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現用教科書里,電子電量(e)和阿伏加德羅數(N)所採用的數值順次是4.80×1O~(-10)和6.02×10~(23);但是幾年以前,在當時的教科書裹,我們看見的却是e=4.77×10~(-10)靜電單位,而N=6.06×10~(23)/克分子。這其間,也許有人會發生這樣的疑問:到底這兩個數值是怎樣演變出來的呢? 這篇短文企圖對此作一簡單的叙述,以供大家參考。我們知道,e和N的關係被體現於e=F/N(式中F是法拉第常數)這一簡單的公式中,顯然有着密切的聯系。可以看出,在測定上只要其中有一個獲得了新的結果,則另一个也就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其間很明顯地有着相互推動的作用。而從事實上看來,歷史的發展情勢也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問題解答     
問:上大下小的容器中,液體的重量大於它對器底的壓力,上小下大的容器中,液體的重量小於它對器底的壓力,这個現象應當如何解釋? 答: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容易料想到的。由於整個液體的重量必須都是由容器承担着的,那也就是說,液體加在容器各處的力總加起來必然是一個豎直向下的力,數值等於液重,那麽當液重和液體加於器底的壓力不等時,我們可以料想到,其間的差别一定是由於液體還對於容器壁加有一定的力。以上大下小的容器為例(圖1),液體加於器底的壓力既然小於  相似文献   

3.
绪論的講授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義,近年来已為很多教師所了解,这里再就1955年新编高中物理课本的緒論提出有關教学間题的幾点意见,供大家參考,並请批評。 1.教学目的怎樣確定? 大家知道,考虑教学目的須要先对教材加以分析和概括。新課本緒論共有三節。在第一節——物質和運動中,首先簡單而具体地說明了自然界由什么组成和人們怎樣認識了自然界的存在,从而作出全部高中物理的第一個結論——所有的客观存在都是物質,整個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質組成的。其次,在初中  相似文献   

4.
惠斯通电桥在許多电学儀器中可算是灵敏度、準確度很高的一种,而且它需用的儀表和它的线路結構比較说来还是非常簡單的,这充分体現了創始者深湛的智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同学常常反映“似懂非懂”,而老師自己也發現不出问题究竟在那里?说數学公式吧,不过是初等代數,說物理概念吧,僅是歐姆定律的关係。可是同学總觉得陌生而且易忘,这种感觉在某些場合自己也常經驗到的,我以为这是把數學推導过於簡單化地代替了具体思維过程的緣故。數学推導和數学形式確乎是表現事物內在联系最嚴謹最簡潔的形式,但对創始者自己來說常常不是一開始就把握到这种形式的,而是經过發現矛盾、解决矛盾的一系列的邏輯思維,最後才精炼到这种抽象的高級表現形式——數学形式的。如果我們在理解这一綫路時,首先問一声: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通報1954年1月號上登載了陳同新同志寫的“質量與重量”一文。我們對於其中關於“重量”方面的叙述有不同的意見,現在寫在下面: 首先是關於重量的定義問題,在該文中寫道:“什么是重量呢?我們知道,物體的重量是由地球的引力產生的,一個物體所受的地球引力的大小就是那個物體的重量,因此重量就是物體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的量度,也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量度,所以重量是一種力……”。在另一段中又寫道:“一個物體所受的地球引力(F),也就是它的重量(W),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W=F=fM/r~2m″  相似文献   

6.
當我講到高中物理第一册二十三節的第三運動律的時候,有一個說明作用和反作用的實驗,是在第四十五頁和第四十六頁兩面上。這一個实驗在教材裏是分成兩個實驗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說明液體對於浸沒其中的物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上的作用力,第二個實驗是說明浸沒在液體裏的物體對液體產生一個豎直向下的作用力。通過這兩個實驗,可以說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是量值相等、方向相反的。但是,因為教材上的實驗是分别進行的,所以學生在這兩個實驗中只能先後的看出兩個單方面的作用力,而沒有辦法看出這兩個作用力是同時發生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的。然而在教學大綱(草案)中卻特别指示出在講解第三  相似文献   

