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我国居民储蓄对收入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居民储蓄始终高居不下,国内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正是由于储蓄对收入强敏感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居民的高储蓄倾向,进而探讨了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比例半对数逆函数形式(the Ratio Semi-log Inverse Function,RSLI)模拟了23种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函数,估计了不同收入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不同收入居民具有不同的消费选择行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呈现多样化倾向,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居民既要增加食物消费支出,又需要较大幅度地增加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消费,而对于高收入居民而言,许多商品已经是必需品了,他们的消费重点是居住.  相似文献   

3.
运用调查统计、回归建模和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沙居民收入与娱乐消费之间的定量关系,其中包括1区别于统计局发布的对长沙市居民消费分类,通过社会采访调查的方法分性别、年龄、收入差异等3个维度更准确地测算长沙市城镇居民娱乐消费的消费额.2基于调查数据,分别构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居民娱乐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3通过分析回归模型的性质,揭示了长沙市城镇居民娱乐消费的规律性.研究结果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广受关注,通过对1985-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比时序数据、31个地区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呈现倒U型关系,与美、日、韩三国关系一致;通过数学模型估计得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拐点出现在城镇化率为51.4%的水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11年已经进入拐点;未来要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效利用政府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478-489
本文依照八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寻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门槛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且不同产业类型的地区存在方向与阶段上的差异。具体而言,商贸型地区出现完整的倒U型特征,工业型地区出现先扩大后放缓的形似倒U型左半部分的特征,其他地区则呈现线性正相关的特征。随着地区现代产业部门密集程度的上升,金融发展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展现出逐渐缩小的负相关规律。因此,政府在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时应注意与地区产业相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此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5年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关系进行了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所建立的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选择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邵民智 《运筹与管理》2015,24(3):212-218
按不同收入层次可支配收入水平与相应的消费支出关系分别建立GM(0,2)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收入群体的灰边际消费倾向变化规律;通过GM(1,2)建模,进一步分析了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的驱动作用,研究了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系统的协调性;通过对不同时段收入与支出关系的建模比较,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层次收入群体灰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有效地改善了模型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一些科研单位或者调查机构经常公布关于居民工资收入状况的数据报告,大多数居民觉得收入被提高,并对此提出质疑.针对该问题,提出众数作为公开数据报告的补充,并给出了众数的两种估计方法.最后,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中国城镇女性居民月工资收入的众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要想得到全面准确的收入分布状况,众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统计量,而且两种众数估计方法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这为众数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4):571-57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2002-2009年我国30各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变换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教育年限、人均积累资本、就业率以及居民收入结构等因素在城镇与农村问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农村中的边际收益更高,就业率在城镇中影响显著,而居民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的提高对在城乡间影响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0.
以2006-2016年31个省份的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健康、经济、卫生条件、环境、教育、医疗资源要素成本和政策七大方面选取了19个影响因素,运用弹性网对影响我国居民医疗负担的因素变量进行筛选压缩,并选用逐步回归、Lasso模型和自适应Lasso模型作为对比,最终得出9个较为重要的变量,进行参数估计,最后对模型的准确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对我国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最大;弹性网在变量选择和模型预测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衡量社会分配公平的局部公平指数D(p)=((L'(p))/((L"(p))),给出了其确切的经济学解释.同时定义了分别对应穷人和富人的Gini指数G_1,G_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收入空间法,用于确定中等收入人口范围:[(1-1/2D(1-G_1))m,(1+1/2D(1-G_2))m],其中m为中位收入.模型对2013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的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经济学的原理"两极分化时中等收入人口降低,中问隆起时中等收入人口升高"相符合,这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历年收入结构变化,收入增长特征的实证分析,建立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预测模型,为提高居民收入、合理调控收入差距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证券的投资组合能减轻所遇的风险作了讨论 ,并介绍了如何选择投资组合可使所遇风险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十年来持续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从实证角度分析,利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5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这种拉大效应在东中西部呈倒"U"型关系,我国并未出现拐点;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在我国整体及东中部地区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仍然是引起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我国还未进入发达国家城镇化提高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拐点阶段.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描述;然后,构建线性分位数回归方程,对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最后,基于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借助于反事实分析方法,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要素报酬效应、变量效应和残差效应,其中要素报酬效应在任何分位点处均表现最为突出,说明无论是针对较低的收入的工种,还是针对中高收入的工种,农民或多或少地被打上户籍标签,较低的要素报酬率使农民在获得收入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劣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探讨了利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具有分层结构数据的统计建模和估计问题,并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就业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影响农村农户收入及其增长的因素及其特征。通过对所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法,个人所得税纳税采用九级累进税率.年工资和年终奖在速算扣除数个数上存在不同,使得对于相同的税前年收入,如果采用不同的年工资和年终奖分配方案会产生不同的税后实际所得.通过简化变量和缩小有效解区域,以及一系列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任意年收入下,月工资和年终奖的最优分配方案,使得在现有税制下,纳税额最小,税后收入最大.这个最优方案避免了税金负效应现象,保证了纳税公平性,有利于国家税务监管,企业员工薪金分配和个人纳税筹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蒙古地区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计算了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加大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工资性收入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贡献不明显,而经营性收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贡献较大.因此针对内蒙古地区应通过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尤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般原理及核算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构建生产税影响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的路径图,并运用比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对资金流量表及投入产出表进行建模,从生产税的角度研究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企业部门缴纳的生产税占比的上升挤占企业部门支付的劳动者报酬份额,是导致居民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2011年个税征收标准改革的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主要焦点集中在工资、薪金类的个税征收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本文选择2001至2010年31个省份的19行业的平均工资为基础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别按省份和行业作为因子对税前和税后的平均工资做方差分析,利用假设检验的P值构造统计量,定义了调节比和调节得分两个评价指标,用这两个指标衡量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对缩小工资差距的效用。本文中该模型把个税征收标准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数量化,通过得分指标的变动说明过去两次个税征收标准调整的必要性以及今年审议的第四套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草案的优劣。还可以通过该模型构建的指标对某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是否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