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iO2载负回收全氟磺酸树脂催化乙酸丁酯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iO2载负回收全氟磺酸树脂催化乙酸丁酯合成;固体酸;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物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氟磺酸树脂是绿色固体酸催化剂,对许多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由于全氟磺酸树脂比表面较低,埋没在氟碳基体中的酸性中心不易被反应物所接近,质量比活性低。本文对近年来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如多孔、负载化、纳米复合物及其改性的全氟磺酸树脂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综述,文献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对很多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全氟磺酰基乙烯基醚共聚合成了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通过溶液浇铸法将其制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SALM)。PSALM膜显示出优良的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TGA测试结果表明,PSALM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超过400℃;DSC测试结果显示,膜中存在微观相分离,该膜具有三个热转变温度,分别对应于非晶区、离子簇区和结晶区。  相似文献   

4.
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可溶性全氟磺酸树脂和二氧化钛前躯体钛酸丁酯液-液相体系, 结合蒸汽水热结晶方法制备了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方法对杂化薄膜的形貌、晶型、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蒸汽水热结晶法能促进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结晶和相变; 水热后该杂化薄膜表面平整光滑, 没有裂纹, 二氧化钛晶型为锐钛矿并以球形微粒均匀分散在全氟磺酸树脂基体中; 随着杂化体系中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多, 其粒径逐渐减小、团聚现象消失且杂化薄膜的紫外吸收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用SO■/SiO_2-TiO_2固体酸为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考察了TiO_2与SiO_2质量比、硫酸浸渍量、浸渍时间、煅烧温度等因素对乙酰水杨酸产率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对催化剂或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最佳反应条件:SiO_2:TiO_2质量比为0.4:1、硫酸浸渍量与TiO_2质量比为0.49:1、浸渍时间为26 h、煅烧温度为400℃,该条件下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产率为65%。该催化剂具有易与反应体系分离,对设备腐蚀性小,可再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骁勇  张玉恒  杨金会  段丽萍 《合成化学》2011,19(3):381-382,411
在二氧化硅负载高氯酸(HClO4/SiO2)催化下,β-萘酚与乙醇反应合成了橙花素,收率86.O%,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7.
微孔多金属氧酸H3PW12O40/SiO2催化合成丙烯酸正丁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将Keggin型杂多酸H3PW12O40负载于SiO2基质上,在含氧极性溶剂中得到不溶脱,易分离,可重复使用的具有大表面积(350.5m^2/g)的微孔催化材料(孔径为0.57nm),利用UV,ICP,TGA,BET吸附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3PW12O40/SiO2做催化剂用丙烯酸和正丁醇合成丙烯酸正丁酯,催化活性高于H3PW12O40和H2SO4,当酯化反应2.5h时,丙烯酸的转化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其催化活性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8.
新型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  王建武  徐柏庆  邱显清 《化学学报》2001,59(9):1367-1371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得一类由中孔孔道氧化硅组装的纳米Nafion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大大增加了Nafion^(R)NR50酸性中心的暴露量,提高了活性中心的可接近程度。BET,FTIR,TG,SEM和EDX分析表明,NR50的纳米颗粒负载在多孔性SiO2中呈现分布均匀;NH3-TPD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Nafion/SiO2具有四种强度不同的酸性位,且其主要酸性中心(SO3H)具有两种不同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何节玉  廖德仲 《合成化学》2006,14(5):536-538
以La2O3/TiOSO4催化合成油酸月桂酯,酯化率在96%以上。优化反应条件为:油酸100 mmol,n(月桂醇)∶n(油酸)=1.1∶1.0,w(La2O3/TiOSO4)=2%,甲苯15 mL,回流反应1.5 h。  相似文献   

10.
11.
SO2-4/Al2O3固体酸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苏  陈莉 《合成化学》2002,10(5):441-443
采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由苯酐与2-乙基己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该固体酸由Al2O3和浓硫酸复配而成,对非均相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发现用0.2%(wt)~0.3%(wt)超强酸催化剂,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2.
用氧化二辛基锡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探讨了影响其产率的各种因素,邻苯二甲酸酐用量为l00mmol时,n(邻苯二甲酸酐):n(异辛醇):n(氧化二辛基锡)=1:3:0.0028,反应温度184℃-220℃,反应时间3.5h,产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陈苏  陈莉 《合成化学》2002,10(5):441-443,446
采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由苯酐与2-乙基己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该固体酸由Al2O3和浓硫酸复配而成,对非均相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考察了工艺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发现用0.2%(wt)-0.3%(wt)超强酸催化剂,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4.
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酐和正戊醇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固体酸SO4^2-/SiO2、SO4^2-/Fe2O3、SO4^2-/SnO2及SO4^2-/TiO2作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分别考察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固体酸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DAP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优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0.1mol,固体酸催化剂SO4^2-/SiO2 1.7g,醇酐比2.4:1,带水剂二甲苯20mL,反应时间3.5h,其产品收率达91.3%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马来酸二辛酯是合成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主要中间体 ,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因具有特别强的渗透力、分散性和良好的乳化性而广泛用于印染、制革、涂料、石油钻探等行业 [1 ] 。目前工业上生产马来酸二辛酯大多数用污染和腐蚀性严重的 H2 SO4 作催化剂 ,副反应多 ,并产生有毒的硫酸酯 ,用固体酸代替液体无机酸作为催化剂可避免以上缺点 ,而且具有酸强度高 ,对水稳定 ,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 [2 ,3] 。为此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前人曾对 WO3/Zr O2 、Mo O3/Zr O2 体系进行了研究 [4~ 7] ,发现用 SO2 - 4浸渍时促进作用最佳 ,寻找更多…  相似文献   

16.
磷酸硼固体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固体磷酸硼为催化剂,在醇酐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20.3%,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80℃条件下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各个因素。实验表明,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为:磷酸、硼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1: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3.5h。DEP最高产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7.
Silica sulfuric acid (SSA) was found to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directly into the corresponding gem-dihydroperoxides (DHPs) on treatment with aqueous 30% H2O2 at room temperatur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short reaction times, low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recyclability of the catalyst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is synthetic method.  相似文献   

18.
利用酸性条件下正硅酸乙酯的水解和脲醛树脂的聚合反应同时一步原位进行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复合粉体(包括核壳微球结构和网状结构)和块体凝胶材料. 液氮吸附BET分析结果证明复合材料焙烧后得到的二氧化硅孔径分布均匀, 大小在介孔范围内. 改变反应性单体尿素. 甲醛及正硅酸乙酯等的初始浓度可对二氧化硅块体材料的孔径大小进行调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 随着原料单体初始浓度的变化复合粉体材料的微米级形貌可以是多孔网状结构或核壳结构. 从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的结果推测, 高甲醛/尿素摩尔比[n(甲醛)∶n(尿素)≥2]条件下形成的支链脲醛树脂可作为块体二氧化硅理想的孔结构导向剂.  相似文献   

19.
Silica phosphoric acid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2-amino/anilino-5-aryl-1,3,4-thiadiazine bromide derivatives from the reaction of thiosemicarbazide and α-bromoketones in acetonitril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atalyst can be reused for four time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is simple, and the products a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