7.
1.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的定义:在原文(物理通報1953年全月號177頁)上說:“使各個粒子結合成一個原子核所需要的能叫結合能,这也就是各個粒子結合成為一個原子核時所消耗的能”。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實際上各個粒子結合成原子核時放出大量的能,而不是需要能量,是多餘出能量而不是要消耗能量。這是因為當這些粒子合成原子核時,由於这些核子之間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當他們由最初彼此處在很遠的地位变列合在一起的情况時,它的勢能必然要減少,這部份能量一定  相似文献   

8.
首先应该指出,在學員所學得的知識中存在着任何缺陷都是要由教員負责的。我們的学員在学習上和所獲得的知識上一般表現了下面的幾黏缺憾:這是由於我們在教学方法上有着缺點所造成的。 1.不能正確地表達和使用概念。例如“比重”這一概念,學員在敘述時一般都能够背誦出它的定义的條文,但却不能掌握它所表述的實際內容。 2.在運用所畢知識去解决實際問題時,往往停留在個别的現象上,而不能深入到問題的本質中去。例如槓桿省力的道理可以一說就懂,但不能用來說明为什么槓桿的機械利益是”力臂与重臂之比”。  相似文献   

9.
近來我們接到有些讀者來信,提出這樣的問題:“電場强度E=q/r~2与E=f/q二者的單位是否相同?”從這問題提法的本身,就可以看出在提問題的讀者中可能還存在着更初步的問題,就是他們可能對於物理量和單位的物理意義還存在着相當模糊的認識。為了解决提出的問題,有必要首先澄清更初步、更基本的問題。物理量和單位是兩個密切聯繫着的但同時又是截然不相混的概念。任何物理量,要说明它,必須提出兩個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明確的物理概念,也就是它的物理定義;這一方面實際上是更重要的,必須透徹了解,纔不致  相似文献   

10.
向物理專業講“剛體動力學”時,是以福里斯和季莫列娃合著的普通物理學第一卷第五章作為主要參考材料。本文先初步討論一下福里斯書的第一卷第五章,然後提出一個如何講解剛體動力學的意见。下面谈福里斯書時,所引的頁數与節數是指中譯本的最新版(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北京版)而言。該版係根據俄文本一九五三年增訂版译出的。我個人認为該書第五章有下列幾點不妥: 1.在說明刚體繞定軸轉動的方程式 M=Iβ時,用力f对于转动中心O點的力矩[122頁(3)式]来说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对於轉動軸  相似文献   

11.
一、投影显微器的應用: 投影顯微器的主要用途是,能将生物切片經放大後映在白幕上,供幾十個学生同時觀察,而提高教學效果。它解决了下面幾個問題:(1)節省資金,無需為每一個同學置備顯微鏡一架和切片教材一套。(2)節省時間,教師可同時指着同一投影去進行說明,不致發生觀察上個别的差異。(3)学生通過一次直接觀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在講到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一節時,常常用射彈器來做課堂的演示實驗。射彈器中的二個小木球,一個平拋,另一個自由下落,用它們同時落地的聲音來說明力的獨立作用原理。我們試驗的結果,發現這種射彈器有下面二個缺點: 第一、由於小球與地板之間具有一定的彈性,我們可以聽到二次連續的碰撞聲音。第二、這種射彈器本身最多祇能說明拋體運動中的特殊情形,即平拋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如果要證實斜拋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射彈器便無能為力了。 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誤會,並且擴大同一個儀器的應用範圍,我們裝置了一個非常簡單  相似文献   

13.
計時振動器     
在驗證第二運動定律的實驗裝置和研究自由落體所用的落棍裝置中,以及其他類似的地方,都需要有一個振動機構,使它在我們所要研究的運動物體上作出記號來,以便看出在某幾個相等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從而研究它的速度或速度變更的情形。 這個計時振動器是利用交流電通過電磁鐵線圈時吸引和推動彈片,因而產生等幅振動做成的。它的優點是: 1.一按電鈕立刻發生振動,用不到像音叉或彈片那樣要事先去撥動它;不需要幫手,一個人就能單獨做實驗。 2.所發生的是等幅振動,沒有衰落現象。 3.振幅很大,所得曲線整齊清楚,容易計數。  相似文献   

