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郝颖  余为  李哲 《力学与实践》2023,45(5):1160-1166

基于“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理论力学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工程实际的例题、科技前沿及大国工程等案例,培养学生力学建模、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价值理念;通过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小论文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查阅文献、力学建模、创新性设计和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参与度及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力学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总结和分析了实践类课程“力学与实践”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本课程是为上海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旨在为本科生架起力学与实践的桥梁,帮助学生基于所学力学知识,综合应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研究工程实际中的机构运动和结构振动,并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教学实践表明,“力学与实践”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理论力学作为高等工程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充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给出了在理论力学课程中3W1H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应用方案,该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力学问题分析和求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良好效果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力学竞赛试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程兴趣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整教学例题内容、增加例题的趣味性、强化力学建模训练以及增强定性分析意识,有效解决了力学竞赛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证明,"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热情,有助于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力学竞赛试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程兴趣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整教学例题内容、增加例题的趣味性、强化力学建模训练以及增强定性分析意识,有效解决了力学竞赛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证明,"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热情,有助于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力学竞赛试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课程兴趣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整教学例题内容、增加例题的趣味性、强化力学建模训练以及增强定性分析意识,有效解决了力学竞赛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证明,"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热情,有助于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理论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力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弥补了基础教学课堂在内容方面的缺憾, 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给出了理论力学课程在进行研究型模式探索中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一些教学实践, 改革了课堂教学, 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思维能力方面,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力学思维培养是力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高阶性”定位,实践选题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思维能力培养。为达成高阶性教学培养目标,力学基础理论课的实践选题训练教学设计和实施需进一步思考。本文以工程力学专业理论力学课程中自由刚体运动为例,通过多层次构建知识点关联性结构框架,多角度设计实践选题训练实施方案,探索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学生力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选题训练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力学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与工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多轮教学实践,对多学时条件下的力学通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索,建立形成了“学科规划、多人授课、专人负责”的通识课程管理模式、“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理念和“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型教学”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课程开设以来,学生选课踊跃,教学团队投入度高,促进了学生科学与工程素养的提高,扩大了力学学科在师生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养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兼具的工程人才,必须落实到课程改革.本文提出了一种力学创新实践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开设《力学设计与操作》课程实现对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经过七年的持续优化改进迭代,将“学与做”稳固结合,注重理论授课与竞赛促学的反馈优化调整,发展了优质本科生科创团队,教学成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本文是对该课程的介绍、分析与总结,希望对我国“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课程改革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明确目标下,结构力学课程应以实现力学概念的工程价值作为课程教改的终极目的. 本文以“感而遂通”为主题,改变课堂教学结论性概念陈述的枯燥乏味模式,在课堂教学形象化和多维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助参与式的实践行为,感知力学知识的本源,让力学知识生动活泼起来,完成力学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思考. 以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借助钢结构格构柱设计理论的换算长细比、横向最大剪力以及分肢承载力三个重要力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求解技巧的演绎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寻找解决力学问题的途径、服务工程设计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力学理论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理论的兴趣,实现学生探究、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科类学生理科素质培养的教学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设《力学与现代生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针对文科类学生的基础、兴趣以及公共选修课的跨越式目的要求,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的优选、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过程管理方式的调整、考试方式的改革以及问卷调查与考试成绩的分析等方面,如何面向文科类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培养其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跨学科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切实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将于2017年5月21日共同主办"第十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本次竞赛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明确目标下,结构力学课程应以实现力学概念的工程价值作为课程教改的终极目的.本文以"感而遂通"为主题,改变课堂教学结论性概念陈述的枯燥乏味模式,在课堂教学形象化和多维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助参与式的实践行为,感知力学知识的本源,让力学知识生动活泼起来,完成力学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思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标准化考核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以及知识建构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质疑精神。本文针对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了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导向,以“师生协同、知行合一、育教一体”为教学理念,设计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实践表明,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实施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加全面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本文考核模式与方法可为基础力学教师提供一些严把质量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借鉴思路,同时也为学习基础力学的学生提高学业学习水平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工科”背景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例,对“微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研究。探索了新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及教学实践,创新了教学考核方式。采用比较法和问卷调研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课-参与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大家的实践、创新等能力,符合“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推进课堂高阶性教学改革,本文以工程力学专业本科课程塑性力学教学难点——洛德应力参数为例,构建"三位一体"的高阶性课堂教学体系,以洛德应力参数为核心内容,遵循课前、课中和课后围绕其相关性、拓展分析和工程应用三方面开展高阶性研究,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拓展分析了洛德应力参数与应力偏张量三个不变量变化规律,给出了工程中9种应力状态相对应的塑性变形,可为课堂高阶性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晓峰  刘全 《力学与实践》2018,40(4):442-445
为提高材料力学教学效果,开展了工程问题导向型材料力学教学法改革与实践。课堂在讲授基本原理基础上,以工程问题为实例重点介绍应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灵活课后作业形式,引导启发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基本原理探索研究问题,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强化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吴艾辉 《力学与实践》2017,39(3):299-301
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在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举足轻重.作者在近十年的基础力学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学”为中心,在完成教学大纲授课内容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具有概念清晰的知识储备、主动思考习惯、质疑和创新思维的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本文介绍了同伴教学法、作业面批以及质疑等教学新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