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啉类化合物6-乙基-4-乙氧羰基-2-(4-氰基苯基)喹啉(EECCPQ),用核磁氢谱(~1H NM R)、碳谱(~(13)C NM R)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FL)、紫外可见光谱(UV)、时间分辨光谱(TRF)、圆二色光谱(CD)和分子模拟法研究了EECCPQ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由紫外吸收光谱和Stern-Volmer方程推断EECCPQ与BSA形成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降低;依所测荧光寿命数据得出荧光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EECCPQ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热力学分析得出ΔH0,△S0和△G0,表明体系是熵增加、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氢键和范德华力起着重要的内驱力作用;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EECCPQ与BSA的结合距离r=3.19 nm(299 K);同步荧光光谱显示EECCPQ的加入影响了BSA所处的微环境;CD光谱揭示BSA二级结构从α-螺旋向无规则卷曲转变;分子对接表明EECCPQ作用于BSA中亚域ⅡA的疏水腔区域(位点Ⅰ)。  相似文献   

2.
由于氟氯烃(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使得开发CFCs无污染替代品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1~4].氢氟烃(HFCs,如HFC-134a)是CFCs的理想替代物.在氟氯交换合成HFC-134a的反应中,AlF3基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明显优于CrF...  相似文献   

3.
C~6~0-甲苯衍生物的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悦  张建成  顾峰  邵洁  严继康  吴文彪 《化学学报》1999,57(9):1034-1037
以C~6~0和甲苯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催化反应条件,制备了C~6~0-甲苯衍生物。产物经紫外可见光谱和H质子核磁共振谱测定,推测了产物结构和反应机理。对不同反应时间产物光致发光光谱的特性进行研究,并与C~6~0发光光谱比较,室温下观测到峰值位于460nm附近递增的光致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剂分离出有催化聚合活性的[Al~3Nd~6(μ-Cl~6(μ~2-Cl)~6(μ~2-Et)~9Et~4OPr)~2单晶,并用X光衍射法测得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单晶是由多核Nd-Al双金属配合物的二聚体组成,属三斜晶系;晶体的空间群为PI.晶胞参数α=1.5196(6),b=15.263(5),c=13.749(4)A;α=90.01(2),β=95.12(3),γ =82.65(3);V=3149.5A^3;Z=1.Nd原子的配位数是7,构型为单帽三棱柱.Nd原子由三重和二重氯桥连成分子骨架.本文对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中心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Tris-NaC1*(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实验、交流阻抗法及其数据模拟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 25(phc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u(phen)2 2MP与6-MP无论在扩散控制过程或电化学控制过程都发生了相互作用.Cu(phen)2 2及其与6-MP的作用产物于铂电极上均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后者呈现的氧化还原峰负移.峰电流减小.交流阻抗结果显示,无论6-MP存在与否,Cu(phen)2 2在交流阻抗谱上均呈现两个清晰的电容弧,但当6-MP存在时,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增大.Cu(phen)2 2在不同转速下的阻抗拟合结果显示.随转速增大.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减小.双电层电容呈增大趋势,而吸脱附电容呈减小趋势:当6-MP存在时.仍然呈现此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研究了在990℃下Na3AlF6-AlF3熔盐中,TiO2钨丝电极上的阴极还原机理.实验表明,Ti(Ⅳ)电沉积过程分两步进行:即首先是Ti(Ⅳ)还原为Ti(Ⅱ),然后Ti(Ⅱ)再还原为金属钛,可表示为:Ti(Ⅳ)→Ti(Ⅱ)→Ti.  相似文献   

