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4,7-三氮杂环癸烷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元环大环三胺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tacd)为主配体,分别与钴、镍、铜和锌的顺丁烯二酸盐和己二酸盐进行反应,得到了8种含有双大环的单核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八种配合物具有类似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3.
双核金属配合物对于生物化学和磁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1,2,3-三氮唑-4,5-二羧酸(H3tda)配体和硝酸镍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了1个三氮唑桥联的双核镍配合物[Ni2(Htda)2(H2O)6]·4H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SQUlD)对其晶体结构和磁、热性质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在配合物1中,2个1,2,3-三氮唑-4,5-二援酸配体利用2个相邻的氮原子桥联2个金属镍离子形成一个双桥的双核镍配合物.这些双核镍单元又通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骨架.磁性分析显示双核镍单元内镍镍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核金属配合物对于生物化学和磁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1,2,3-三氮唑-4,5-二羧酸(H3tda)配体和硝酸镍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了1个三氮唑桥联的双核镍配合物[Ni2(Htda)2(H2O)6]·4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其晶体结构和磁、热性质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在配合物1中,2个1,2,3-三氮唑-4,5-二羧酸配体利用2个相邻的氮原子桥联2个金属镍离子形成一个双桥的双核镍配合物。这些双核镍单元又通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骨架。磁性分析显示双核镍单元内镍镍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_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Bn_3tacn)_2(m-bdc)(CH_3CN)_3(H_2O)_2]ClO_4(1)和[Cu2(Bn_3tacn)_2(OH)_2](ClO_4)_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和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表征了两个含有不同阴离子的双核镍(Ⅱ)配合物{[(tacn)Ni(H~2O)]~2(μ-C~2O~4)}I~2·2H~2O(1)和{[(tacn)Ni(H~2O)]~2(μ-C~2O~4)}(ClO~4)~2·2H~2O(2)(tacn=1,4,7-三氮杂环壬烷)。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这两个配合物中,两个Ni离子通过草酸根桥联,每个Ni离子还与一个大环配体tacn上的三个氮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变形八面体结构。结晶水和配位水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在紫外-可见区测定了配合物的固体反射谱和溶液吸收谱。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化磷酸酯水解功能。两个铜配合物对DNA切割具有浓度、时间和pH依赖性。荧光和CD光谱实验表明[Cu2L2](ClO4)4能插入DNA双螺旋中。配位饱和的[ZnL1](ClO4)2和[Cu2L2](ClO4)4能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生成对硝基苯,[ZnL1](ClO4)2和[Cu2L2](ClO4)4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8×10-5min-1和5.9×10-6min-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带悬臂的1,4,7-三氮环壬烷作为一类直接有效的配体引起了人们的兴趣[1,2],由于悬臂的柔顺性和多样性,这类配体可能形成非常有趣且稳定的配合物[3 ̄5]。特别是选择性悬臂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作为酶模型物时,容易形成催化活性空位[6 ̄8];悬臂较少,空间位阻较小的配体在形成配合物时易自组装成桥连双核二聚体[9,10]。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4种氮氧自由基桥联的五氟丙酸镍双核配合物[Ni(pfpr)2]2NITR·nH2O.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测定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摩尔电导。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测量了[Ni(pfpr)2]2NITPhCl·4H2O和[Ni(pfpr)2]2NITPhOMe·4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表明配合物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的Ni(Ⅱ)-Cu(Ⅱ)-Ni(Ⅱ)三核体系的磁行为。通过与理论公式拟合,得到交换积分J值分别为-152.8cm-1和-174.6cm-1,表明镍-自由基-镍之间有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td)和9-(2′-羟基苄基)-1,4,7-三氮杂环十烷-8,10-二酮(btd)两个新型二氧三胺大环配体,经元素分析,IR,1H NMR以及MS等方法表征.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探讨了取代基对配体合成的影响.利用pH法,在25.0±0.1℃,Ⅰ=0.1mol/L 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btd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u(Ⅱ)配位的平衡常数.结合光谱滴定及配合物EPR结果,讨论了二氧三胺大环配体与Cu(Ⅱ)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鳌合双肟配体,4,4′-二氯-2,2′-[(1,3-亚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及其三核镍簇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镍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镍簇合物含有3个镍离子、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乙酸根离子和2个配位的乙醇分子,围绕每个镍原子形成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2.
