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纯TiO2和不同浓度Sn4+离子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TiO2-Snx%, x%代表Sn4+离子掺杂的TiO2样品中Sn4+离子摩尔分数). 利用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确定了TiO2-Snx%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能带结构, 结果表明: 当Sn4+离子浓度较低时, Sn4+离子进入TiO2晶格, 取代并占据Ti4+离子的位置, 形成取代式掺杂结构(Ti1-xSnxO2), 其掺杂能级在导带下0.38 eV处; 当Sn4+离子浓度较高时, 掺入的Sn4+离子在TiO2表面生成金红石SnO2, 形成TiO2和SnO2复合结构(TiO2/SnO2), SnO2的导带位于TiO2导带下0.33 eV处. 利用瞬态光电压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iO2-Snx%催化剂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复合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Sn4+离子掺杂能级和表面SnO2能带存在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 然而, Sn4+离子掺杂能级能更有效地增加光生电子的分离寿命, 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从而揭示了TiO2-Snx%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吴玥  刘兴泉  张峥  赵红远 《物理化学学报》2015,30(12):2283-2290
以氢氧化锂、乙酸锰、硝酸镁和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价镁离子与四价钛离子等摩尔共掺杂的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1.9Mg0.05Ti0.05O4. 采用热重分析(TGA), 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包括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780℃下煅烧12 h 得到了颗粒均匀细小的尖晶石型结构的LiMn1.9Mg0.05Ti0.05O4材料,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在室温下以0.5C倍率充放电, 在4.35-3.30 V电位范围内放电比容量达到126.8 mAh·g-1, 循环50 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18.5mAh·g-1, 容量保持率为93.5%. 在55℃高温下循环3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11.9 mAh·g-1, 容量保持率达到91.9%, 远远高于未掺杂的LiMn2O4的容量保存率. 二价镁离子与四价钛离子等摩尔共掺杂LiMn2O4, 改善了尖晶石锰酸锂的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性能, 使其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SrAl12O19:Mn4+是一种用于高显色性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候选红色荧光材料。本论文研究了Mg2+、Zn2+和Ge4+离子的掺杂效应以及Ge3+、Ca2+和Ba2+离子的取代效应SrAl12O19:Mn4+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样品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焙烧温度在1 250~ 1 500℃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相纯度,用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了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指出,与未进行Mg2+或Zn2+掺杂的样品相比,Mg2+或Zn2+离子对Al3+格位的掺杂可以使材料的发光强度提高~60%,其原因被认为是掺杂促进了激活剂Mn4+离子进入晶格,其过程可以表示为:MO+MnO2=MAl''+MnAl·+3OO×(M=Mg,Zn),电子顺磁共振谱支持这一结果。Ge4+离子的掺杂使材料的发光性能明显下降。Ge3+离子可以取代Al3+离子形成全范围的固溶体,其中少量Ge3+离子的掺杂可以使材料的荧光发射强度提高~13%,而掺杂量进一步提高使材料的荧光性能下降。Ca2+和Ba2+对Sr2+的取代仅形成有限范围的固溶体。Ca2+的取代使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而 Ba2+的取代使材料的发光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铝/氟比对改性尖晶石锰酸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草酸铝、氟化锂与尖晶石LiMn2O4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出改性尖晶石LiMn2O4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分析及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材料均基本保持了尖晶石主体结构,晶格常数随n(Al)∶n(F)比例的增大而减小;Al3+、F-的引入可以引起材料颗粒表面形貌的变化,产生规则结晶,而颗粒表面结晶的大小受n(Al)∶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Li1-xNaxMn2O4(x=0,0.01,0.03,0.05)。X射线衍射图表明Na+取代Li+进入Li1-xNax Mn2O4晶格中,扫描电镜图看出产物是粒径为100~300 nm的颗粒。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Li0.97Na0.03Mn2O4在2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放电容量保持率比未掺杂的LiMn2O4从51.2%提升到84.1%。循环伏安测试表明Na+离子掺杂降低了材料极化且增大了锂离子扩散系数。10C倍率下Li0.97Na0.03Mn2O4仍有79.0 mAh·g-1的放电容量,高于未掺杂样品的52.1 mAh·g-1。Na+离子掺杂可以稳定材料结构并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提高LiMn2O4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进行铝掺杂氧化锌(AZO)包覆改性,并通过XRD、SEM、EDS、TEM、EIS、ICP -AES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ZO包覆层有效的阻止了LiMn2O4颗粒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了高温下锰溶解,明显改善了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1.5wt% AZO包覆的LiMn2O4正极材料在高温(55℃)1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4 mAh·g-1,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5.4%,远高于未包覆LiMn2O4的70.6%。此外,1.5wt% AZO包覆的LiMn2O4表现出了优越的大倍率放电性能,在10C下放电比容量能达到99 mAh·g-1。  相似文献   

7.
