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吩噻嗪-对苯醌体系光化学过程的时间分辨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用时间分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对吩噻嗪与对苯醌的乙二醇溶液体系的紫外光照过程进行实时检测,从测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极化港可知,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在光照过程中同时存在并且相互竞争.  相似文献   

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氨基酸及其配合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浇铸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氨基酸存在下,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红外谱图没有明显的变化;氨基酸稀土配合物与磷脂极性头基团有静电相互作用,作用的程度随稀土离子、氨基酸及稀土同氨基酸配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氨基酸及其配合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浇铸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氨基酸存在下,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红外谱图没有明显的变化,氨基酸稀土配合物与磷脂极性头基团有静电相互作用,作用的程度随稀土离子,氨基酸及稀土同氨基酸配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用可调反射式谐振腔做电子自旋共振(ESR)实验测量g因子时应注意的2个问题:一是选择正确的共振波形测量共振时的微波频率;二是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测量共振磁场以消除扫描磁场和地磁场的影响.具体讨论了微波频率对电子自旋共振信号波形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了共振信号的变化所反映的物理过程,给出了精确测量顺磁物质g因子的具体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波谱学杂志》2015,(4):550-550
《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6月,中英文混合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核电四极矩共振(NQR)、电子自旋共振(ES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  相似文献   

6.
《波谱学杂志》2021,(1):154-154
《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学全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主办,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会刊.创刊于1983年6月,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自旋共振(ESR)、核电四极矩共振(NQ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标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波谱学杂志》2015,32(4):0-0
<正>《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6月,中英文混合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核电四极矩共振(NQR)、电子自旋共振(ES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  相似文献   

8.
《波谱学杂志》2015,(1):141-141
<正>《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6月,中英文混合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核电四极矩共振(NQR)、电子自旋共振(ES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标准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6月,中英文混合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核电四极矩共振(NQR)、电子自旋共振(ES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标准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波谱学杂志》是国内磁共振波谱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6月,中英文混合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文章,包括核磁共振(NMR)、磁共振成像(MRI)、核电四极矩共振(NQR)、电子自旋共振(ESR)、光磁共振(LMR)、微波波段原子频率标准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争光霉素A6是争光霉素的组分之一。它能够选择性影响小鼠腹水肝癌细胞膜的流动性,而对正常小鼠的肝和骨髓细胞膜没有影响。A6可使癌变细胞膜类脂由液晶态到液态的相变点降低2℃。当A6结合持续过热时,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癌变细胞膜流动性的速率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和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蓖麻酸对磷脂酰乙醇胺和胆固醇混合脂质体液晶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蓖麻酸对磷脂胆固醇混合脂质体结构有稳定作用。在含有高效分散剂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成的液晶态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由立方六角相构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TEMPO和脂肪酸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脂质体和正常的与癌变的鼠肝细胞膜,研究了Vc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探讨有关Vc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实验表明:Vc可以影响膜类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提高癌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并随Vc浓度的增加其作用速度加快,但对正常肝细胞膜流动性则无明显影响。此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Vc对正常的与癌变的肝细胞膜的掺入能力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探讨了吴茱萸碱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膜材,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有不同摩尔百分比(x)的吴茱萸碱脂质体,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析随着脂质体中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DPPC分子各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率、峰形及量热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探讨药物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及吴茱萸碱分子对脂质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0<x<10 mol%的浓度范围内,DPPC头部区域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减小。在0<x<5 mol%浓度范围内,DPPC界面区域的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波数由1 726.0 cm-1增加到1 731.8 cm-1,当x=10 mol%时,该波数又减小到1 728.0 cm-1。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的波数由1 242.0 cm-1减小为1 236.3 cm-1,水化的羰基峰的吸收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脂质体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随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纯DPPC脂质体中亚甲基的对称伸缩振动波数为2 848.4 cm-1,载药后该波数都增大到2 850.3 cm-1。这些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具有浓度依赖性:在0<x<1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界面区域。在10 mol%≤x<20 mol%浓度范围内,吴茱萸碱分子则主要作用于DPPC分子的头部区域,少部分药物分子作用于DPPC分子的疏水尾链区。所有载药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均低于纯DPPC脂质体的相变温度,即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均可以使脂质体的膜流动性增加,并且,当药物摩尔百分比为10 mol%时,吴茱萸碱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研究工作对于进一步揭示吴茱萸碱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31P NMR方法研究了蟾毒灵(BF)对脂质体双分子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超声波处理的卵磷脂(PC),BF对磷脂双分子层膜具有稳定作用.另一方面,当PC经过超声波处理后,首次观测到纯PC的双分子层膜转变为胶束或微胞,后者的比例随着超声波处理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BF的存在可加速PC由双分子层结构向胶束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液晶态油酸脂质体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静  孙润广 《物理学报》1994,43(9):1495-1501
用小角X射线散射用法和 31P核磁共振技术,对抗癌新药——液晶态油酸多相脂质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胆固醇、油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对PE脂质体液晶态的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在含有高效分散剂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成的液晶态油酸多相脂质体由片层六角相和片层立方相组成。电子自旋共振研究表明,这种结构的脂质体与E腹水肝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使W/S值增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交变应力对烟草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影响 采用本实验室研制的强声波发生装置来产生交变应力场,研究了不同强度和频率的交变应力场作用后烟草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膜蛋白结构变化与应力的频率和强度密切相关,一定频率和强度范围内的交变应力能使得烟草细胞膜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α螺旋的增加和 β转角的减少 这反映了细胞膜蛋白和磷脂相互作用的增强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增加,进而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提供有利的条件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交变应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杨世杰  孙红 《发光学报》1991,12(1):57-60
本文介绍荧光偏振法应用于“血瘀”的动物模型,观察用人参后血液红细胞膜粘度的变化,借以研究人参对于“血瘀”用药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海福  林政炯 《物理学报》1965,21(2):253-262
南氨酸是一种新发现的天然氨基酸,其结构具有异于所有已知天然氨基酸的一些特点。本文叙述了利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方法对南氨酸高氯酸盐的晶体及分子结构所作的研究。从晶体的外形及X射线鉴定判明晶体属单斜晶系,劳埃(Laue)点羣为C2h,宝间羣为P21;测得晶胞参数a=5.68?、b=12.78?、c=6.23?、β=107°26′。利用三维帕特逊(Patterson)函数求出全部原子在晶胞中的粗略位置,经修正后获得了有关分子及晶体的结构化学数据。利用氯原子的反常散射效应决定了南氨酸分子的绝对构型。本文还讨论了南氨酸分子及其高氯酸盐晶体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水嘉鹏  陈秀梅 《物理学报》1997,46(9):1782-1787
在连续升温条件下,测量了共析Zn-Al合金的应变速率和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共析转变温区观测到伴随相变过程的黏度极小值,研究了应力对应变速率和升温速率对黏度极小值的影响,发现在相变温区材料的力学行为遵从Newton黏滞流变定律,用相界面的数量和性质解释了相变温区Zn-Al合金的黏滞流变行为.将相变激活能和相界面的流变激活能进行比较,说明界面的流动性是影响相变的主要因素.结合过去在非晶Pd-Cu-Si合金的结构转变过程中观测到的伴随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的黏度极小值,说明伴随着结构转变或相变过程,黏度出现极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