郭惠  张珂瑶  李娜  张栓 《应用化学》2016,33(2):200-205
合成了侧臂带有醇羟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N,N',N″-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癸烷(L)及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oL][ClO_4]_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Monoclinic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的Co(Ⅱ)原子为六配位,处于一个畸变的三棱柱配位环境。其中6个配位原子分别来自配体的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平均的Co—N键长和Co—O键长分别为:0.2114(6)和0.2097(6)nm。高氯酸根中的3个氧原子分别与邻近的配合物阳离子中的3个O原子通过氢键O…H—O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规则结构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郭惠  李珺  张逢星 《化学通报》2016,79(2):135-140
合成了侧臂氮上带有醇羟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N,N',N″-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癸烷(L)及它的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L]·[Cl O4]2(M=Zn2+,Cu2+,Ni2+,Co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类似的结构,均由阳离子基团[ML]2+以及2个高氯酸根构成。另外,通过分光光度法,在25±0.1℃、p H=7.53的条件下,研究了配合物诱导乙酸对硝基苯酯(NA)水解的动力学行为,得到了水解速率常数kcat分别为22770、7478、6331、2531mmol-1·L·s-1,表明中心金属对诱导NA水解活性的影响为Zn﹥Cu﹥Ni﹥Co。  相似文献   

14.
以手性苯乙胺与吡啶醛缩合得到的含双齿或三齿配位基的手性席夫碱(L1、L2)为配体,合成了4对单核铁、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fac-Λ-[M(R-L1)3](ClO4)2·3CH3CN(M=Fe,1R-Fe;M=Ni,1R-Ni),fac-Δ-[M(S-L1)3](ClO4)2·3CH3CN(M=Fe,1S-Fe;M=Ni,1S-Ni),[M(R-L2)2](ClO4)2(M=Fe,2R-Fe;M=Ni,2R-Ni),[M(S-L2)2](ClO4)2(M=Fe,2S-Fe;M=Ni,2S-Ni)。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1R-Fe,1R-Ni,1S-Ni,2R-Fe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其中1R-Fe,1R-Ni,1S-Ni结晶于P213手性空间群,金属中心与3个二齿配体(L1)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R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Λ构型,而S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Δ构型。2R-Fe结晶于P212121手性空间群,二价铁离子与2个三齿配体(R-L2)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4对手性配合物均能与小牛胸腺CT-DNA发生不同强度的结合,结合稳定常数从4.41×103 L·mol-1到1.88×104 L·mol-1。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可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骨架发生沟面结合。金属中心为铁的配合物表现出比相应的镍配合物更强的DNA作用力;而含三齿配体L2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均比相应的含二齿配体L1的配合物更强;S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优于R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从2种氧原子桥联双膦化合物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1a)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1b)出发,合成氧原子桥联双膦亚胺钛、镍配合物.在甲苯中回流条件下首先将化合物1a和1b与叠氮三甲基硅烷发生Staudinger反应,分别生成单和双膦亚胺前驱体2a和2b.然后再与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反应,脱去三甲基氯硅烷后得到相应膦亚胺过渡金属钛配合物3a和3b.单钛中心配合物3b进一步与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反应生成钛-镍异核双中心配合物4b.通过1H NMR,13C NMR,31P NMR,FTI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3a和3b的分子结构.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配合物3a和4b对乙烯聚合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其中双钛中心配合物3a催化得到较宽分子量的聚乙烯产物,而异核双中心配合物4b催化得到呈双峰分布的聚乙烯产物.  相似文献   

16.
标题配合物是由三齿配体N,N-二(2-苯并咪唑甲基)亚胺(IDB)与NiSO4•6H2O在甲醇-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的紫色晶体. 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单晶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 镍(II)分别与两个IDB配体中的苯并咪唑的四个氮和胺基的两个氮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研究了纳米金和小牛胸腺DNA对配合物荧光的影响, 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猝灭与恢复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7.
郭惠  李珺  张逢星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11):2006-2012
合成了侧壁带有羧酸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N,N′N″-三羧酸(L)及它的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H2O)6]·[ClO4]·nH2O(M=Co2+,Cu2+,Ni2+,Zn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NiL]·1/2[Ni(H2O)6]·[ClO4]·3H2O(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这4种配合物具有类似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王玉  张莉静  王颖  白凤英  邢永恒 《应用化学》2018,35(10):1256-1263
以硝酸铕为金属源,2,6-二-[3-(5-苯基-1-氢-吡唑基)]吡啶(L)为配体,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Eu(L)(MeOH)(NO3)3。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的中心金属为九配位,每个中心金属铕原子与L配体中的3个N原子和硝酸根离子和配位甲醇分子上的6个氧原子配位,形成轻微扭曲的三帽三角棱柱体的空间构型。 荧光性能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对金属离子铜和镍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即使在其它竞争金属离子的存在下,配合物仍然可以选择性地检测Cu2+,但对选择性的检测Ni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一个二价钴配合物[CoL25(NCS)2],(配体L5=4-对溴苯基-3,5-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其结构由单晶X衍射结构分析,红外和电喷雾离子质谱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钴原子和2个三芳基三氮唑配体的4个氮原子(平面)和2个硫氰根的氮原子(轴向)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磁性测定表明在1.8~300 K的温度范围内该配合物处于高自旋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产率,以5,6-二胺-1,10-邻菲咯啉与1,10-邻菲咯啉-5,6-二酮反应,合成了配体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tpphz)。以此配体为桥合成了钴㈣、镍(Ⅱ)为中心金属的三种新的双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热重分析、中心金属滴定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