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液样品温度对ICP光源发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光电检测法研究了溶液样品温度在20,40和60 ℃条件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发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元素钡、铜和锌的谱线强度有明显的增强。观察了在不同溶液温度下,谱线强度随光源观察高度和载气压力的变化规律, 发现温度的提高使最佳观测高度位置降低,而最佳载气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2.
ICP—AES粉末直接进样法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系根据前文设计的ICP-arc加长炬管,ICP加长炬管及常规炬管,在适宜的的工作条件下,对它们的ICP性能所作的较。分别测定了三种炬管的ICP在不同观测高度的谱线强度分布、激发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对不同粒度的矿石试样发射的谱线强度。通过数据分析,认为ICP-arc加长炬管装置,获得元素谱线强度普遍增加的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冷却气含50%空气的ICP中,MIBK溶液里金属元素不同性质谱线的信背比与入射功率、观察高度、冷却气流量及冷却气中空气含量等工作条件的关系。测定了8种元素12条谱线的检出限并与氩有机ICP中相同谱线的检出限进行比较。另外还测定了在引入MIBK溶液的情况下,空气-氩气ICP中心通道的激发温度。结果表明,具有中等激发能的谱线在含50%空气的空气-氩气有机ICP中的检出限优于氩气有机ICP中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4.
通过轴向移动朗缪尔探针,考察了外置电磁铁提供的横向磁场对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延轴向扩散过程中的电子温度、离子密度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的结果相比,横向磁场的加入使得扩散区内的电子温度沿轴向迅速下降,研究了横向磁场对电子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5.
薛国良 《物理》1989,18(5):287-288
从经典理论看来,黑洞温度只能是绝对零度.只有考虑了黑洞的量子效应之后,黑洞才具有以视界引力加速度所标志的确定温度值.本文讨论了黑洞温度的这一奇异特性.  相似文献   

6.
乙醇添加剂对ICP光源等离子体辐射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电检测法,研究了含乙醇水溶液的温度在20,40和60 ℃的条件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发射强度、等离子体参数(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试液物理性质(表面张力、粘度)及雾化特性(提升量、有效提升量和雾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乙醇含量及相应溶液温度的提高,分析物进入等离子体的速率增大了,元素Zn,Fe,Mg,Si和Sr的谱线强度有明显增强,而且随着含乙醇样品溶液温度的提高,等离子体中激发能力增强了。在溶液温度为60 ℃时,元素Zn,Fe,Mg,Si和Sr的最大谱线强度比20 ℃时分别高出了55.8%,45.4%,48.9%,17.7%和21.6%,这有利于痕量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1维流体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双极扩散近似的流体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中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等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其中射频源的功率沉积由动力学理论给出。分析了不同的射频线圈的驱动电流和放电气压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在低气压下,等离子体密度基本上保持空间均匀分布。随着放电压强的增加,等离子体密度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当线圈电流增大时,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都随着增大。  相似文献   

8.
低功率有机ICP中乙醇增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功率有机ICP中乙醇对试液物性(密度、粘度、表面张力)及等离子体激发参数(气体温度、激发温度、电子密度和电离温度)的影响。测定了多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中的检出限。结果表明,乙醇的引入提高了分析物进入等离子体速率,并对具有低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的稀土元素有一定的增敏效应,而对具有较高电离电位和激发电位的Cd,Zn,B有抑制作用,并减弱了等离子偏离LTE状态。  相似文献   

9.
戚栋 《物理实验》1992,12(6):283-284
一、引言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从1990年1月1日起采用新的温度标准——“1990年国际温度刻度”(简称ITS—90),这次温度标准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前采用的温度标准IPTS—68存在的问题,使温度标准更准确地反映热力学温度,提高温度标准的复现性。本文介绍了ITS—90的定义固定点、内插仪器、内插公式并与IPTS—68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刘峰  孟月东  任兆杏  舒兴胜 《物理学报》2008,57(3):1796-1801
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增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片和M2钢表面制备了ZrN薄膜,研究了基片的温度和ICP功率对ZrN薄膜的结构以及性能影响.研究发现:在基片温度≤300℃沉积的ZrN薄膜择优取向为(111);基片温度达到450℃时薄膜出现ZrN(200)衍射峰,ZrN(111)晶面的织构系数明显降低.传统磁控溅射沉积薄膜为柱状结构,当ICP为200 W,基片温度为300℃时沉积薄膜中柱状晶体消失;随着基片温度的升高,N/Zr元素比例降低,并且薄膜的电阻率下降;相对于传统溅射,ICP增强射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磁控溅射 ZrN 微结构  相似文献   

