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手性填料色谱柱为固定相,建立了同时测定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Daicel CHIRALPAKAD-H手性色谱柱、Daicel CHIRALCELOJ-H手性色谱柱、研创SCDP52546手性色谱柱、研创RC-OD52546手性色谱柱为分离柱,进行色谱柱筛选,并考察了不同检测波长、柱温及流动相体系对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以Daicel CHIRALPAKAD-H手性色谱柱为分离柱,正己烷-乙醇-二乙胺(900∶1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该色谱条件专属性良好(分离度≥2.0);精密度良好(RSD≤2.0%);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Ⅰ、非对映异构体Ⅱ分别在0.240 5~10.822 5,0.186 8~8.406 0,0.196 1~8.824 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62 25~0.080 13μg/mL,定量下限为0.186 8~0.240 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4.4%~95.7%,相对标准偏差为2.5%~3.1%。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生产中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许霞  李婷  贾金茹  汤慧婷  李军  赵云芳  宋月林 《色谱》2021,39(6):642-651
中药毛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短片藁本Ligusticum brachylobum Franch.的干燥根,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等证,富含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含有多组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为了深入研究毛前胡的化学成分组成,特别是对映异构体的组成,研究建立了非手性-手性色谱-预测多反应监测法(achiral-chiral-LC predictive MRM),同步实现毛前胡化学成分的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分离,以及高灵敏度定性分析。非手性色谱和手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结合了RP-C18色谱柱的高效化学选择性分离能力以及手性色谱柱的立体选择性优势,有效避免了中心切割非手性-手性二维液相色谱构造复杂、重现性难以满足定量要求等缺陷。采用小内径核-壳型RP-C18色谱柱作为前端化学分离柱,实现结构类似香豆素的高效化学选择性分离;采用反相大内径AD-RH手性色谱柱,实现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采用预测多反应监测模式,实现化学成分的高灵敏度检出;利用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EPI)采集各色谱峰的二级质谱信息,鉴定化学结构。通过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及两者的比值,判定是否为对映异构体。利用所构建的非手性-手性色谱耦联系统从毛前胡中共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其中8对香豆素对映异构体得到了良好分离。本研究为毛前胡以及含有对映异构体中药的深入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色谱》2015,(9)
应用压力辅助电动进样(pressure-assisted electrokinetic injection,PAEKI)技术开发了毛细管电泳(CE)对阳离子手性药物西酞普兰(citalopram,CIT)拆分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在电动进样(electrokinetic injection,EKI)过程中,由于CIT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与手性选择试剂(sulfated-β-cyclodextrin,S-β-CD)之间的动态平衡常数存在差异而导致了电动歧视效应。因此,在EKI过程前向毛细管中充满不含手性选择剂的背景电解质,从而抑制电动进样歧视。通过两个步骤优化PAEKI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得到电渗流和反向压力之间的平衡条件。在最优的PAEKI条件下(+10 kV,0.2 psi(约1.4 kPa)),两个对映异构体在205 nm紫外检测条件下的检出限(LOD;S/N=3)达到1.1和2.2 ng/mL。灵敏度较常规的压力进样平均提高了62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ng/mL(ppb),有望成为检测人体体液中CIT对映异构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汤文川  常靖  王元凤  王爱华  王瑞花 《色谱》2021,39(3):271-280
对映异构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药物化学领域尤为突出。虽然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但它们在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代谢等生物活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苯丙胺类、氯胺酮、卡西酮类毒品也是如此,这3类毒品的手性分离研究在常见毒品中具有代表性。目前常用的手性分离色谱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CE)。苯丙胺类、氯胺酮、卡西酮类毒品使用以上3种方法进行的手性分离研究具有一定共性:GC较多使用N-三氟乙酰-L-脯胺酰氯和(+)R-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两种典型的手性衍生化试剂,HPLC主要应用蛋白质类、多聚糖类和大环抗生素类3种手性固定相,CE中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是最常用的手性选择剂。然而这3种手性分离方法存在各自的不足,GC存在手性衍生化引入杂质、反应温度高影响手性分离等问题,HPLC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成本较高,CE没有明确的方法判断哪种物质是合适的手性选择剂。近年来,这3类毒品的手性分离研究在法医毒物学领域的应用有各自的特点,苯丙胺类毒品的手性分离研究多用于推断市场上毒品的原型及合成路线,氯胺酮的手性分离研究涉及多种生物检材,卡西酮类毒品侧重于手性分离方法的广泛适用性。该文主要遴选近10年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对苯丙胺类、氯胺酮、卡西酮类毒品的手性异构体特点及色谱法的手性识别机理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已有研究的共性以及手性分离在法医毒物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综述。基于以上研究,该文提出未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分子模型深入探究手性识别机理;二是研发新型技术,对超临界流体法进行商用研究;三是将手性分离应用于司法实践、医药研发等实际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5.
