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R-联萘酚、氯氰胺、间苯二胺、1,2二苯基乙二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3个水溶性手性大环荧光传感器;利用核磁共振(1 H NMR和13 C NMR)、质谱、红外光谱验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其组成,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单晶R-3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R-3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28 6nm,b=1.566 1nm,c=2.293 9nm,β=90°,Z=4,Dc=1.328g.cm-3,F(000)=1 684.  相似文献   

2.
以R-联萘酚为原料合成了R-(1,1′-二萘基)-20-冠-6,并将其涂敷于C18硅胶(平均粒径5μm,孔径120nm)上制成了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的R-(1,1′-二萘基)-20-冠-6冠醚固定相(CSP).在以pH=2的高氯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1mL·min-1,柱温为25℃的条件下,研究了CSP对9种α-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有5种手性氨基酸(缬氨酸、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谷氨酸、色氨酸)得到不同程度的拆分,说明CSP能对手性氨基酸进行一定的拆分.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以6-羟基-2,3,9,10-二苯并-1,4,8,11,14-五氧杂-环十六-2,9-二烯(1)及其衍生物(2,3和4)为配体,在乙腈中合成了十八种新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其中羧酸冠醚4与稀土硝酸盐[Ln(NO~3)~3]分别形成2:1型(Ln=La,Ce,Pr,Nd)、4:3型(Ln=Sm)和3:4型(Ln=Eu,Gd,Tb,Dy,Ho,Er,Tm,Yb,Lu,Y)配合物;冠醚1与La(NO~3)~3形成1:1型配合物;冠醚2,3与La(NO~3)~3均形成2:1型配合物。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性质研究。对臂型冠醚中边臂的配位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以6-羟基-2,3,9,10-二苯并-1,4,8,11,14-五氧杂-环十六-2,9-二烯(1)及其衍生物(2,3和4)为配体,在乙腈中合成了十八种新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其中羧酸冠醚4与稀土硝酸盐[Ln(NO_3)_3]分别形成2∶1型(Ln=La,Ce,Pr,Nd)、4∶3型(Ln=Sm)和3∶4型(Ln=Eu,Gd,Tb,Dy,Ho,Er,Tm,Yb,Lu,Y)配合物;冠醚1与La(NO_3)_3形成1∶1型配合物;冠醚2,3与La(NO_3)_3均形成2∶1型配合物.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性质研究.对臂型冠醚中边臂的配位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R-联萘酚为原料,利用铃木反应改进合成了已有文献报道的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并将其涂敷于C18硅胶(平均粒径5μm,孔径120)上制成了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的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冠醚固定相(CSP).在以p H=2的高氯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1 m L·min-1,柱温为25℃的条件下,研究了R-(3,3'-二苯基-1,1'-二萘基)-20-冠-6冠醚固定相(CSP)对13种α-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能力,并将其拆分结果与商品CR(+)柱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此色谱条件下,有11种α-氨基酸对映体(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拆分,并且对其中6种α-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效果要好于商品CR(+)柱.研究表明此冠醚手性固定相对α-氨基酸对映体有很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在对α-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上能与商品CR(+)柱相媲美.  相似文献   

6.
用凝胶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差热-热重等物性表征;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α=9.097(2),ι=15.754(3),(?)=16.556(2),(?)=88.08(1)°,(?)=81.29(1)°,(?)=86.62(2)°Z=2。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中冠醚与铵离子形成配阳离子;铋(Ⅲ)由硫氰酸根和氯离子配位,并以配体桥联形成链状聚合的配合阴离子,配合阴、阳离子主要以静电吸引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冠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络合特点,所以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许多不同结构的冠醚被合成,并对它们的化学性质、用途、谱学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1].其中不饱和冠醚由于双键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二苯乙烯基型是其中的1种.其合成已有报道[2].作者采用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了两个含芳基和对甲苯磺酰基的不饱和脂环氮杂冠醚,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测定了它们的结构.特别对它们的电子电离质谱(EI-MS)做了深入研究.通过高分辩质谱、碰撞诱导裂解(CID)、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MIKES)确定了离子结构,找出了离子裂解的途径及规律,比较了两个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点.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锅法"合成含两种桥联链的新型杯[4]双冠醚和双杯[4]冠醚.杯[4]芳烃先与N,N’-乙撑基-二(2-氯乙酰胺)发生"1+1"缩合反应,然后直接加入三甘醇双对甲苯磺酸酯继续进行"2+2"缩合反应,合成了含两种桥联链的新型双杯[4]冠醚4.按照相似程序,杯[4]芳烃先后与N,N’-乙撑基-二(2-氯乙酰胺)、溴乙酸乙酯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得到含两种桥联链的新型杯[4]双冠醚5.化合物5进一步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合成带硫脲支链的杯[4]双冠醚6.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与构象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等表征证实.  相似文献   

9.
联苯型[11], [14]和[17]环系氮杂支链套索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碳酸钾为缩合剂, 2,2'-二羟基联苯分别与二对甲苯磺酸酯Ⅱa~c, Ⅳb,Ⅵb反应合成尚未见文献报道的联苯型单氮杂冠醚(1~3), 二氮杂冠醚9和11。3,9和11分别用氢溴酸去对甲苯磺酰基得到亚胺型氮杂冠醚4, 10和12。4与溴代烃RBr(R=-(CH2)3CH3, -CH2CH=CH2, -(CH2)7CH3, -(CH2)2O(CH2)2OC4H9)反应分别合成[11]环系氮支套索冠醚(5~8), 12与正溴丁烷反应合成[17]环系氮支冠醚13。以上13种化合物皆为新型未见文献报道, 其结构皆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MS确证。  相似文献   

