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热解碳五馏份中获取聚合缀的异戊二烯,通常是应用抽提蒸馏和精馏等方法。其塔内各组份的动态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的。本文是提供实验效据,供验证数学模型之用。试验是在直径为32毫米的92块板的小筛板塔内进行,沿塔体设有九个取样段供取样及测温用。以裂解碳五馏份为原料,DMF为溶剂,在上述设备中依次进行了一萃、脱重、二萃和脱轻试验,并取得在平衡时沿塔体各组份纵向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数据。本文还介绍了所用的色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CFD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速和塔内烟囱高度对2×350 MW机组烟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烟气扩散情况和内壁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内外壁面喉部以上区域逐渐出现了烟气冲刷现象;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小幅下降的规律,环境风速16 m/s时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分别是环境风速4 m/s时的179和226倍;空冷塔运行时内壁面正压区域集中在空冷塔出口处;空冷塔内外壁面SO_2气体最大质量浓度随着塔内烟囱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高浓度NOx气体治理一直较困难。对于这类有害气体人们常用碱液喷淋吸收(简称湿法)或者活性炭吸附(简称干法)。最近无锡阳山五金冷作厂为进一步提高高浓度NOx气体净化效果。设计研制了一种“干湿法废气净化塔”。在一个废气净化塔内,设置了二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即废气先经过碱  相似文献   

4.
在特制的带有精馏柱的高压塔内和强酸树脂催化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当催化剂分别放入塔釜、塔顶时,测定了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即使合成反应的甲醇-异丁烯摩尔比较高,若甲醇的浓度较低,仍能观察反应速率显著增大的现象,此现象可用甲醇与树脂上的HSO^-3形成所谓有“溶剂化质子”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李龙江  张覃  王贤书  吴红 《化学教育》2016,37(16):56-61
为帮助学生掌握“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基本理论,结合煤层气低温精馏分离科研成果案例,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煤层气气液相平衡和低温精馏过程进行模拟和案例教学,根据煤层气精馏分离工艺要求,进行精馏塔操作变量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分析操作变量变化对精馏过程的影响,让学生直观了解塔内各参数的变化,掌握精馏分离操作,加深了对煤层气分离理论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 84级开始增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门新课 ,最初的设计计算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 ,工作量大 ,学生负担重 ,而且计算错误较多 ,教师检查数据也很困难。为了减轻学生的计算工作量 ,提高设计的准确性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我们设计了一套浮阀精馏塔课程设计软件 ,在使用过程中 ,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本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   ( 1 )物性数据处理速度快。在浮阀塔设计中 ,需要查找大量的物性数据 ,根据分离的具体条件 ,处理的物料皆为混合物 ,而物料在塔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 ,因此不仅需要不同温度下的各纯组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大通量、高效率的目的,本文根据复合塔板的设计思想,开发设计了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Novel FVPT).在一个直径为500 mm的有机玻璃塔内,使用空气-水(富氧水)物系对该塔板进行冷模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清液层高度、干板压降、湿板压降、雾沫夹带、漏液以及传质效率,研究其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效率随着气液相负荷的变化规律.本文还根据压降产生原理,结合影响塔板压降的因素,推导出了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干板压降的理论模型.此外,将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在化工生产中进行实践应用,扩大了工业产量,提高了分离效率,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N,N-二甲基甲酰胺(DMF)料液,在折流板萃取塔内进行连续萃取分离,结合精馏工艺,实现了DMF的分离与回收。对于DMF初始质量分数为38.46%的料液,以氯仿作为萃取剂,采用脉冲折流板萃取塔对料液中的DMF进行萃取,研究了不同油水相比、流量和脉冲条件下在折流板萃取塔中DMF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DMF的萃取效率随着脉冲的加入、油水相比的升高和两相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优化的条件下DMF的萃取率最高为99.94%,分离后的萃余相DMF质量分数达到0.5%以下。进一步,对于负载了DMF的氯仿溶液,分别进行了间歇精馏实验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通过精馏可以实现氯仿和DMF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光解(UV)作为预处理工艺来强化生物过滤塔(BF)和生物滴滤塔(BTF)对疏水性化合物α-蒎烯的去除,基于试验数据对滤塔内α-蒎烯的传质行为和微生物活性进行了模型和理论分析.Michaelis-Menten动力学分析表明,α-蒎烯在UV-BTF内的气相饱和常数为1.0gm-3,是其在BTF内的20倍,而α-蒎烯在BF内的气相饱和常数略大于UV-BF内相应数值.UV-BTF的理论临界进气浓度为555.22mgm-3,高于其他处理系统.微生物代谢活性和比耗氧速率分析表明,UV-BTF内的微生物世代时间明显缩短,α-蒎烯及其光解产物的最大比耗氧速率分别达到了1.16、0.34、0.41和0.25mgO2mg-1DWh-1,略高于其他处理系统中相应数值的150%-200%.以上模型拟合数据从理论上说明UV光解工艺能减轻α-蒎烯在BTF内的传质抑制效应,进而提高整体宏观去除能力;但是由于BF工艺的自身特性和累积臭氧的毒害效应,UV光解不适合作为BF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