球形尖晶石LiMn2O4掺杂钇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控制结晶方法, 在前驱体碳酸锰中共沉淀掺杂适量的钇, 得到球形掺杂钇的碳酸锰, 在540 ℃预烧后, 与锂盐一起焙烧, 可以得到高活性的掺钇球形尖晶石LiMn2O4. XRD分析表明, 产物中无杂相产生. 研究表明, 掺杂钇与掺杂其它金属离子的特性不一样, 钇具有催化特性, 掺杂钇可以提高尖晶石LiMn2O4中锰的活性. 掺钇使得更多的Mn3+参加电化学反应, 增加容量; 但同时也使更多的锰与电解液反应, 造成锰的溶解, 容量损失. 掺钇量越多, 锰的溶解量越大. 因此, 合适的掺杂量对于保证产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 实验证明, 掺钇0.5%的产品Li(Y0.005Mn0.995)2O4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其常温初始比容量为130 mAh•g-1, 大于纯相的锰酸锂的125 mAh•g-1, 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120 mAh•g-1, 容量保持率为92.3%.  相似文献   

8.
以共沉淀法与煅烧法联用,成功制备了一系列ZnAl2O4xMn4+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研究了样品的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尖晶石结构的ZnAl2O4中[AlO6]的八面体位可以有效被Mn4+替代。通过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能,发现Mn4+在ZnAl2O4体系中掺杂可以显示出明亮的红色发光(发射峰值位于680 nm处)。比较不同Mn4+浓度(Mn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掺杂样品的发光强度时发现,Mn4+最佳掺杂浓度为0.06%。通过德克斯特公式分析了发光强度与浓度关系,探究浓度猝灭机制,结果表明最邻近离子之间能量传递造成Mn4+浓度猝灭的发生。为了提高Mn4+的发光强度,选择了7种金属离子(Li+、Na+、K+、Ca2+、Sr2+、Sn2+和Ga3+)与Mn4+共掺杂进入ZnAl2O4基质中,其中效果较突出的为Li+和Ga3+,其共掺杂使Mn4+发光强度分别增强0.6倍和1倍。  相似文献   

9.
以共沉淀法与煅烧法联用,成功制备了一系列ZnAl2O4xMn4+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研究了样品的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尖晶石结构的ZnAl2O4中[AlO6]的八面体位可以有效被Mn4+替代。通过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能,发现Mn4+在ZnAl2O4体系中掺杂可以显示出明亮的红色发光(发射峰值位于680 nm处)。比较不同Mn4+浓度(Mn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掺杂样品的发光强度时发现,Mn4+最佳掺杂浓度为0.06%。通过德克斯特公式分析了发光强度与浓度关系,探究浓度猝灭机制,结果表明最邻近离子之间能量传递造成Mn4+浓度猝灭的发生。为了提高Mn4+的发光强度,选择了7种金属离子(Li+、Na+、K+、Ca2+、Sr2+、Sn2+和Ga3+)与Mn4+共掺杂进入ZnAl2O4基质中,其中效果较突出的为Li+和Ga3+,其共掺杂使Mn4+发光强度分别增强0.6倍和1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d3Al2Ge3O12: Mn2+长余辉发光材料,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热释光谱计量仪等手段对粉末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Zr4+离子作为辅助激活剂离子, 对发光材料Cd3Al2Ge3O12: Mn2+余辉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样品位于500~700 nm的黄光宽带发射峰源于Mn2+4T1(4G)→6A1(6S)跃迁发射结果。并且观察到了由Cd3Al2Ge3O12基质向激活剂离子Mn2+的能量传递。共掺杂Zr4+离子后样品发射峰位没有明显变化, 但是余辉亮度衰减曲线表明适量的Zr4+离子掺杂可延长Cd3Al2Ge3O12: Mn2+的余辉时间。通过对热释光谱的分析, 解释了双掺杂荧光粉余辉性能增强的原因, Zr4+的掺杂在材料中引入了深度更为合适的缺陷陷阱, 可有效存储光能, 增强余辉的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Li_(1-x)Na_xMn_2O_4(x=0,0.01,0.03,0.05)。X射线衍射图表明Na+取代Li+进入Li_(1-x)Na_xMn_2O_4晶格中,扫描电镜图看出产物是粒径为100~300 nm的颗粒。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Li_(0.97)Na_(0.03)Mn_2O_4在2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放电容量保持率比未掺杂的LiMn_2O_4从51.2%提升到84.1%。循环伏安测试表明Na+离子掺杂降低了材料极化且增大了锂离子扩散系数。10C倍率下Li0.97Na0.03Mn2O4仍有79.0 m Ah·g-1的放电容量,高于未掺杂样品的52.1 m Ah·g~(-1)。Na+离子掺杂可以稳定材料结构并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提高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尖晶石LiMn2O4高温电化学容量衰减及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高温下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的原因、机理研究和改进它的高温性能的方法以及目前的进展,且指出了可能的提高它的高温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纳米晶和石墨烯纳米片,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石墨烯/尖晶石LiMn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AFM等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CV、充放电、EIS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纳米LiMn2O4电极材料及其石墨烯掺杂纳米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7.16 mAh.g-1,124.30 mAh.g-1,循环100周后,对应容量保持率为74.31%和96.66%,石墨烯可显著改善尖晶石LiMn2O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归结于其良好的导电性。