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RE,Al及Al-RE合金对Zn-2%(质量分数,下同)Ni合金组织中Zn-Ni合金相粒子的细化作用,利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分析了合金凝固组织特点。结果表明:在Zn-2%Ni合金中,加入0.02%~1%RE会产生新的Zn—RE—Ni合金相粒子,对Zn-Ni合金相粒子没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加入0.02%~1%Al,虽然对Zn-Ni合金粒子有细化作用,但此合金组织不适宜在热镀锌中运用。在铝浓度较低(〈0.1%)时。凝固组织中的合金相粒子尺寸不均匀;当铝浓度较高(〉0.2%)时,高熔点、低密度β-NiAl相核心长大,合金相粒子易上浮,出现比重偏析;加入0.02%~0.2%Al-RE时,能形成细小弥散而均匀分布的异质晶核β-NiAl相,促进了γ-Ni2Zn5相的生成,获得细小且均匀分布的γ-Ni2Zn5相。Al-RE合金细化效果明显优于RE和Al,其最佳加入浓度为0.05%~0.1%。  相似文献   

2.
乳状液法制备憎液溶胶Ⅰ.BaCO_3均匀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匀胶体粒子的形成,除与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和温度、介质种类等)有关外,反应体系的环境也影响最终产物的形态,《至结晶结构.气溶胶法和微乳液法正是利用微环境中的‘水池效应”;分别制备出球形亚微米和纳米级的均匀粒子[‘-‘]、这些方法与水解法和相转化法等方法比较,反应物浓度要大几个数量级,而反应时间却短很多,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乳状液也能提供亚微米、微米及以上级的微环境,因此,可以应用O/W乳状液乳液中的聚合反应制备亲液的分散体系.然而,极少有关利用w/O乳状液制备僧液溶胶的报导问;最近…  相似文献   

3.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lob)间的三维修滤过程作为体系的凝胶化模型,从而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渗滤过程.结合不同浓度海藻酸钠溶液的Ca2+离子深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0.97和相转移的临界点fc与聚合物浓度间的幂次关系fc~c-0.65,明确了临界点附近相对粘度的幂次公式ηrel∝(fc-f)-k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利用萃取体系中形成的反胶团为微反应器制备了CeF_3纳米粒子.并对粒子尺寸进行了有效调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有机相浓度、料液以及反萃液的组成等,可以控制粒子的成核、生长和团聚,有效地对所制备的CeF_3纳米粒子尺寸进行调控.Triton X-100对CeF_3纳米粒子的分散存在一个转折浓度,即随着Triton X-100浓度增大,粉体团聚行为增强,当达到转折浓度时,粉体开始解聚,分散性变好.  相似文献   

5.
报导在尿素存在下通过均相沉淀法由硝酸铜和重铬酸铵制备复合均匀胶体粒子的结果.研究了一些实验参数对其组成、形态和粒子大小的影响.确定了胶体粒子的制备条件.结果观测到,由硝酸铜和重铬酸铵溶液形成了球形的多刺的粒子,它的组成为水含铅酸铜.  相似文献   

6.
丙烯环氧化反应用Au/TiO2系列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菲菲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3,24(8):600-604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Au/TiO2系列催化剂,并用XRD,TG-DTA,BET,TEM和I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微反对催化剂在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u/T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100m2/g以上,Au粒子以纳米级超细颗粒均匀分散在锐钛矿型TiO2的表面.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相是Lewis酸位Tin+与Au粒子,Au可以吸附氢与氧并将其转化为过氧化物.在50~150℃温度范围内,丙烯的转化率为0.56%~1.16%,环氧丙烷的选择性在87%以上.原料气中H2或O2的含量增大时,丙烯的转化率随之升高.在催化剂中引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硝酸盐作为助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纳米SnO2的水热合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SnCl4.5H2O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纳米SnO2微粉,研究了反应温度,介质的酸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SnO2微晶形成,粒子尺寸及产率的影响。X射线物相分析表明,在酸性介质中,不同温度(120~220℃)下所形成的产物都是四方晶系SnO2,适当降低反应介质的酸度有得于SnO2粒子尺寸的减小和产率的提高,随反应温度升高,SnO2粒子逐渐长大,当pH=1.45时,粒子的平均尺寸由大约2  相似文献   

