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在我国,关于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但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仍需完善。本文采用中国2004-2007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纺织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存在,并分别对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估计,得出以下结论:近些年纺织业集聚的省际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两极化特征,总体变化不大;根据全局Moran I指数和LISA集聚图,纺织业集聚存在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东部沿海纺织业的扩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原料供给量、平均规模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都对纺织业集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保护阻碍产业跨区迁移与形成集聚;与理论假设不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集聚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受到基础设施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注意从以上这些要素入手,还必须充分考虑空间作用机制对纺织业省域集聚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已有文献研究城镇化时忽视的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以及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文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且它的影响强度明显高于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服务业集聚效应对该省的人口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产业集聚对该省的人口城镇化的作用不显著。(2)经济欠发达地区(云贵川等)的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多数位于中部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福建、广州等)的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的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效果明显开始减弱,甚至是负向的关系。(3)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比普通参数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更丰富的结论,它能够有效刻画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相关性与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2007-2012年的省域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并使用Moran'sI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的检验,矩阵形式上采用分块对角矩阵将基于截面的检验拓展到面板,实质上采用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即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与经济强度矩阵的乘积.结果显示,软件业人力资本、可持续人力资本、政府扶持、信息化发展程度等因素都对我国软件产业集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要想将产业集聚带来的知识溢出发挥到极致,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为广泛吸引人才创造条件等等.  相似文献   

4.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7,(1):162-174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此背景,依据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得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综合测度指数,并给出评价分析。考虑到区域经济的空间地理特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市的Moran's I指数来确定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把金融集聚分成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密度四者的集聚,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来检验各区域中四个金融指标对生态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省市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金融集聚水平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降低;总体上,证券业集聚促进生态效率,银行业和证券业集聚促进东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金融密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阿里巴巴平台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10-2017年吉林省9个地市农产品电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构造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年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区域资源禀赋也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促进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理论的因子分析模型,应用于解决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和研究.以中国服务业发展为例建立模型,用每个省份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元素,构造1行10列的因子综合得分向量,通过灰色理论的技术方法,计算每个省份的因子综合得分向量与最优因子综合得分向量的接近程度,来刻画各省份的服务业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大部分省份服务业发展的最优因子灰关联度都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4):688-703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中国股票市场部分股票的日内逐笔报价与成交价作为资料来源。验证价格集聚现象是否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结果发现,约有28%的报价和成交价的尾数集聚在0和5,显著拒绝等概率分布假设;且价格集聚程度还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即开盘时段的价格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它时段;价格集聚程度与价格波动性、买卖价差、成交笔数、价格水平都呈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联立方程模型3SLS方法,对土地财政背景下,城市便利性影响城市集聚发展的机制和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便利性通过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来推动城市集聚发展.城市便利性整体水平提高一个标准单位,城市人口集聚程度上升0.2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程度相应地上升0.148个百分点.2)在城市便利性促进城市集聚发展过程中,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循环因果累积关系,人口集聚吸引了更多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集聚.3)城市便利性的集聚效应受到土地财政的制约.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高,城市便利性的集聚效应越小.  相似文献   

10.