10.
冠醚菁染料的合成及其光谱增感作用已有报道.带有冠醚结构因子的新型菁染料具有良好的增感效应和稳定性. 为进一步研究冠醚菁某些基本结构因素对感光和理化性能的影响,根据冠醚空腔和菁甲川链的可调性,参照前文合成路线,研究了单苯并-18-冠-6的溴化、硝化、二硫化及还原缩合反应,制得了关键中间体2-甲基-5,6-并-18-冠-6-苯并噻唑(3),经两种季铵化反应后合成各种菁染料. 本工作合成的中间体(1~7)以及不同盐基的,对称和不对称及中位取代的苯并-18-冠-6型的冠醚菁(9~12,15)和苯并-15-冠-5型的冠醚菁(13,14)均未见文献报道.这些新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识.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1种含异硫氰合钴配阴离子和4-氯苄基喹啉鎓离子的季铵盐[4ClBzQl]2[Co(NCS)4]([4ClBzQl]+为4-氯苄基喹啉鎓离子);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电子喷雾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季铵盐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62 3(1)nm,b=1.406 9(2)nm,c=1.429 2(2)nm,α=67.11(1)°,β=72.60(1)°,γ=79.24(1)°,V=1.871 7(4)nm3,Z=2,Dc=1.421g/cm3,GOOF=1.017,R1=0.040 0,wR2=0.095 2.标题化合物分子由1个四面体形的[Co(NCS)4]2-阴离子和2个[4ClBzQl]+阳离子组成;π…π、p…π堆积作用和C-H…N、C-H…S氢键作用促进了晶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Schiff碱化合物偶苯酰双缩吡啶酰腙;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481(2)nm,b=0.5934(1)nm,c=2.1912(3)nm,β=94.331(3)°,V=1.0996(3)nm3,Z=2,Dc=1.355g/cm3,μ=0.090mm?1,F(000)=468,R1=0.0381,wR2=0.0628.分子内氢键N-H…N作用有利于稳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而晶体堆积过程中通过分子间π-π作用和C-H…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的对硝基苯甲醛缩对羟基苯甲酰腙晶体;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766 17(2)nm,b=1.357 3(3)nm,c=1.256 0(3)nm,β=92.71(3)°,V=1.304 7(4)nm3,Z=4,Dc=1.452 g/cm3,μ=0.109 mm-1.12 593个可观察独立衍射点(I2σ(I))偏离因子R1=0.042 5,wR2=0.142 4,S=1.096.  相似文献   

14.
吴爱芝  王涛 《化学研究》2010,21(3):15-17
合成了含不对称双核配体BPMPP的配合物[Fe2(BPMPP)2](BPh4)2;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406 5(3)nm,b=1.990 4(4)nm,c=1.712 2(3)nm,β=112.511(3)°,V=4.428 0(14)nm3,Z=2,Dc=1.349 Mg/m3,μ=1.288 mm-1,F(000)=1 872,GOF=0.967,最终偏差因子R1=0.059 6,wR2=0.111 3.在阳离子[Fe(BPMPP)]2+中,两个铁(Ⅱ)离子处于对称位置,均具有变形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1种含四氯合钴配阴离子的4-氯苄基吡啶季铵盐[4-ClBzPy]2[CoCl4];利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以及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分析了其组成、晶体结构及光谱学性质;利用电导仪测定了[4-ClBzPy]2[CoCl4]的电导,并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4-ClBzPy]2[CoCl4]季铵盐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69 5(13)nm,b=1.895 1(3)nm,c=0.946 3(15)nm,β=93.183(2)°,V=1.378 0(4)nm3,Z=2,Dc=1.470g/cm3,GOOF=1.007,R1=0.041 8,wR2=0.100 2.与此同时,季铵盐[4-ClBzPy]2[CoCl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乙二胺双缩5-甲基-3-羧基水杨醛Schiff碱(H2EMS)镍(Ⅱ)配合物Ni(EMS),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Ni(EMS)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其晶胞参数为:a=1.933 85(17)nm,b=0.974 24(9)nm,c=0.951 86(9)nm,β=91.084(2)°,V=1.793 02(28)nm3,Z=4,Mr=441.07,Dc=1.633 83g/cm3,F(000)=912,μ=1.126mm-1,R1=0.035 2,wR2=0.081 5,S=1.027.配合物中的镍离子采取四配位方式,处于平面正方形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郭亚宁 《化学研究》2010,21(5):10-13
以5-硝基-2-呋喃甲醛和4-氨基安替比林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并初步分析了其紫外吸收性能.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70411(6)nm,b=0.77804(9)nm,c=2.7858(2)nm,β=92.0800(10)°,V=1.5251(3)nm3,Dc=1.421g/cm3,Z=4,R=0.0677.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含异硫氰酸根和喹啉(q1)混合配体的钴配合物[Co(NCS)2(q1)2];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633(5)nm,6=0.84444(3)nm,c=1.54116(5)nm,β=92.093(2),V=1.9330(2)nm^3,Z=4,Dc=1.489g/cm^3,μ=1.116mm^-1,F(000)=884,R1=0.0322,wR2=0.0786.配合物中钴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四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π-π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崔红  刘宝林 《化学研究》2011,22(6):17-20,24
在水热条件下,以2,2′-氧联二苯甲酸( H2odb)和Ba(NO3)2作为原料合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Ba(Hodb)2]}n;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等考察了产物的结构和组成,利用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81 9(3) n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