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表面光学二次谐波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兵  陈湛 《光学学报》1992,12(3):37-241
本文测量了几种玻璃-银膜界面反射二次谐波随入射光偏振角的变化,测量了超高真空中多晶银基底上冷凝银膜表面退火前后的反射二次谐波,以及超高真空中纯度为99.99%多晶银表面的反射二次谐波,计算了垂直和平行表面谐波电流参数a、b,得到对棱镜-银界面b=-0.97;α=2.1,多晶银表面α=-9,冷凝银膜退火前后α分别为7和-5.结果表明.α对表面状况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金属表面在反射方向产生光学二次谐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用Rudnick和Stern引入的唯象参数“a”和“b”来描述表面电流,本文推导了金属表面在反射方向产生的光学二次谐波的表达式.由此证明了:从谐波信号随入射光偏振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得到关于参数“a”的信息.和过去的实验相比,这种方法能更加精确、可靠地测定“a”的数值.  相似文献   

4.
金属表面在反射方向产生光学二次谐波的研究 (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在大气和超高真空环境下,用光学二次谐波法对银膜及抛光银表面吸附吡啶分子的实验研究表明,银膜表面存在的微尺度活性位对分子吸附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张良民  于群力 《光学学报》1994,14(8):58-861
本文采用固定入射角,改变入射光偏振方位角的方法从实验上了研究了锗薄膜的透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及其变化规律,并从理论上推导了产生透射二次谐波的表达式,最后拟合求得描述面谐波电流的唯象参数a。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偏振态入射光在银和铝表面上产生的光学二次谐波.本实验对这些金属的表面非线性极化源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udnick和Stern引入的、描述垂直于金属表面的面谐波电流的唯象参数“α”,应在-2和-7之间(倍频光波长为0.532μm).这与过去理论计算及实验测量值都有较大的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参数α值随入射角略有变化.本实验还首次验证了,衡量平行于金属表面的面谐波电流的唯象参数b≈-1的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8.
张喜和  枕柯 《光子学报》1999,28(8):722-726
用变量延时反馈控制法对光学二次谐波系统的浑沌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对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给出了确定可控参数区的方法.证明适当的延时量和反馈强度可以使浑沌得到稳定的控制,被控制系统的轨道是初始系统浑沌吸引子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相似文献   

9.
刘杨华  王之江 《光学学报》1991,11(8):43-748
本文报道了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首次利用光学二次谐波法研究乙醇与预吸附分子态氧的多晶银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发现乙醇与分子态氧的相互作用是由两个过程组成:一个是乙醇在表面因分子态氧的存在而导致的吸附增强过程;另一个是乙醇与分子态氧的反应过程。从测量这一体系的二次谐波信号升温谱,还可以得到乙醇与分子态氧作用强弱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光学二次谐波混沌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方波控制法对光学二次谐波系统的混沌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过对系统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可控参数区的方法,证明适当的方波冲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间隔时间可以使混沌得到稳定的控制,被控制系统的轨道是初始系统混沌吸引子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相似文献   

11.
李列明  孙鑫  冯伟国 《物理学报》1990,39(4):620-626
对于金属表面上的二次谐波产生,现有理论(流体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一个数量级。本文利用相关基函数理论计算了Al,Mg和Ag表面上的二次谐波,由于该方法较好地考虑了电子关联,因而明显地改进了理论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钱冬  董国胜  金晓峰 《物理》2000,29(03):178-181
介绍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用光学非线性效应来进行磁学测量的实验方法———磁诱导的光学二次谐波.该方法不仅对于表面的对称性及磁性结构具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现在极少数可对多层薄膜的界面进行研究的技术,这为当今非常活跃的磁性单层、多层膜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钱冬  董国胜  金晓峰 《物理》2000,29(3):178-181
介绍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利用光学非线性效应来进行磁学测量的实验方法--磁诱导的光学二次谐波。该方法不仅对于表面的对称性及磁性结构具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现在极少数可对多层薄膜的界面进行研究的技术,这为当今非常活跃的磁性单层、多摹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种分子形成的多层L-B膜由于相邻层的分子取向相反而使非线性极化抵消,总的X~(2)=0.本文用光学二次谐波方法确定了带有不同极性基团的L-B单分子层的有效非线性系数的大小和符号,对有效非线性系数符号相反的两种单分子层交替组装,使相邻单分子层的非线性极化相互叠加,得到了具有较大二阶非线性系数的组装L-B膜.  相似文献   

15.
辛丽  李淳飞  李俊庆  郑仰东 《光学学报》2001,21(9):055-1058
给出了螺旋型手性分子薄膜表面反射方向的圆二向色性的谐波强度表示式,分析了谐波的强度与手性分子的取向,分子的螺距和半径等结构参数的关系,给出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入射光强一定的情况下,谐波强度在螺距和半径的取值范围内分别存在着最大值,以及螺距与半径之间满足的关系式随分子取向角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刘丽英  王恭明 《光学学报》1996,16(11):612-1618
给出了不同基频光和倍频光偏振态组合情况下,淀积在固体基板上的Langmuir-Blodgett单分子层膜在面对入射光方向和背对入射光方向时,反射及透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随入射角变化关系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对一种芪盐LB膜样品进行变入射角的透射二次谐波产生研究。  相似文献   

17.
蒋红兵  刘杨华 《光学学报》1995,15(3):77-380
测量了Si(100)(2×1)-H表面和Si(100)(3×1)-H表面的反射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清洁的Si(100)(2×1)表面进行了比较。Si(100)(2×1)表面和Si(100)(3×1)-H表面的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单调地减小,Si(100)(2×1)-H表面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单调的,约在470K时信号最大。可以根据二次谐波信号的强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来确定样品温度和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了盐Langmuir-Blodget单分子层膜在不同基频光和倍频光偏振态组合(s→p,p→p和45°→s)情况下的透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SHG),并利用有关透射方向SHG理论公式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发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拟合曲线与实验点存在较大的偏移.这是因为忽略了基频光和倍频光在作为LB膜衬底的玻璃基板内的多次反射造成的.研究了理论拟合曲线和实验结果偏移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考虑多次反射最低阶修正后的理论公式和拟合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变入射角情况下的透射SHG研究时,特别是当测量涉及到s偏振态时,如果要固定探测装置的位置不变,那么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必须加以考虑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戴明  蒋红兵 《光学学报》1997,17(6):87-691
利用1.064μm基频超短脉冲激光,使用光学二次谐波方法研究了超高真空中蒸镀在多晶银表面上的C60薄膜紫外光照射下的光聚合现象,发现聚合以后的C60二阶非线性响应增强,同时观察到光聚合的饱和效应,C60光聚合二阶非线性的提高可以用电四极了磁偶极子对二次谐波贡献的增强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沈晋汇  伯昌 《光学学报》1991,11(12):068-1073
本文分析了小信号情况下飞秒脉冲的倍频特性,在非耗尽近似下,得出了飞秒脉冲二次谐波波形及效率的解析解,在时间域内,对一般条件的耦合波方程进行了数值解,分析了相位失配对飞秒脉冲倍频波形及效率的影响。 用0.5mm厚的一类匹配LBO晶体对碰撞锁模激光器产生的80fs超短脉冲进行了腔外倍频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