鉴于新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负二项同归模型对企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出市场准入门槛、最优经济规模等影响因素外,产业集聚状况对新企业进入只有积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规模及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城市化水平均对新企业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知识溢出的地方化(localization)特性为前提条件,从空间视点切入,首次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出的结果表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技术创新效应非常显著。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对高创新行业和高集聚行业拓展回归分析的支持。研究还显示,FDI对高创新行业的技术创新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出现了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逆向技术扩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由90年代开始急速向东部地区集聚,但近几年这种集聚态势有所减弱,甚至有一些东部地区行业向其他地区进行了转移,产业集聚存在区域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针对产业的行业差异给出产业转移建议.利用我国2007-2009年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青海和西藏)四位码制造业数据探索产业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有如下发现:首先,"地方化经济"的可分解为"就业密度"和"竞争程度".计量结果表明:1)地区差异:就全国样本来说,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由2007年的显著正向影响转变为2009年的影响不显著.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2007-2009年三年间,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均小于对内陆地区的影响.表明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丧失考劳动力集聚所得到的优势,且竞争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2)行业差异: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行业而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更大,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小,即同行业的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这也是创新点之一.最后,对计量结果进行了现实性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建议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东部向中部转移,因为东部已失去了单纯靠劳动力数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并且东部地区企业竞争的负面效应有所显现,同时中部地区也有能力做好承接工作,但是这还要建立在中部加速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曹衷阳  刘敏 《运筹与管理》2018,27(4):186-190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与技术现状,以及制造业产业集聚现状进行描述,进一步阐述了跨国公司对园区产业集聚影响的机理及程度。研究发现:苏州工业园区中跨国公司投资、跨国公司技术对园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并且跨国公司投资的作用在两年后显现,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更强。跨国公司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正在由投资拉动逐渐向技术推动转变。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区位商相对差异指数和熵权TOPSIS法分别测算其产业协同集聚度和区域创新水平,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技术、劳动力、物力”等外部规模经济增加创新产出;2009-2018年,两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由中西部向东部递减,区域创...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的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现状、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Paul提出的圆环形城市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成本分布函数,扩展了Pal和Matsushima的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带有成本因子的选址与产量竞争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结果表明:如果成本分布函数是常数,那么两企业均衡地分布于圆环形城市将达到完美的纳什均衡;如果成本分布函数是严格凸函数,当运输系数较小时,企业将在产品成本分布函数最小点处集聚,并各自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M/M/c模型中恒定输入率和服务率假设与现实现象不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随系统状态变化的输入概率和服务度,并通过新输入概率与平均输入率以及新服务度与平均服务率的结合分别构造了动态输入率和服务率。基于上述动态输入率和动态服务率,建立了依赖系统当前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从状态转换强度方面优化了排队理论及其度量模型,同时,设计了结合系统实际的后确定法求解动态输入率与服务率的相关参数,从而构建了扩展M/M/c模型。由于输入率和服务率的动态性,扩展M/M/c模型具有比原排队论模型更广的适用范围和精度更高的模拟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对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系统受到系统外部冲击问题,结合泛函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含有系统冲击泛函分析因子的灰色泛函预测模型。并运用贝叶斯网络推理技术,建立了系统冲击与系统控制的灰色贝叶斯网络推理预测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分析基于系统冲击演化的泛函分析因子的动态推演问题。依据泛函分析因子的变动,可以预测与修正系统发展趋势。案例分析了2013年房地产经济受到新政策的冲击问题。由于房地产经济受到新政策冲击,使经济发展态势发生转变。根据房地产经济的当前时段信息,利用灰色贝叶斯网络推理预测模型对历史趋势进行修正,预测结果与实际数值仅有3.81%的偏离,预测结果较其它现有模型的预测结果精确。灰色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强调对近期数据的开发利用,适用于预测系统近期受到外部冲击的发展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动态模糊规划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规划模型通常存在如下两种缺陷:首先,它的目标系数及约束条件都是在硬性限制下的确定值,因而在建模方面弹性小、硬度大;其次,它的目标系数与时间无关,因此不能有效地刻划时时刻刻变化着的目标系数,而动态模糊规划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缺陷.首先应用模糊动态AHP确定目标系数;然后根据L-R模糊数的强序关系准则,将动态模糊规划模型分解为最优与最劣两个模糊规划模型;再根据以α水平截集为基础的求解方法,将上述两个模型进行相应的转换,建立具有风险分析功能的动态模糊规划模型;最后将其应用到一个实际算例中,收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练肇通  邓永录 《应用数学》1996,9(3):278-282
本文讨论了由N个同型部件和一个服务设备组成的机器服务模型,在服务设备绝对可靠,或服务设备具有指数寿命,修理工对其修理的时间为PH分布,这两种情况下求得了系统的平稳概率分布,从而求得机器系统和服务设备的稳态可靠性指标,并证明了它们的首次失效时间均服从PH分布,服务设备和修理工的忙期亦服从PH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