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锑矿中微量砷的测定一般采用蒸馏或萃取分离富集砷,以钼蓝法比色。但蒸馏-钼蓝法、砷化氢-铜试剂银法对高锑矿中微量砷的测定,回收率都不理想,而萃取法劳动强度大。俞穆清等对巯基棉富集分离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被巯基棉定量吸附的元素多达16种,在环境污染及水质分析方面应用广泛。但对矿石中,特别是锑含量高(含20~60%锑)的精矿及高锑浸出液中微量砷的测定尚未见报导。本文利用巯基棉对高锑矿石及锑浸出液中微量  相似文献   

2.
在元素分离中,由于巯基棉具有富集倍数大、富集速度快、选择性高、易于制备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试样中一些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和分离。文献将巯基棉用于贵金属的富集,成功地分离了某些冶金物料中的金和钯。我们也用巯基棉富集了含量在xx克/吨以上冶金物料中的金、钯和铂。被巯基棉吸附的金和钯难于洗脱,文献推荐用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洗脱金和钯,文献则直接将巯基棉溶于王水以解脱金、钯和铂。本实验发现,氢碘酸-盐酸溶液可定量洗脱被巯基棉吸附的金,此时钯定量保留在巯基棉上,然后再用溴酸钠-盐酸溶液洗脱钯。研究了洗脱条件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用本法分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硝基棉分离富集微量银的方法,发现硝棉对银与1,10-菲咯啉的螯合哦的吸附选择性和富集效果较为理想。有EDTA存在下,在pH6-7的乙酸-乙酸钠介质中,其他金属离子则与EDTA形成稳定咯合物而不被吸附,最后用1mol/LHNO3可定量地洗脱银,洗脱液经容后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棉分离富集微量锑的条件以及Sb-5-Br-PADAP-KI络合物的形成及干扰情况。试验证明,巯基棉对锑的回收率平均为99%,在定量吸附锑的酸度下,大部份干扰物均可被分离,锑经洗脱后用5-Br-PADAP水相比色,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最大吸收波长为610纳米,摩尔吸光系数ε_(610)=4.5×10~4,方法稳定,显色后放置二天,吸光度不变,可应用于复杂样品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水中痕量锑可以三、五价两种氧化物存在,同铬、砷、硒等变价元素一样,锑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毒性效应随其赋存价态而异。近年来,用溶剂萃取、泡沫吸附、氢化物发生等方法分离测定水中微量锑(Ⅲ)和总锑已有报导。我们在用巯基棉富集多种微量元素、分离有机汞与无机汞、砷(Ⅲ)与砷(Ⅴ)的基础上,利用它对锑(Ⅲ)与锑(Ⅴ)吸附性能的明显差异,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富集-氢  相似文献   

6.
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高盐水样中痕量的铅、镉。研究表明,pH值为7时,巯基棉同时富集铅、镉的效果最好,可成功分离基体元素,以盐酸(1.5mol/L)溶液洗脱,铅、镉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9.7%。  相似文献   

