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杨乐义 《中学生数学》2013,(11):48-48,F0003
高中数学选修教材上有一题:已知双曲线x^2-y^2/2=1,  相似文献   

2.
林生  陆建根 《数学通讯》2011,(1):15-15,17
编者按:林生、陆建根两位老师各自独立撰文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了探究,本刊将两篇稿件修改后合并为一篇刊出,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④》157页B组5题:  相似文献   

4.
对一道习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戴德文 《数学通报》2002,(12):30-31
在一本参考资料中 ,笔者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设 - 2π<α<β<-π ,求 2α - β的范围 .参考资料解答如下 :解 由- 2π<α<-π ,- 2π<β<-π得 :- 4π<2α <- 2π ,(1 )π<- β<2π ,(2 )由 (1 ) +(2 )得 :- 3π<2α - β<0 .这种解法乍一看好像无可厚非 ,但仔细想一想 ,却问题不少 ,因为α<β这一约束条件在本题中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 .那么α<β这约束条件题目中可以不要了 !但实际上 ,这一约束条件是有作用的 .于是笔者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对于 2α - β的下限 ,必须使得α的值尽可能的小 ,β的值尽可能的大 .这一变化过程中 ,始终保持了α…  相似文献   

5.
聂文喜 《数学通报》2006,45(6):40-41
课本例、习题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设计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若对课本例、习题进行适当发散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下面仅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进行阐述.题目(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上)P132·T6)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分析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多次成为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探究1椭圆上动点对两焦…  相似文献   

6.
题目 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现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1,2,3,4).若|a-b|≤1,则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得出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数学(4)144页第5题:  相似文献   

8.
王易 《数学通讯》2007,(7):15-16
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大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塑性和迁移性,是知识和方法发展的源泉,也是有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数学教学与复习中,如果能重视对课本中的习题进行适当地变形转化、引申拓广,那么常可获得形式新颖、综合性强并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给定三角形的三边长a,b,c,且P=1/2(a+b+c),则三角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人教A版选修4—5第26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f(x)=√1+x^2,a≠b,求证:│f(a)-f(b)│〈│a-b│.  相似文献   

11.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别写出点E,R,G,R’的坐标,从而求出直线ER,GR’的方程,再将这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求出交点L的坐标;同理求出点M,N的坐标.然后将点L,M,  相似文献   

12.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138页有这样一道习题:观察以下各等式:sin^230°+cos^260°+sina30°cos60°=4^-3,  相似文献   

13.
14.
我在学习数学必修2(北师大版)时,有这样一道课后习题: 三条直线经过同一点,过每两条直线作一个平面,则可以作____个不同的平面,这些平面把空间分为____个部分.(P27,B组第1题)  相似文献   

15.
张俊 《数学通讯》2007,(12):14-14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4》(必修)第151页有如下问题: 观察以下各等式: sin^2 π/6+cos^2 π/3+sin π/6 cosπ/3=3/4,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三角函数后,我们组织学生分小组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专题探究(借助图形计算器),并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探究这个问题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对本题进行再拓展、再探究(探究2中的方法均为学生展示的成果),目的是充分发挥课本中探究·拓展这类问题的探究功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探究问题,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善于交流思想,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淑惠 《中学数学》2023,(24):12-13
课本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课本中的习题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挑选而定的,很多题目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设计,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活动经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培养理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从不同角度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原题(苏科版九上P136第7题改编)如图1,已知OA和OB是⊙O的半径,并且OA⊥OB,P是OA上任一点(不与O、A重合),BP的延长线交⊙O于Q,过Q点作⊙O的切线交OA的延长线于R,求证RP=RQ.分析考虑到"遇切点连圆心",故连结OQ,则OQ⊥RQ.要证RP=RQ,只要证明∠RPQ=∠RQP即可.证明连结OQ.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