7.
Ru(bipy)_2(dppz)~(2+)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 Ru( bipy) 2 ( dppz) 2 +与 DNA之间的插入键合作用。结果表明 ,Ru( bipy) 2 ( dppz) 2 +是通过 dppz配体插入到 DNA的双螺旋结构中。而且 ,一定浓度的 Fe( CN) 4 - 6 和 Na Cl对 Ru( bipy) 2 ( dppz) 2 +- DNA复合物的荧光无猝灭作用 ,这一结果也证实了 Ru( bipy) 2 ( dppz) 2 +和 DNA之间的插入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了Fe(CN)63-/4-在金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过程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Fe(CN)63-/4-相对于Fe(CN)63-/4-能更强烈地吸附在金电极表面上,并通过配体CN-的N端吸附在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单晶化合物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氨基苯基)吡啶(MPAPP),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原子力显微镜法(AFM),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圆二色谱法(CD)研究了其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AFM发现BSA与MPAPP发生了作用,电化学阻抗法表明BSA与MPAPP是以形成复合物的形式相互作用。由紫外吸收光谱及Stern-Volmer方程判断MPAPP对BSA的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温度在299 K,305K,311 K时,BSA与MPAPP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4.53×106L/mol、4.33×105L/mol、4.47×104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8、1.08、0.88。由热力学参数方程获得ΔH、ΔS和ΔG的值分别为-160.32 kJ/mol、-423.33 J/mol/K、-33.74 kJ/mol,推断出二者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范德华力和氢键。根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得到BSA与MPAPP的结合距离r为1.17 nm(299 K),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和CD研究了MPAPP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P的加入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500—100cm~(-1)波段范围内测定了[Cl_3Sb(μ-S)SbCl_3]~(2-)阴离子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采用简化的普遍价力场(SGVFF)进行了简正坐标分析,振动基频的计算值与观测值符合良好,两者平均偏差小于1.0%,证实了振动谱带的归属,确定了相应的力常数。最后讨论了谱带归属问题和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在pH为4.0时,Al3+与核固红形成的螯合物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在蛋白质表面聚集形成聚集体。据此,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研究了体系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采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了金属螯合物的组成。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共振光散射增强的主要原因。在440 nm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12.0μg·mL-1和0.6~26.0μg·mL-1,对应的检测限分别是19.9 ng·mL-1和40.9 ng·mL-1。在584 nm处HSA和BS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6.0μg·mL-1和0.2~14.0μg·mL-1,检测限分别是11.5 ng·mL-1和23.3 ng·mL-1。方法可用于人血清、唾液和尿样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经t-检验证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吸收、荧光、圆二色等光谱法研究了9-甲氧基喜树碱(9-MCPT)与BSA的相互作用。随着9-MCPT的导入,BSA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BSA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使荧光发射峰蓝移,说明9-MCPT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其产物是复合物。298K下体系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9.550×104 L·mol-1、2.589×104 L·mol-1和0.8949;并且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9-MCPT以静态方式猝灭BSA的荧光、结合比为1∶1。该体系的ΔH和ΔS均为负值,分别为-5.791 KJ·mol-1、-2.636 J·mol-1·K-1,说明BSA与9-MCPT的结合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所使,ΔG<0表明9-MCPT自发与BSA发生作用。同步荧光光谱数据显示,9-MCPT接近BSA中酪氨酸残基。位点竞争实验显示9-MCPT-BSA的结合位点处于在BSAⅡA亚域内的SiteⅠ位点上。CD光谱中BSA的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葡萄糖(Glu)和葡萄糖酸钠(Glu-Na)对BrO_3~--SO_3~(2-)-Fe(CN)_6~(4-)(BSF)体系pH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lu加入浓度的增加,体系的pH振幅基本不变,而振荡周期则按多项式关系增大,这是由于Glu不是酸碱化合物,因此不干扰体系pH变化,而Glu的还原反应及其还原产物葡萄糖酸与Fe~(3+)的络合平衡则会减慢BSF体系反应速率;随着Glu-Na加入浓度的增加,体系的pH振幅则减小、周期线性增大,这是Glu-Na弱碱性、缓冲作用以及与Fe~(3+)络合平衡的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 Ru(bipy) 2 +3 - CO2 -3 - SO2 -3 - KCl O3 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方法。SO2 -3 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4mol/L 范围内成正比 ,检出限为 8.76× 1 0 - 8mol/L,对 1 .0× 1 0 - 4mol/L SO2 - 3 溶液 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9%。该法用三乙醇胺作为吸收液 ,成功地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只有少数氧化剂如Ag(Ⅲ)及Cu(Ⅲ)仍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研究Ag(Ⅲ)、Cu(Ⅲ)络合物阴极还原的电极电势、电子转移数及还原机理,对于深入了解它们作为氧化剂时的氧化还原特性是有帮助的.本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了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还原反应的E~0′和电子转移数(n),并由此推断阴极还原反应机理,还用同样方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含铜(Ⅲ)络离子的阴极还原.  相似文献   

16.
运用荧光光谱、吸收光谱研究了灯盏花素(Breviscapinun,B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BR对BSA的荧光光谱具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制为静态-动态联合猝灭,BSA发射峰蓝移.Zn2+的存在使得BSA发射峰蓝移程度降低,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减小.在较大浓度Zn2+存在下,BR与BSA作用的相关系数增大,猝灭机制变为静态猝灭.从Zn2+与BR的竞争作用,热力学参数的变化、配位化合物的形成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BR与BSA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过程的石英晶体阻抗分析法已用于现场获取电活性聚合物粘弹性等信息[1,2].本文联用HP4395A阻抗/网络/频谱分析仪和EG&GM283恒电位仪开发出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系统(ElectrochemicalQuartzCrystalImpedan...  相似文献   

18.
Cu(phen)22+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Tris-NaC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分析、溴化乙锭荧光分析、粘度测量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与6-MP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产物不仅与小牛胸腺DNA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H2O2和抗坏血酸存在下对质粒pBR322 DNA具有更强的断裂能力,与DNA的作用模式可能为部分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3,8-二甲基-4’-甲氧基黄酮(DMMOF),通过1H NMR、13C NMR、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DMMOF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MOF与BSA粒径大小分别为2.747、2.284 nm,二者混合后为17.705nm;DMMOF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及Stern-Volmer方程判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DMMOF与BSA的结合常数及其相应的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出ΔH、ΔS和ΔG的值分别为-116.86 kJ.mol-1、-279.55 J.mol-1.K-1、-32.14 kJ.mol-1,推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范德华力和氢键;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DMMOF与BSA的结合距离为1.22 nm(306 K)。同时运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DMMOF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DM-MOF的加入并未引起BSA构象的改变,结合紫外吸收光谱推测DMMOF的A环与BSA的134位色氨酸残基及酪氨酸残基发生结合。  相似文献   

20.
The colloids of Eu(DBM)3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Eu(DBM)3 were perpared. The particle sizes determined by X-ray and by TEM measurements were in 7-30nm range. Their UV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ose of the solid sample. It was shown that the 5D1→7 F1,2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lloids of Eu(DBM)3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of the excited-state S1 and T1 energy, the peak positions of UV absorption shifted to shorter wavelength, the changes of the absoprtion coefficient with decreasing size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