8.
刘爽  李勇  申文杰 《催化学报》2015,(9):1409-1418
尺寸在1–10 nm的金属纳米催化剂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合成,能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即尺寸、形貌和晶相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效应已经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对晶相效应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这主要是由于介稳晶相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合成过程中或反应条件下极易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的晶相结构。根据金属原子密堆积形式,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结构主要有立方面心(fcc)、立方体心(bcc)和六方密堆积(hcp)三种晶相;而金属合金由于d带电子存在着多种杂化方式,因而其晶相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且与单一金属有很大的不同。金属和合金纳米粒子晶相结构的调控,不仅会改变金属原子的配位环境,调控了其电子分布状态,还可影响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活化和脱附,进而调变催化性能。首先,我们简要总结了液相合成和固相转变调控金属纳米粒子晶相的原理和方法。纳米粒子的液相合成一般包括前驱体还原成核和晶核生长两个阶段,通过对液相合成条件的优化,尤其是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可有效调控合成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从而实现金属晶相的可控合成。固相转变则主要是对具有一定晶相结构的纳米粒子于一定气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利用金属粒子与活性气体之间(H2, CO等)的化学作用来实现晶相转变。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合成出fcc-Co、fcc-Ru、L10-AuCu等热力学介稳的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分别以Co纳米粒子(fcc和hcp晶相)催化FT合成, Fe模型催化剂(fcc和bcc晶相)活化N2和CO, Ru纳米粒子(fcc和hcp晶相)催化CO氧化和氨硼烷水解制氢, Pd纳米粒子(PdHx物种)催化加氢等为例分析了晶相对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影响;在合金催化剂方面,以Pt3Co(无序的fcc和有序的L12), AuPdCo(P3–m、Fm3–m和R3–m混合晶相)和FePt纳米粒子(fcc和fct相)催化O2电化学还原、PtRhSn (碲铂矿晶相和fcc晶相)和ZrPt3纳米粒子(hcp和fcc晶相)催化乙醇电氧化、Ag3In合金(无序的Fm3–m相和有序的Pm3–m晶相)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PdRu纳米粒子(fcc和hcp混合晶相)催化CO氧化等为例分析了合金催化剂的晶相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上述研究进展表明,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也是影响制备剂高效金属催化剂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结合纳米催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调控在纳米催化和纳米材料领域可能的发展态势。第一,通过对金属纳米粒子溶液相合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展出尺寸、形貌和晶相同时可控的新合成方法。第二,金属纳米粒子在晶相转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烧结及组分的偏析等难题。利用氧化物包覆的核壳型或蛋壳型纳米结构以及碳纳米管的空间限域效应,或许有助于解决上述难题。第三,具有亚稳晶相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反应条件下极易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结构,因此,利用原位、动态、实时的表征技术对催化剂在真实工作状态下的微观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是阐明晶相效应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钯催化剂的织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崇衡  汪仁 《物理化学学报》2003,19(10):952-95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Al2O3催化剂,用LLS(激光光散射)、XRD和BET等技术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成胶体粒子流体力学半径、相应催化剂产品孔径分布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pH=4.1的胶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CO、C3H6的氧化活性.氧化镧添加剂可抑制Al2O3载体在高温下由γ相向α相的转化,同时也促进了催化剂上Pd粒子的生长. La2O3可提高新鲜Pd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但对老化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波制备均分散无皂高分子纳米微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任微波辐照下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t)均分散纳米粒子·体系中来加表面活性剂.与常法相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比较PMMA与PSt的粒子形成速度,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这可能与MMA对微波的吸收较强有关.在引发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球的体积与单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即粒子数不随单体的浓度而变化.这一规律性说明了微波辐照有利于一次性成核,这也是微波能制备单分散体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微乳液反应法制备α-Fe2O3超细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铁氧化物胶体微粒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氧化物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在催化、防腐、颜料以及磁记录材料等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Matijevic’和Schemer山最初用三价铁盐的升温强迫水解法制备出多种形状的。-Fe。03和个FeOOH均匀胶体微粒.其后,我们和张玉亭等在无防尘设备的简化实验条件下,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手续也成功地获得了均匀球状。一饱0。、驷0。等胶体粒子K司,并对制备条件作了进一步研究则.但这些方法所能得到的最小粒子直径约为50urn.考虑到微乳液体系具有分散相液滴极其微小而且又很均匀的特点,本文…  相似文献   

12.
用循环伏安和红外光谱法对α-Fe2O3在室温LiOH溶液中的锂化行为进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ICP)对α-Fe2O3电极在第一、二次循环中不同时段进行了跟踪分析测量。实验结果揭示:α-Fe2O3能进行少量锂化;大量的α-Fe2O3在第一次放电和充电后反应生成Fe3O4;之后,Fe3O4的锂化行不可避免地为Fe的析出,氧化反应所限制,但在用KOH作电解  相似文献   

13.
SiO2/α-FeOOH和SiO2/γ-Fe2O3微粒的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FeOOH微粒由于其表面高活性,在转变成γ-Fe2O3的热处理过程中容易烧结,一旦这种烧结现象发生,得到的γ-Fe2O3磁粉磁性能大大下降[1].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目前采用在α-FeOOH微粒表面包敷有机物[2]和无机物[3]来隔离颗粒,阻止其聚集.其中SiO2表面包敷处理是最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4,5].SiO2是一种难烙性的非磁性材料,它包敷在α-FeOOH微粒表面外,不仅可提高α-FeOOH转变成γ-Fe2O3的热处理温度,有利于得到外形完好、晶格完整的γ-Fe2O3磁粉,而且由包效层与内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引起的表面各向异性常…  相似文献   