11.
魏小龙  徐浩军  李建海  林敏  宋慧敏 《物理学报》2015,64(17):175201-175201
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分布, 电子碰撞频率分布, 覆盖面积, 厚度是影响其覆盖目标电磁散射特征的关键属性. 对此, 本文开展了在20 cm×20 cm×7 cm石英腔内感性耦合等离子体(ICP)的放电实验, 观察了在高气压条件下, 空气ICP的环形放电形态, E-H模式跳变现象和分层结构, 测量了其电负性核心区和电正性边缘区宽度和厚度随功率、气压的变化趋势, 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对平板线圈磁场强度分布的分析和电负性气体扩散理论给予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 同时, 利用微波透射干涉法测量了核心区域的电子密度随功率和气压的变化曲线, 利用理论模型计算了边缘区域的电子密度分布, 最后通过辅助气体Ar发射谱线的玻尔兹曼图形法得到了核心区和边缘区的电子激发温度.  相似文献   

12.
CF4气体ICP等离子体中的双温电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松  宁兆元  辛煜  甘肇强 《物理学报》2004,53(10):3394-3397
使用朗谬尔探针方法研究了低压CF4气体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 ,CF4等离子体的电子呈现双温分布:一类是密度低、能量高的快电子,另一类是密度高 、能量低的慢电子.快电子温度The、慢电子温度Tce以及它们的平均 电子温度Te随射频输入功率的增加而下降;而它们的密度nhe,nce和ne随功率的增加而上升.从电子与气体粒子碰撞能量平衡的角度解释了双温电子特性与射频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CF4气体 朗谬尔探针 电子温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验测量和描绘了4种硅管和2种锗管PN结的电压—温度特性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了电压温度系数和禁带宽度,并分析了结电压与温度的相关性,证实结电压与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HIRFL—CSR电子冷却装置的电子枪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理论上推导并分析了绝热加速原理,进而应用改进的EGUN程序对HIRFL – CSR冷却装置电子枪进行了模拟设计。给出了电子束的横向温度随电极结构和螺线管纵向磁场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冷却装置的整个工作能量范围内,可以获得横向温度低于0.1eV的电子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三管嵌套式轴对称主流ICP炬管结构模型,模拟研究了负载线圈功率和采样锥孔径对ICP气体温度分布和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负载功率能够提高ICP高温核心区的气体温度,但超过一定阈值后负载功率对中心通道上的气体温度无明显影响;(2)采样锥孔径扩大将导致负载功率难以输送到中心通道上,负载功率较高,中心通道的高温区段部分(气体温度大于6000K)会变窄;负载功率较低,则锥前气体温度会出现明显下降,而且采样锥孔径扩大后有利于分析易于扩散的元素离子;(3)极低的负载功率或过大的采样锥孔径在中心气流和辅助气流的流动交界面造成微小扰动,但通过适当提高负载功率可以有效消除这些扰动。研究结果可为优化ICP工作参数以及设计新的离子源接口装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温度调谐光学参量产生的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参量产生过程中的允许温度、温度调谐速率以及允许温度与输出参量光波长的关系曲线、信号光波长与温度调谐速率的关系曲线,同时对泵浦光的波长、非线性晶体长度、调谐温度进行了分析,以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正常态输运特性对其超导电性的影响,我们对不同温度烧结样品正常态电阻率和超导电性之关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室温电阻率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而在920℃以上温度烧结的样品,变化趋于平稳,利用四引线法测量了不同温度烧结样品的电阻温度关系,结果显示:所有榈的超导转变温度均在92K左右,而且超导转变温度及其转变宽度均与烧结温度有一定的关联,实验结果反映了烧结温度在920~940℃范围内的样品,样品具有稳定的正常态特性,而其超导电物理性能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龚志强  王晓娟  支蓉  封国林 《物理学报》2009,58(6):4342-4353
运用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中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准噶尔区、 东北区、西北区、西南东区、西南西区、华北区、东南区和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段对中国近58年增暖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区、东北区等7个温度特征区近58年的年均温和极端高温的年出现天数均表现为增长趋势,极端低温天数则为降低趋势,极端高温的变化与温度增暖呈正相关,与极端低温则呈负相关.同时,北方涛动、南方涛动 关键词: Q指数')" href="#">Q指数 温度段 极端温度 温度突变  相似文献   

19.
李正强  胡坤生等 《光散射学报》1995,7(2):151-152,155
本文研究了BR-PVA-Ag膜的Raman光谱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这种组装膜在80℃以下是非常稳定的,温度在80-95℃范围内它仍部分具有功能特性,温度超过100℃,BR已经变性。  相似文献   

20.
在KT-5C托卡马克上成功建立了一套静电离子探针诊断系统,测量了KT-5C托卡马克从芯部到边缘的离了温度及其涨落,实验结果表明,在边缘等离子体离子温度高于电子温度,在芯部二者趋于一致。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离子温度和电子温度的相对涨落量基本一致,而且都是电子密度相对涨落量大小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