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液液萃取(LLE)法,以二氯甲烷—正己烷(40:60,V:V)混合液对水中7类27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进行提取、浓缩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对水中27种SVOCs进行监测分析,实验优选出了分离效果较好的色谱柱VF-1701 ms(30 m×0.25 mm×0.25μm),优化了液液萃取及GC-MS的分析条件,建立了水样中7类27种SVOCs的LLE-GC-MS/SIM分析方法,试样各组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1,检出限为0.021~0.250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5%~116.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15%,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标准标准农药指标》(GB/T 5750.9-2006)相比,除五氯酚单独反萃取外,该法无需对其余26种SVOCs分类进行前处理。  相似文献   

2.
静态亚临界水萃取中加入固相萃取剂对河流沉积物中4种有机氯化合物(2-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六氯苯)进行了同时萃取。与离线亚临界水萃取-固相萃取方法相比,分析物的萃取回收率均有提高,且受亚临界水萃取罐冷却程度的影响较小。以活性炭纤维(ACF)为固相萃取剂,在160℃时,0.050 g的ACF和4.0 mL水对0.500 g的加标沉积物样品中的2-氯酚(2-CP),2,4,6-三氯酚(246-TCP),五氯酚(PCP)和六氯苯(HCB)的萃取效率比离线亚临界水萃取-固相萃取的回收率均有所提高,萃取回收率受萃取罐冷却温度影响较小。方法特别适合于高含量的沉积物样品萃取。该方法与气相色谱检测联用,分析了长江镇江段沉积物中4种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结果与美国环保署(USEPA)标准方法所得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李海玉  张庆  康苏媛  吕庆  白桦  王超 《色谱》2012,30(6):596-601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检测含氯酚类化合物(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五氯苯酚、林丹)和菊酯类化合物(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10种木材防腐剂的方法。对家具样品采用超声萃取法、以甲醇为提取剂在室温下反复提取2次,提取液经浓缩后,加入碳酸钾和乙酰酐衍生化,将衍生化后的溶液通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乙酸乙酯洗脱并收集检测。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家具中10种木材防腐剂的分离检测,该方法中氯酚类防腐剂定量限为1 mg/kg、菊酯类防腐剂定量限为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6.0%~108.8%。应用该方法对市场上销售的木制家具进行了检测,在部分家具中检出含有少量林丹。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有效地应用于木制家具中防腐剂的实际检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萃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腈为淋洗液、0.1%乙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回收率均为79.8%~124.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6.9%~9.6%,线性范围均为1~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在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5.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水中20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条件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为固相萃取柱、正己烷-丙酮(9∶1,V/V)为淋洗液、0.1%乙酸水溶液-乙腈(7∶3,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3.4%~124.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7%~9.1%之间,线性范围均在1~2 000μg/L,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R2)为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0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浓海水中氯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海水淡化排放的浓海水样品中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进行分离富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测定浓海水样品中2,4,6-TCP和PCP的含量。讨论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水样盐度等实验条件对富集效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时间为40 min,萃取温度为60℃。2,4,6-TCP,PCP的质量浓度在0.500~20.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4,6-TCP和PCP的检出限(2S/N)分别为0.055,0.128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5%~11.4%(n=6),加标回收率为73.5%~119.0%。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浓海水中氯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墨水中的16种多环芳烃。样品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后,使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纯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16种多环芳烃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5.0~30μ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60.6%~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5%~5.3%之间。  相似文献   

8.
对硝基苯类化合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进行了探讨和比较,以地表水为例,分别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的方式进行样品前处理,并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和DB-1701色谱柱的GC-7890B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基质加标实验和过程比较发现,对于单个样品,液液萃取法的工作效率优于固相萃取法。而固相萃取法的优势在于全自动化操作,当样品数量较多时,可利用夜间时间通过仪器自动处理样品,以弥补其耗时长的不足。因此,少量样品的测试,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即可在相对短的处理时间内,获得较满意的回收率;而对于多个样品的分析,全自动的固相萃取方式则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结合分散固相萃取作为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蜂蜜中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啶虫脒及氯噻啉6种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分层,提取液经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考察了萃取剂种类、体积及氯化钠质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评估了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的基质效应和方法性能。结果表明:除吡虫啉外,其余5种新烟碱类农药的基质效应均大于10%。6种新烟碱类农药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1~0.999 7。加标浓度为1.0~50.0μg/kg时,6种新烟碱类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77.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2.4%~19.8%。方法的检出限为0.2~0.4μg/kg,定量下限为1.0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6种新烟碱类农药微量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麻辣烫汤液中5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麻辣烫汤液样品经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pH 4)提取后,以H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用水淋洗,2%氨化甲醇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于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处进行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5∶75∶0.1,V/V,三乙胺调至pH 2.8)。麻辣烫汤液样品中氟罗沙星、诺氟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奥比沙星5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标回收率为72.1%~110.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4.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4.3%;检出限(LOD)为1.2~5.4μg/L;定量限(LOQ)为3.9~18μg/L。本方法能够满足实际麻辣烫汤液样品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以分散固相萃取-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中溴氰菊酯。样品用甲醇∶水(1∶4,V/V)提取,经布氏漏斗减压抽滤,滤液经N-丙基乙二胺(PSA)、C18、石墨炭黑粉(GCB)净化后,用氯仿萃取,超声,离心后沉积相进行HPLC测定。对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的选择及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溴氰菊酯的富集倍数达到565倍,线性范围为0.005~2.5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01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3%~94.5%,相对标准偏差为2.5%~4.7%。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萃取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土壤中溴氰菊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枇杷花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对采自福建蒲田等12地的枇杷花中六六六(4种异构体)、滴滴涕(4种异构体)、五氯硝基苯共9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样品采用丙酮超声波提取,浓缩后过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剂为V(正己烷)∶V(丙酮)100∶1。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样品,微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9种有机氯农药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检测限为0.016~0.125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4%~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1.8%~9.8%。该方法能够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五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匀浆的鱼肉样品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氯化钠3.0 g,水1 mL及pH 2.0硫酸溶液9 mL,于40℃超声萃取30 min。将顶空瓶放入带固相微萃取装置的Combi PAL全自动进样器中,于90℃温度下加热20 min后,用85μm聚丙烯酸酯萃取头固相微萃取10 min,于280℃热解3 min,用HP-5毛细管柱分离后,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五氯酚的含量。五氯酚的线性范围在0.05~100μg.L-1之间,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2μg.L-1。在3个浓度水平(1.0,5.0,50.0μg.kg-1)上对方法的回收率进行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1.2%~89.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2%~7.1%之间。  相似文献   