大量手性药物分子均具有D-和L-对映异构体, 呈镜像结构的对映体通常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学反应. 青霉胺(Pen)是从青霉素中获取的一种常见的手性药物, 研究者为了实现这两种对映异构体严格区辨和分析一直在不断付出努力. 基于含有NH功能基的手性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具有合成条件温和、结构收敛的优点, 本工作报道了含NH功能基的手性单Schiff碱大环对映异构体的合成(CR和CS)及其对小分子青霉胺对映体(D-Pen和L-Pen)的键合作用及对映体识别选择性.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解析了单Schiff碱大环对映异构体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这两个大环对映体均具有扭曲的非平面构型, 环状骨架中与环己基手性碳相连的亚胺(NH)质子均指向环腔内侧. 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滴定技术对手性大环与青霉胺对映体之间相互作用行为进行考察, 表明手性大环与青霉胺不同对映体键合比均为1∶1, 键合常数接近107 L•mol-1, 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SI-MS)表征观察到大环与青霉胺按1∶1键合的缔合物[C-Pen+H]+的分子离子峰. 1H NMR滴定表明手性大环与青霉胺对映体之间的缔合源于大环结构中不对称NH功能基与青霉胺对映体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作用. 通过手性大环与青霉胺对映异构体之间的键合常数比较, 表明大环CRL-Pen具有更高的选择性键合能力, 而CS则对D-Pen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键合能力, 选择性键合常数比均接近2倍. 进一步通过圆二色光谱(CD)滴定考察, 阐释了手性大环与青霉胺对映体选择性键合作用能力与两者之间对映体结构的手性匹配性质密切相关, 主体大环对与其手性相匹配青霉胺对映体表现出较高的键合作用能力, 而与手性不相匹配的青霉胺对映体键合作用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古鑫宇  郎乐  王建伟  赵丽辉 《应用化学》2020,37(11):1324-1332
本文构建了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磁珠-适配体,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建立食品中AFB1的定量检测方法。 利用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法,将羧基磁珠进行活化。 活化后的羧基磁珠与5'端氨基修饰的适配体进行孵育结合,通过酰胺反应将适配体共价连接在羧基磁珠表面,固定在磁珠表面的适配体作为捕捉探针将样品提取液中的AFB1分离,通过LC-MS/MS对AFB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AFB1在浓度0.25~25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定量检出限为0.25 ng/mL,回收率达到80.3%~92.5%,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8%。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便捷、可痕量地检测AFB1,所制备的磁珠-适配体可重复利用,为定量检测AFB1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S)-和(R)-五味子丙素对映异构体的方法.选用Chiralcel OD-RH手性色谱柱,以甲醇和水(体积比78 : 22、97 : 3)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254 nm波长下检测,五味子丙素合成中间体噁唑啉取代联苯对映异构体2和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2.2 min和19.9 min,分离度为2.5,五味子丙素对映异构体3'和3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5、9.0 min,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分别为3.2和2.7.经液相色谱-质谱实现了分离与鉴定.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子丙素对映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研究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盛夏  石祥  邓宁  朱成峰 《合成化学》2024,(3):276-281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MOFs)因具有可调的多孔结构和独特的手性环境,在拆分手性分子的对映异构体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L-天冬氨酸二甲酯和萘-1,5-二磺酰氯分别作为手性源和桥联体,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4个羧酸配位基团的柔性手性桥联配体(H4L),并将H4L与4,4′-联吡啶(bpy)和金属镍离子(Ni2+)通过溶剂热反应共同组装了一种新颖的三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2(H2L)2(bpy)3·(H2O)2](CMOF-1)。手性吸附实验显示:CMOF-1能够优先地识别和吸附1-苯基乙醇的S-构型的异构体,获得对映体过剩率(Enantiomeric excess,ee)为51%的手性1-苯基乙醇,CMOF-1为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手性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1-氮杂双环[2,2,2]辛-3-基胺是制备5-羟色胺拮抗剂药物盐酸帕洛诺司琼等的重要中间体,手性帕洛诺司琼可以通过中间体的手性分离来制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氮杂双环[2,2,2]辛-3-基胺对映体进行分离并建立了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用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糖异硫氰酸酯(GITC)为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C18柱(300mm×4.6mm,5μm)为色谱柱,可将1-氮杂双环[2,2,2]辛-3-基胺对映体分离,其它色谱条件:流动相组成为[甲醇-乙腈-0.01mol/L四丁基溴化铵(20∶10∶75,V/V)]-(三乙胺)0·1%-(冰醋酸)0.15%,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为266nm。