14.
It is well known that γ-Fe_2O_3 is a very active and selective catalyst for ok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butene to butadiene. It is hard, however, to distingulsh between ferrite spinels and therefore to identify its existence in ferrite-ferric oxide catalysts using XRD. On the IR spectra γ-Fe_2O_3 has characteristic bands in the range of 600~800 cm~(-1), which do not exist for α-Fe_2O_3, Fe3O4, ZnFe_2O_4 and MgFe_2O_4. But these bands are too weak to deterAnne for the small amount of γ-Fe_2O_3, e g. less than 30% (mass fraction), in catalysts.
Usually using second derivative IR spectra can increase the analytical sensitivity substantially. The mechanical mixtures of γ-Fe_2O_3 and MgFe_2O_4 in different ratio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second derivative IR spectra were taken.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nds 730 and 695 cm~(-1) were characteristic of γ-Fe_2O_3 and their intensities increased with the content of γ-Fe_2O_3 in the mixtures. A staight line with R=0.994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γ-Fe_2O_3 content and the peak area of band 695 cm~(-1). The lowest detectable content of γ-Fe_2O_3 is about 1% (mass fraction). The existence of γ-Fe_2O_3 in the used B-02 comercial catalyst was identified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DRIFTS)对硝酸盐与α-Fe2O3形成的混合气溶胶与羰基硫(COS)的非均相反应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硝酸盐(NaNO3、KNO3和NH4NO3)和α-Fe2O3的混合物与COS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NaNO3质量分数为4%的混合颗粒物与COS反应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相比纯α-Fe2O3的反应速率提高了约5倍;含等质量分数(24%)硝酸盐的混合物和纯α-Fe2O3对COS的转化能力依次为:α-Fe2O3/KNO3>α-Fe2O3/NaNO3>α-Fe2O3/NH4NO3>α-Fe2O3,而纯NaNO3、KNO3和NH4NO3颗粒与COS不发生反应.说明硝酸盐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COS在α-Fe2O3颗粒物表面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共沉淀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Al2O3改性Fe2O3基金催化剂, 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及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 TEM测试结果表明: 500 ℃焙烧后, 未掺杂Al2O3的催化剂中金颗粒粒径分布较宽, 平均粒径约为7.0 nm, 载体颗粒尺寸在50-100 nm范围内; 而掺杂Al2O3的催化剂中金颗粒粒径分布变窄, 平均粒径约为5.0 nm, 且载体颗粒大小也明显小于未掺杂Al2O3的催化剂, 保持在30-50 nm的范围内. 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 Al2O3的掺杂有利于保持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和比表面积, 从而提高了载体的热稳定性. XRD和TG-DSC测试结果表明, Al2O3的掺杂可以有效地抑制Fe2O3的结晶, 进而抑制了高温焙烧过程中金颗粒的长大. 选用CO低温氧化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 即使在500 ℃高温下焙烧12 h, 掺杂了Al2O3的催化剂仍然可在26.7 ℃将CO完全转化, 而未掺杂Al2O3的催化剂CO最低完全转化温度(T100)高达61.6 ℃. Al2O3的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均匀球形α-Fe2O3胶体粒子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The formation of uniform spherical hematite particles, obtained by hydrolysis of ferric chlorid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follows the mechanism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β-FeOOH to α-Fe_2O_3 and recrystallization from tiny α-Fe_2O_3 particles to spherical colliodal α-Fe_2O_3 uniform particles. A new viewpoint on the formation of uniform colloidal particles is suggested, that is, if uniform particles are to be formed by the mechanism of phase transformation-aggregation recrystallizationt, the secondary aggregations of tiny particles must be avoided after the first burst of aggre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time of reaching critical supersaturation with the aging temperature,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chloride can be described by a three-parameter logarithmic linear equation.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善酸交换过程,用分步柱撑法制备了一种新的层柱材料H2La2Ti3O10/Cd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比表面(BET)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光催化降解苯胺为探针对材料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柱撑CdS,H2La2Ti3O10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催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催化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物种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环保法规的越来越严格,研制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的 NOx催化剂势在必行.贵金属 Pt、Pd、Rh三效催化剂(TWC)能够同时去除 NOxs、CO、HxCy三种污染物,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其中Rh是公认的促使NOx还原为N2的最有效组分,但Rh的价格较高且资源贫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所以人们一直尝试采用一种廉价的替代品.单Pd的三效催化剂,由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较好的耐高温性能,有可能是合适的选择[1-2].此外,以NH3为还…  相似文献   

20.
相转化对均匀胶粒的形貌及团聚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属盐溶液高温强迫水解是制备均分散胶体粒子的重要手段K’1.多年来人们致力于制备方法的研究,并对形成机理也有较系统的讨论.就。-FeZ(此胶粉的形成而言;张玉亭门和Moral,s山先后研究了0.02mol·L-’的F,CI。-HCI及FeCI。-NaH。PO。体系经100t陈化制备均匀球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