.但是,对于多组分含盐体系,特别是多组分羧酸体系,如甲酸-乙酸-水-盐体系的汽液平衡盐效应研究报道甚少。一方面因为多元汽液平衡盐效应的测定较难;另一方面由于盐的加入,使原来的强极性、强缔合的羧酸体系变得更为复杂,给热力学关联带来了困难.尽管有的关联方法引入盐后引起偶极矩改变,且使偏心因子产生相应变化,但在实验上并未得到偶极矩随盐浓度定量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从头算RHF/6-31G方法研究了硫代双烯酮与异氰酸之间两种可能的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生成不同四元杂环产物的平行反应均为非同步的协同反应,但两个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不同,形成硫氮杂环的反应更容易一些,而形成氮杂环反应的产物在热力学上更稳定一些  相似文献   

5.
StudiesonEsterExchangeReactionZHANGJing-wen,ZHANGXiao-long,MAXiu-li,LIUChang-cheng,MUYing,SUNYun-xiu,JIANGWen-pu,HUANGHua-min...  相似文献   

6.
闾春林  刘永东  王云海  钟儒刚 《化学学报》2007,65(16):1568-1572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CCSD/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二甲胺(DMA)与亚硝酸作用形成N,N-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别讨论了DMA与一分子亚硝酸直接反应的途径和两分子亚硝酸先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N2O3再与DMA作用的间接反应途径. 计算结果表明, DMA与亚硝酸间接反应的活化能比直接反应的低约55 kJ/mol, 由此可推断DMA与亚硝酸生成NDMA的反应是以两分子的亚硝酸先生成ONNO2再亚硝化DMA为主要反应途径. 这一结论和NDMA的形成速率与亚硝酸的浓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8.
CH3S与NO基态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3(MP2)水平上,通过对CH3S与NO反应势能面(PES)上关键驻点的能量计算,共找到3种中间体、7个过渡态、9种产物通道,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此反应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加成反应,先生成CH3SNO,然后发生单分子解离和异构化反应;二是直接抽提反应,生成CH2S+HNO.用多通道RRKM-TST模型计算了反应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速率常数.以295 K的N2作浴气,在200.0~39996.6 Pa压力范围的速率常数为1.6×10-12~1.28×10-11 cm3·molecule-1·s-1.我们计算的速率常数与Balla等的实验值符合较好.反应的速率常数有明显的负温度效应和较强的压力依赖关系.预测常压低温下反应以生成CH3SNO为主,在常压高温1000 K以上以生成CH2S+HNO为主.  相似文献   

9.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优化了硫代樟脑的最低5个电子态(S0, T1, S1, T2和S2)的结构, 并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 计算结果表明: S1, T1和T2态的能量非常接近, 而S2的能量远远高于T2态, 这与之前对几种小的硫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结论一致. 确定了硫代樟脑分子在T1态发生β-插入反应和类Norrish II型反应的机理, 计算的势垒相对于S0的振动零点分别为314.1和332.6 kJ/mol. 在400 nm波长的光的照射下, 分子被激发到S1态, 此时分子没有足够的能量发生反应, 只能通过内转换回到基态. 当激发光波长在254 nm时, 硫代樟脑分子被激发到S2态, 这时候体系有了足够的内部能量使反应发生. 实验上已经观察到此激发光波长下, 气态硫代樟脑可以发生β-插入反应和类Norrish II型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从头计算方法在MP2 /6 31G(d)水平上研究了CX2 (X =H ,F ,Cl)与甲基异丙基醚的C -H键插入反应。CCl2 与甲基异丙基醚两个不同的α C的C -H键插入势垒分别为 117.2kJ/mol (甲基 )和 2 0 .6kJ/mol (异丙基 )。CF2 与异丙基α C的C -H键上插入势垒为 12 0 .0kJ/mol,在插入甲基上C -H键时会引起C -O键的断裂。CH2 的插入反应则不需要势垒。对CX2 与二甲醚、甲乙醚、甲基异丙基醚、甲基苄基醚上各种不同的C -H键插入势垒进行了比较 ,甲基和苯基都促使其毗邻的C -H键更容易被CX2 所插入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AproposedcycleinvolvingtheFOradicalsisl:ThecontributionofthiscycletothecatalyticdestrUctionofozoneisdeterndnedbythefirststep.Thereaction(l)isalsothoughttobeapossiblesinkforatInosphericCO2.Baueretal.3gavearateconstantofl.24.lO-i3cm3/sforreaction(l),whichwasbelievedtobecorrectwithinafactorof2at9(X)-l4(X)K.Theactivationenergywasestimatedtobe46.OkJ/mol.Bedzhanyanetal.4reportedk<4xlO-"and<5xlO-l6cm3/sat3ooand55OK,respectively.Alowerbarrierofl3.8kJ/molcanbeextrapoIated.Francisco…  相似文献   