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衍生后的两非对映异构体分离度达4以上。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奥美拉唑对映体在多糖类手性色谱柱(Chiralpak AD柱、Chiralcel OJ柱、Chiralpak AS柱和Chiralcel OD柱)上的分离行为及流动相组成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建立了血浆中奥美拉唑对映体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采用Agilent BON DODS-C18固相萃取柱提取,以Chiralpak AD(250mm×4.6mm,10μm)为色谱柱;流动相:V(正己烷):V(乙醇)=30:70;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302nm;柱温:25℃。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S)-奥美拉唑96.7%~100.4%,(+)-(R)-奥美拉唑97.4%~100.2%;日内RSD4.7%,日间RSD3.3%;奥美拉唑对映体在5~1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5,r=0.9997),最低检测浓度(S/N=3)2ng/mL。方法可用于奥美拉唑对映体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并验证了一种用于定量检测大鼠血浆中11种合成大麻素(SC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选择Waters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为蛋白沉淀剂(血浆∶乙腈=1∶9,V/V),实现了11种目标物质的色谱分离和检测。方法学验证数据表明,本方法在0.05~1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R2>0.991),基质效应为69.5%~119.0%,回收率为43.8%~131.5%,相对标准偏差为4.0%~28.3%,定量限为0.05~1 ng/mL。本方法适用于血浆中SCs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技术,分析d4T-5'-N-磷酰化苯丙氨酸甲酯手性磷的非对映异构体.色谱柱为Hpersil ODS2 (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夹带改性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的超临界CO2流体.以容量因子、选择性和分离度为指标,考察改性剂、背压和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3种改性剂中,甲醇为最好的改性剂,其中在7%甲醇改性剂下,该化合物的分离度可达到3.35.在7%甲醇改性剂条件下,考察了压力( 10~20 MPa)和温度(303.15~318.15 K)的影响.在优化的分离条件(改性剂为7%甲醇,流速为2 mL/min,柱温为308.15 K,背压为15 M Pa)下,d4T-5'-N-磷酰化苯丙氨酸甲酯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分离时间约15 min.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PCC)分离和检测缬沙坦原料中对映异构体R-缬沙坦的分析方法,并探讨测定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糖衍生的手性柱(CHIRALPAK IC-3,100 mm×3.0 mm,3μm),以甲醇(含0.5%乙醇胺)∶二氧化碳(体积比为20∶8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动态背压(ABPR)13.79 MPa.在10.072~100.7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可有效分离R-缬沙坦.线性回归方程:Y=428.9105X-1.0598(r=0.9980,n=7),检测限为3.357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4.35%(n=9).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快速、高效、经济、环保,为缬沙坦原料中R-缬沙坦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4.6mm×250mm,5μm)作为分离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羟基丁酸乙酯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正己烷-异丙醇(100+5)溶液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1,柱温为25℃。3-羟基丁酸乙酯对映异构体在11min内成功分离,分离度达4.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技术,分析d4T-5’-N-磷酰化苯丙氨酸甲酯手性磷的非对映异构体。色谱柱为H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夹带改性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的超临界CO2流体。以容量因子、选择性和分离度为指标,考察改性剂、背压和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3种改性剂中,甲醇为最好的改性剂,其中在7%甲醇改性剂下,该化合物的分离度可达到3.35。在7%甲醇改性剂条件下,考察了压力(10~20 MPa)和温度(303.15~318.15 K)的影响。在优化的分离条件(改性剂为7%甲醇,流速为2 mL/min,柱温为308.15 K,背压为15 M Pa)下,d4T-5’-N-磷酰化苯丙氨酸甲酯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分离时间约15 min。  相似文献   

16.