纳米复合材料EIS上感抗的产生与半导体尖晶石LiMn2O4不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膜表面所造成局域浓差有关,并提出了感抗产生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process is proposed for synthesis of spinel LiMn2O4 with spherical particles from the inexpensive materials MnSO4, NH4HCO3, and NH3H2O.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started with carefully controlled crystallization of MnCO3, leading to particles of spherical shape and high tap densit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nCO3 was investigated by both DTA and TG analysis and XRD analysis of products. A precursor of product, spherical Mn2O3, was then obtained by heating MnCO3. A mixture of Mn2O3 and Li2CO3 was then sintered to produce LiMn2O4 with retention of spherical particle shape. It was found that if lithium was in stoichiometric excess of 5% in the calcination of spinel LiMn2O4, the product had the largest initial specific capacity. In this way spherical particles of spinel LiMn2O4 were of excellent fluidity and dispersivity, and had a tap density as high as 1.9 g cm–3 and an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reaching 125 mAh g–1. When surface-doped with cobalt in a 0.01 Co/Mn mole ratio, although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decreased to 118 mAh g–1, the 100th cycle capacity retention reached 92.4% at 25°C. Even at 55°C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reached 113 mAh g–1 and the 50th cycle capacity retention was in excess of 83.8%.  相似文献   

15.
模板法是制备无机中空微纳米球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以苯乙烯为单体,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粒径约为62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 以磺化后的聚苯乙烯(PSS)微球为模板, 利用阴阳离子静电吸附作用, 将PSS与前驱体SnSO4中的Sn2+结合. 通过Sn2+在乙醇-水介质中的水解作用得到核-壳复合结构, 再经高温煅烧, 得到SnO2中空微纳米球. 实验对前驱体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模板选择等方面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XRD)、红外(IR) 光谱、热重分析(TGA)、H2 程序升温还原(H2-TPR)、Brunauer-Emmett-Teller (BET)比表面积等技术深入探究SnO2中空微纳米球的结构, 并对比中空SnO2与实心粒子的氧化还原特性. BET和H2-TPR显示将SnO2制备成微纳米空心球后其比表面积增大, 表面氧空位明显增多, 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从IR 及XRD推断核-壳结构形成机理, 进而优化出简单合理的实验方案, 获得表面光滑、结构致密, 包覆厚度可控的SnO2中空微纳米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Zn0.08Al0.01Mn1.91O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 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0.08Mn1.92O4相比,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1.02×10-11 cm2·s-1)和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60 kJ·mol-1),表明Zn-Al共掺和单晶形貌调控策略能够降低Li+在脱/嵌过程的能垒和增大Li+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Zn0.08Al0.01Mn1.91O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 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0.08Mn1.92O4相比,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1.02×10-11 cm2·s-1)和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60 kJ·mol-1),表明Zn-Al共掺和单晶形貌调控策略能够降低Li+在脱/嵌过程的能垒和增大Li+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0.08Al0.01Mn1.91O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 Zn0.08Al0.01Mn1.91O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 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 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0.08Mn1.9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