12.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polarizable continuum models, we study the Raman spectra of aqueous peroxynitric aci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lvent effec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lectric dipole transition moments between the ground and excited electronic state and Raman polarizabilities. The theoretical Raman spectra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depolarization ratio, we can conclude that peroxynitric acid is not a plane molecule. We also find that the hydrogen bond can enhance IR intensity of hydroxyl group by several times.  相似文献   

13.
在G3(MP2)水平上,通过对CH_3S与O_2rcyi2rvylce dm (PES)上关键驻点的能 量计算,共找到4种中间体,9个过渡态,6种产物通道,并对这些气相反应机理进 行了讨论,同时应用TST-RRKM理论对主要反应的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CH_3S 与O_2反应在低温下以生成CH_3SOO为主,并与实验结果吻合;在中高温下以消去和 抽提反应为主,分别生成CH_3 + SO_2和CH_2S + HO_2,其它产物较少。  相似文献   

14.
亚甲基自由基(3CH2)与S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洪涛,黄旭日,于广涛,李吉来,于健康,孙家钟. 亚甲基自由基(3CH2)与S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06, 64(2): 139-144.  相似文献   

15.
乙炔基自由基C2H与氧气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2H自由基和O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计算出它们的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ZPVE).各物种的总能量由CCSD(T)/6-311G**//B3LYP/6-311G**给出,并对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中自由基C2H中的边端C进攻O2形成了中间体1 (HCCOO),中间体1是一个加合产物.由中间体1经过不同的反应通道可以生成不同的产物P1 (HCO+CO), P2 (HCCO+O), P3(CO2+CH), P4 (C2O+OH)和P5 (2CO+H).反应通道之间存在着竞争机制.其中P1, P2是主要产物,其次还有一定比例的P5生成,而产物P3, P4的生成几率较低.各条反应通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ThemajorfiresuppressionagentsusedinconfinedspacesortoprotectelectronicsareCFsBrandCF2ClBr.Howeverbecauseoftheirozonedepletionpotential,theirproductionisnowbanned.Thesearchfornewflamesuppressantswhichareeffective,nontoxicandhaveIowglobalenvironmentalimpacthassparkedincreasedinterestinthemechanismsoffiresuppressionandthedevelopmentofpredictiveflamemodels1-2.KineticdataforthereactionsofOatomswithhalogenatedmethanesareneededtomodelthecombustionchendstry.Manystudiesaboutithavebeencarriedoutbyex…  相似文献   

17.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原子比例的Pd-Ni/C催化剂,并且使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总结了Ni的掺杂对Pd-Ni合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Ni的掺杂不但能够增强催化剂对甲酸催化氧化的活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因此,Pd-Ni/C催化剂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浸渍法和硫引入贵金属法分别制备了主要负载在介孔碳主孔道(MPC/Pd-1)和负载在介孔碳孔壁上小介孔中[MPC/(S)Pd-2]的两类负载型钯电催化剂, 用XRD, SEM, TEM和电化学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和电催化性能.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有序介孔碳载钯催化剂MPC/Pd-1和MPC/(S)Pd-2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分别是商用钯黑催化剂的4.0和2.4倍. MPC/Pd-1中的钯位于介孔碳的主孔道上, 增加了催化剂/电解质/反应物三相界面的面积, 使得其比MPC/(S)Pd-2的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白洪涛  黄旭日  于健康  孙家钟 《化学学报》2003,61(11):1765-1768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O_2和CS自由基的反应进行了研 究。在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出了各物种的优化构型、振动频率和零点振 动能(ZPVE)。各物种的总能量由CCSD(T)/6-311G~(**)//B3LYP/6-311G~(**)给出 ,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CS自由基中的C端沿着O_2的双键 中线方向进攻,进行加成反应,反应的第一步放出大量的热量(450 kJ/mol),推动 反应继续进行,从稳定的中间体4(Cs)出发,反应主要通过O的相邻位置的迁移生成 P_1(CO+SO)和P_3(COS+O);通过S的相邻位置的迁移生成了重要的反应复合物 (complex 1),进一步离解为产物P_2(CO_2+S)。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反应机理 。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从头计算方法, 在MP2/6-31G(d,p)水平上研究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结构及重排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CH3NH=B:的单线态结构比三线态结构稳定, 该分子的基态是单线态。分子CH3NH=B:可以发生3种不同的重排反应。本文找到了这3种重排反应的过渡态, 并详细计算了不饱和硼烯CH3NH=B:重排反应的动力学函数, 据此讨论了不饱和硼烯CH3NH=B: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