14.
孙建芝  贺晖  刘书慧 《色谱》2014,32(3):256-262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反相液液微萃取(RP-LLME)-扫集-胶束电动色谱富集模型,并用于红酒中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3种氯酚的测定。实验考察了两步微萃取的萃取参数对氯酚萃取率的影响和样品分离富集的电泳条件。最佳萃取条件DLLME为:3.5 mL红酒(pH 3.0,120 g/L NaCl),300 μL正己烷(萃取剂);RP-LLME为:25 μL 0.16 mol/L NaOH(萃取剂)。最佳电泳条件:25 mmol/L NaH2PO4,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0%(v/v)乙腈,pH 2.3;分离电压-15 kV;样品基质为80 mmol/L NaH2PO4;压力进样20 s×20.67 kPa(3 psi)。PCP和TCP的线性范围为0.5~100 μg/L(r≥0.9910),DCP的线性范围为1.5~80 μg/L(r=0.9851)。3种分析物的检出限(S/N=3)为0.035~0.114 μg/L,加标回收率为75.2%~104.7%,相对标准偏差≤6.17%。该方法富集倍数高、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可为不同样品基质中痕量氯酚污染物及某些弱酸性有机污染物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五氯酚的方法。利用液液微萃取技术对水样进行富集预处理,萃取剂:氯苯,体积为80μL;分散剂:甲醇,体积为0.8 mL;氯化钠加入量为0.4 g。样品萃取液用气相色谱测定,内标法定量。五氯酚的质量浓度在0.00~6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8μg/L。7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4.1%~102.4%。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富集效率高,有机溶剂用量少,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地表水中痕量五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环境水样中6种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和增塑剂,经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扫描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优化了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参数。磷酸三(丁氧乙基)酯二次回归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为32ng/L。其余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和磷酸三苯酯5种有机磷酸酯组分在10~800μg/L浓度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介于1.1~4.1ng/L。纯水加标样品中6种组分回收率范围为73%~112%,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2%~12.9%。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太湖、长江和自来水样品,均检出多种有机磷酸酯组分,且太湖中浓度水平高于长江。实际样品中6种组分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3%~146%,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9%~15.1%。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基质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d MSPE-HPLC)方法,用于海水中5种氯酚类(CPs)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样品用五氯酚分子印迹氨基功能化磁性复合材料富集,在C8反相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上分离,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230 nm处检测。考察了样品p H值、萃取时间和洗脱剂的种类与用量对CPs富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种CPs在1~5 000 n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 9;平均回收率为86.5%~98.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8%~8.6%;检出限(LODs)为0.18~1.20 ng/L,定量下限(LOQs)为0.6~4.0 ng/L。方法可用于海水中CPs类化合物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测定水样中3种雌激素(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痕量残留的方法。以溶胶凝胶技术合成的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水样中的雌激素进行萃取富集,考察了样品溶液不同pH、上样流速及洗脱溶剂等条件对合成材料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对3种雌激素的检出限(S/N=3)为0.07~0.13 μg/L,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2.31%~99.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7.15%。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饮用水中雌激素的痕量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CMISPE)-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多种植物源性食品中20种三嗪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利用液液萃取及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以乙腈和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电喷雾扫描模式下进行H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20种除草剂在0.5~2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对玉米样品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5,10,20μg/kg),20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在62.7%~11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13.9%。检出限(S/N≥3)均小于0.63μg/kg,定量限(S/N≥10)均小于2.1μg/kg。方法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20种三嗪类及磺酰脲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玉米和大米中痕量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使用乙腈和水混合溶液作为萃取溶剂,盐析后,提取液经N-丙基-乙二胺硅烷固相萃取材料(PSA)作为吸附剂后,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步骤将目标物从到微量四氯乙烯中。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包括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盐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0.02~1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在玉米和大米样品中氟虫腈添加浓度为1.0~25.0μg/g时,平均回收率在70.4%~95.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6%~12%之间,以最低添加浓度1μg/kg作为定量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