7.
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高盐水样中痕量的铅、镉。研究表明,pH值为7时,巯基棉同时富集铅、镉的效果最好,可成功分离基体元素,以盐酸(1.5mol/L)溶液洗脱,铅、镉的加标回收率在95.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9.7%。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砷(Ⅲ)在硫酸-盐酸-溴化钾-硒(Ⅳ)体系中的极谱行为。砷(Ⅲ)在-0.53V(vs.SCE)出现灵敏的导数极谱波,检测下限达0.001μg/ml。硒(Ⅵ)的存在是获得高灵敏度砷(Ⅲ)波的关键。研究表明,该波具有吸附性质。本文还探讨了巯基棉富集分离矿石溶液中微量砷的条件,在硫酸介质中,用一次加入巯基棉的方法,有效地从有大量基体元素的矿石溶液中富集分离砷。本文经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在含有金的玫瑰红银试剂-盐酸体系中,玫瑰红银试剂被3价金所氧化,其氧化产物在-0.91伏出现一吸附波,利用此波间接测定微量金,具有较高的测定灵敏度(4×10~(-8)M),但在盐酸溶液中试验空白值不够稳定,影响测定下限。试验发现在1M高氯酸介质中含2.5×10~(-5)M玫瑰红银试剂-0.1%盐酸羟胺-0.05M柠檬酸的底液中,试验空白值趋近于零,可用于1微克以下金的测定。金量在0.1—15微克/10毫升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矿样分解后通过泡沫塑料和巯基棉两次分离富集,可与共存元素分离,消除干扰。方法适于矿石中0.05克/吨以上金的测定。一、主要试剂及仪器金标准溶液取光谱纯金以王水溶解,配制成每毫升含10微克金的标准液。玫瑰红银试剂(0.0025M)取0.0065克试剂用10毫升盐酸溶解(用时配制)。泡沫塑料多孔聚醚型聚氯脂泡沫塑料,剪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巯基棉对砷有良好分离性能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将含砷的试剂溶液用巯基棉过滤除砷,试验证明,溶液经巯基棉过滤,能有效分离试剂中砷,使试剂空白含砷量大大降低,提高了分析数据的准确度,方法简单、快速、易行,已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等试样中痕量砷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已被用于As、Sb、Bi、Se和Te等元素的测定,其中以As和Se的研究最多,并已用于冶金地质、环境保护等各个部门。铅锑合金中Se的测定文献报道不多,一些作者只是就Pb或Sb对Se的干扰情况作过探讨,并指出:Pb对Se的影响不明显,而Sb对Se的干扰却十分严重。本文利用巯基棉对多种微量元素的吸附性质,采用巯基棉分离,消除了Sb对Se的干扰。方法特征量为0.0008μg/ml,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6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5%左右,回收率在97—10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利用螯合吸附剂从溶液中将金属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富集分离的方法已有文章详述。近年来用巯基棉及聚丙烯酰胺肟-羧酸螯合纤维富集多种微量元素的性能,机理研究及测试报道不少。本文利用氯纶为原料合成聚胺-聚脲螯合纤维,研究了在pH=5微酸性介质条件下,对铬、钛、钒、镓、铟、铅、锡等微量元素的富集性能进行了研究。此螯合纤维可定量吸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富集倍数高,饱和吸附容量大,解脱性能及选择性好等特点,与ICP光谱测定结合,样品分析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微量硒的测定,通常采用硒试剂比色法,该法流程长、手续繁琐,且硒试剂对人体有害。近年来,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和催化极谱法测定微量硒,国内外均有报导。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1971年S.Nishi首先利用巯基棉富集分离测定水中汞以后,有人相继发表了巯集棉富集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汞、无机汞,锌、镉等元素的研究报告,均得到了满意结果,是较理想的分离手段。本文研究了利用巯基棉分离硒与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巯基棉分离,用3,5-diBr-PADAP-乳化剂OP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ε=1.3×10~5,是目前在水相中测镉的高灵敏方法之一,用本法测定了水样中的微量镉。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巯基棉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水中Cr^6+、Ni^2+的定量吸附,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含量。巯基棉吸附效率高,定量解脱完全,待测元素的分离富集选择性强。此法灵敏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16.
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许多酶的活性与锌量有关,缺锌会严重影响青少年智力,易诱发癌症等。因此,近年来锌的测定在人体血清,皮肤及眼病等诊断和治疗中日趋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人体血清中微量及痕量锌的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支持电解质体系的选择及干扰元素的影响和消除方法。采用巯基棉分离与富集手段,试液先在pH=2.3~2.5范围,经巯基棉管分离除去Cu(Ⅱ)等干扰离子,后将流出液调至 pH=6,再经另一巯  相似文献   

17.
方铅矿单矿物中银的物相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方铅矿单矿物中各相态银的测定新方法。试样以硝酸铁、巯基棉处理,方铅矿中呈类质同象的银和自然银被溶出并立即被吸附在巯基棉上,这样S~(2-)的干扰可有效地得到消除。于另一份试样中,以盐酸-氯化亚锡溶液选择溶解硫化银和呈类质同象的银,自然银留在不溶的残渣中。最后以联立方程计算出自然银、类质同象银以及硫化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试验了HNO_3溶液中巯基棉吸附Bi的条件。拟定了在2—8%HNO_3介质中吸附Bi并分离Cu、Pb,10%HBr~-1%硫脲混合液洗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Bi。本法可用于海绵铅及湿法冶金过程的铅、铜试料中微量铋的测定,Bi可富集10倍以上,标准加料回收率达98%,相对标准偏差约3%。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吸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中不同形态砷的分析方法:在1mol/l盐酸介质中.利用巯基棉实现了As(Ⅲ)和As(Ⅴ)的分离。研究了试剂浓度、不同增感剂等对砷荧光强度的影响和砷(Ⅴ)的还原条件,利用本法成功地对5种中成药中的砷进行了形态分析。方法检出限为64.3ng/L,RSD为1.12%,回收率为90%~116%。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丙醇-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氯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在HCl介质中,铑(Ⅲ)的萃取率是99%,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并建立了双水相体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铑(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