14.
藉给出s与v对t的关系之公式 s=v_0t+at~2/2与v=v_0+at,其中a<0,研究匀减連运动。从形式的观点看来,t为任何值,这些公式都是正確的。但,如果我们所研究的运动只到物体停止前的一瞬间,那所允许的t值就被条件 v=v_0+at≥0,或 t≤-v_0/a所限定。在解某些问题时,这种情况应该考慮到,因为在相反的情况下所得答案的不正確的解說是可以的。这个我們用些例子來闡明。为使物体上升,在10秒钟內達到245米的  相似文献   

15.
这一節实驗課是電学里学生的第一個实驗課。这個实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親手操作,深刻認識电路的意義,徹底了解串、並联電路的特點,並掌握联接簡單電路的技能。这一節实驗课如果收到好的效果。不但可以使学生以后能正确和熟练地联接電路,同時可以掃除在教师作演示实验时学生不了解教师怎樣联接電路的障碍。可见这一節实驗課对学生学習電学是一個很重要的关键。因此,我们認為,無論如何困难也必須領導同学进行这一節实驗课。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物理》1954,(8)
问:高一物理課本說,「牛頓第一定律實際上就是慣性的定義,所以又叫做惯性定律。」這種说法對不對? 答:我們通常是把牛頓第一定律叫做慣性定律。但是,「牛頓第一定律實際上就是惯性的定義」,这種说法不能認為是正確的。這種說法所以是不正確的,因為它必然導致一種錯誤的看法,就是把牛頓第一定律看作僅僅是一個定義,不是力學現象中客觀規律性的表现。為甚么舗D第一定律是力學現象中客觀規律的表現呢?可以扼要说明如下:設想我們選定一個參考系統,在這系統内用實驗確定某一個質點的機械運動狀態(靜止、匀速直線運動  相似文献   

17.
我在講授初中物理學中的阿幾米德定律時,給學生們做了一個補充實驗,實驗的用具很簡單,能說明的問題很多,對於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識效果很好。現在把它介紹在下面。實驗的用具是:廣口瓶、軟木塞、細橡皮管、細玻璃管、大量筒、天平、鉛塊、燒瓶架子、小鐵夾。先按下列步驟把用具裝置起來: 1.在適合於廣口瓶瓶口大小的软木塞上鑽 兩個孔,將彎曲的和直的玻璃管各一支分别插入孔中,在直的玻璃管上緊緊地套上一根細橡皮管,然後將软木塞緊塞住廣口瓶,並在瓶底下繫上一塊重量適宜的鉛塊(如图1)。  相似文献   

18.
雷電的成因     
Ⅰ.導言雷電的現象是人人知道的。對於它的成因,從古到現在有許多說法。那些沒有事實根據的純粹臆测,我們不談。至於根據觀察的事實,按科學原理推得的理論,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很完備的;往往一個理論祇能解釋局部事實,對於所知的全部事實不能很好地说明,有些理論經不起考驗已被淘汰,我們也不去一一列舉了。在本文里要談的祇是現在大家认为比較與事实符合的幾個重要理論;每一個雖然不完全,但合起來還能說明主要的現象。關於雷電的研究還在發展中;對雷電要有完備而肯定的說明,尚待科學家繼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檢查物理作業是普遍檢查學生知識的方法。這種工作能幫助教師查明每個學生怎樣明確而具體地瞭解某一個問題,能不能正確地解答習题,並且把已獲得的知識应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在实践中能够遇到的問題,並不總是和教科書中的所謂典型的問題一樣。人們在实踐中所常常遇到的各種具體的問題,是需要找出一些必要的材料才能解决的。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幾種檢查作業(只是想到的一部分),能增進學生的實際知識。一、讓学生看物理現象,同時加以简短說明。要根據觀察進行一些計算。例1(六年級):教師將水平放置的米尺的一端放在固定的支持物上(图1)。尺上放一個  相似文献   

20.
物理習題     
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習题的意义 1.在中学物理中解習題是应予以重視並有重要地位的。物理习题: (1)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更確切地和更鞏固地掌握所学的教材; (2)可以加深和擴大学生的知識; (3)有助於弄清楚物理量的函數關係; (4)是在实際問题中应用理論知識和建立科学和技術的联系(綜合技術教育)的很好的武器; (5)能培养学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可以用來作為複習已学教材的恰当的形式; (7)是联系物理和數学的环節; (8)是教師手中可以用來考查学生知識和技能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現在再分别說明一下上述的物理習题的意義。 (1)完全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力和压强、功和功率、动量和衝量、熱量和比熱、電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