对生活污水的前处理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Online-SPEUPLC-MS/MS)同时测定污水中20种毒品及人口标记物的方法。用金属螯合剂Na2EDTA·2H2O处理污水后加入同位素内标,接着用滤膜过滤后,以双柱交替模式上样。用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2.1 mm×30mm,20μm)进行富集浓缩后,用流动相将固相萃取柱上吸附的目标物反冲洗到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上。柱温40℃,以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程序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检测。可替宁的线性范围在20~5000ng·L-1,其余20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在1~250 ng·L-1之间,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在0.01~0.25n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1.57%~113.94%,精密度均...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4-甲基苯甲酰基)苯甘氨酸手性固定相,采用湿法装柱(250mm×2.0mm i.d.),在V(正己烷)∶V(异丙醇)=90∶10的高效液相色谱正相色谱条件下,测得理论塔板数为40800m-1,该柱成功地分离了醇类、胺类、氨基酸的对映异构体以及一些手性药物。结果表明:所拆分的16种手性化合物,有12种手性化合物得到基线分离,最好的分离度Rs=4.66,表现出良好的手性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8.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含量,色谱柱选用(CHIRALCEL??OJ-RH,150 mm×4.6 mm,5μm),离子源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使用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模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显示,邻氯苯胺、间氯苯胺和对氯苯胺分别在0.76 ng·mL-1~30.55 ng·mL-1、0.76 ng·mL-1~30.26 ng·mL-1和0.76 ng·mL-1~30.44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均为0.76 ng·mL-1,检测限均为0.25 n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02%、93.27%和90.09%,RSD分别为2.69%、3.84%、3.19%,且稳定性良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6批均未检出三种杂质,建立的分析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氢氯噻嗪中三种氯苯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唐课文  陈国斌  易健民  张伟珍 《化学学报》2004,62(17):1621-1625
基于配体交换反应,研究了氧氟沙星对映体在含有Cu2+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L)两相体系中的分配平衡.在不同pH条件下,考察了Cu2+在含有N-n-十二烷基-L-脯氨酸两相中的分布;研究了pH,Cu2+浓度,手性配体浓度等因素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n-十二烷基-L-脯氨酸对R-氧氟沙星对映体萃取能力大于对S-对映体的萃取能力;pH对K和α的影响很大,在pH值小于3.5时,L2Cu二元配合物的生成在热力学上看是不适宜的,萃取时pH宜大于3.5;手性配体和Cu2+摩尔比为2:1,K和α最佳;使用2×1中空纤维膜对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萃取分离,出口水相氧氟沙星对映体浓度比值(S/R)约为1.72.  相似文献   

20.
以(D)-(+)-樟脑-10-磺酸作为手性选择剂,运用逆流色谱技术对苯甘氨酸对映异构体进行手性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1+5)溶液作为两相溶剂系统,手性选择剂在上相中的浓度为258mmol·L-1,可在2h内一次性实现10mg苯甘氨酸的手性分离,分离效果通过手性液相色谱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