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定向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氧氟沙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氧氟沙星在定向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修饰电极对氧氟沙星有优良的电催化作用.使得氧氟沙星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比在裸玻碳电极上明显负移,氧化峰电流显著提高.优化了反应介质、富集时间、修饰剂用量、扫描速率等测定参数.研究发现,氧氟沙星浓度在8.0×10-7-2.0×10-3mol/L之间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10-7mol/L.一些常见的离子和生物物质不干扰氧氟沙星的测定.氧氟沙星平行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用该修饰电极测定氧氟沙星滴眼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模板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CVD)法,以二甲苯和乙二胺为反应物,二茂铁为催化剂,以石英玻璃为衬底,制备了大面积、垂直于石英衬底生长、掺杂N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扫描电镜检测表明制备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具有很好的定向性,而且管身平直。高分辨透射电镜的检测表明制备的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石墨化程度和较高的纯度,首次在碳纳米管内腔中发现了原位生长的“类富勒烯”结构。拉曼光谱的检测表明制备的定向碳纳米管阵列中含有大量的单壁碳纳米管。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表明N原子成功地被掺进了碳纳米管中,而且N原子的百分比随着碳源中N原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碳源中nC∶nN比为1∶1的时候,在掺杂的碳纳米管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可以达到2.51%。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不同表面修饰作用,总结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共价与非共价修饰方法,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在水溶液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聚合物本体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改善,更为碳纳米管的阵列化提供了前提.以碳纳米管的后排列为中心,主要综述了聚合物辅助下的碳纳米管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定向排列方法,及近年来碳纳米管阵列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及辅助碳纳米管实现阵列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聚合物体系的自组织特性诱导碳纳米管自组装阵列化可以为实现单根碳纳米管的定向定位控制及纳米尺度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储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曲线(CV)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等方法对定向多壁碳纳米管(AMWCNTs)储氢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储氢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定向AMWCNTs-Cu电极有较高的电化学储氢性能,其储氢容量在1500m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1162mA·h/g.定向AMWCNTs的电化学储氢能力强与其空间结构有关,而铜粉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的电催化反应表面积和电极电化学反应活性,有利于氢在碳纳米管中扩散,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储氢量.  相似文献   

5.
在低压条件下以酞菁铁为原料, 采用独立双温控加热系统在石英玻璃基底上气相沉积制备了大面积准直性好和管径均匀的碳纳米管.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定向碳纳米管的生长形态和结构. 详细讨论了系统真空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速及氢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例等参数对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 并测试了该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及超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6.
PMMA/定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与导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化明  李聃  梁吉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9):1353-1356
Methyl Methacrylate(MMA) has been filled in the apertures of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ACNTs). Then PMMA/ACNTs 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The SEM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nanotubes are well dispersed and directionally arranged in the composit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parallel direction (parallel with ACNTs) and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with ACNTs) of composites were respectively tested to be 15 S·cm-1 and 4 S·cm-1, so the composites were conductivity anisotropic. Compared with PMMA, the thermal stable temperature of composites in air was improved by 100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was 13.64 times of PMMA.  相似文献   

7.
王国建  董玥 《化学通报》2006,69(12):892-901
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实现碳纳米管的有序排列可以充分有效的促进碳纳米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本文从自组装所依赖的驱动力着手,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基于功能化碳纳米管的自组装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通过配位作用、静电力及氢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等实现的自组装。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亲性共聚物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示出其功能,它的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正为人们所认识。用它来修饰碳纳米管,将会赋予碳纳米管更加优异的性能,因此为碳纳米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本文综述了两亲性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表面的研究进展,从化学修饰和物理吸附、包裹两种修饰手段入手,着重介绍了两亲性聚合物化学修饰碳纳米管的方法和研究状况。最后,对修饰后的两亲性聚合物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和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实现碳纳米管的有序排列对制备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至关重要.将聚4-乙烯基吡啶修饰的碳纳米管与含有羧基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AA-g-PMMA)相混合,由于吡啶基团与羧基之间的氢键作用,在聚合物微相分离的过程中,将诱导形成碳纳米管的有序排列,得到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自组装的蜂窝状膜.  相似文献   

10.
李博  曹廷炳  施祖进  曹维孝  顾镇南 《化学学报》2001,59(10):1536-1539
研究了功能化的单层碳纳米管与重氮树脂高分子之间的自组装性能。经过功能化的单层碳纳米管在端头连接有羧基和羧酸根,这些基团可以同重氮树脂重氮基团作用成键,这种键是光敏性的。经紫外光照射后,羧酸根同重氮基之间转变成共价键连接,增加了自组装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等性能,但是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无规状态不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异性能.本文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加工过程实现取向增强入手,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在外力、电场、磁场、液晶诱导等作用下制备取向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看出,经过精心设计的力场、电场、磁场和液晶作用可以使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取向,并进而提高了力学和电学性能,但取向程度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的激光溅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纳米管的激光溅射产生程大典,余荣清,刘朝阳,张强,王育煌,黄荣彬,詹梦熊,郑兰荪(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碳纳米管,激光溅射,碳球Smalley等[1]曾以脉冲激光束在超声分子束喷口的喉道处蒸发石墨...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在电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特性,自发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本文着重对碳纳米管在电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管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和碳分子,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纳米碳管的几种制备方法和相关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贮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水花  张良辅  于作龙 《化学通报》2003,66(10):687-695
综述了碳纳米管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贮氢研究工作。不同科研工作者得到的实验结果很不一致,重量百分比分布在67%~0.01%之间。理论模拟结果差别相对小一些。碳纳米管中的氢吸附受有效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强烈影响,单壁碳纳米管堆积的几何形状在氢吸附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少研究者认为碳纳米管并不是适合的贮氢材料。其贮氢量在1(wt)%以下。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使其具有丰富优异的性质,因此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碳纳米管结构的多样性成为其从实验室走到产业化的最大阻碍,结构决定性质,制备决定未来,完善的结构控制制备技术将成为碳纳米管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首先对碳纳米管的结构进行描述,然后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制备方法和溶液纯化分离技术,提出未来理想的碳纳米管制备之路是将碳纳米管精细结构控制方法与宏量制备技术相结合,在降低碳纳米管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其纯度,并建立碳纳米管产品的标准。最后,展望了碳纳米管的杀手锏级应用和该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The assembly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across planner electrodes using dielectrophoresis (DEP) is one of the standard methods used to fabricate CNT-based devices such as sensors. The medium drag velocity caused by electrokinetic phenomena such as electrothermal and electroosmotic might drive CNTs away from the deposition area. This problem becomes critical at large-scale electrode structures due to the high attenuation of the DEP force. Herein, w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a novel DEP setup that uses a top glass cover to minimize the medium drag veloc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ag velocity can be reduced by 2–3 orders of magnitude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DEP setup. The simulation also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hannel height to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drag velocity reduction was between 100 μm and 240 μm. We experimentally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ssembly and alignment of CNT bridges across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s with spacing up to 125 μm. We also derived an equation to optimize the CNT's concentration in suspensions based on the electrode gap width and channel height. The deposition of long CNTs across ITO electrodes has potential use in transparent electronics and microfluid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的纯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很多,然而这些方法所制得的产物中除碳纳米管外常常还含有无定形碳、碳纳米粒子及催化剂颗粒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碳纳米管的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因此碳纳米管的纯化研究十分必要与重要。而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碳纳米管的性质以及所引入的杂质都不相同,这就增加了碳纳米管纯化研究的难度。本文结合该领域研究前沿对碳纳米管的纯化机理及方法做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管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玲  杜卓  李攻科 《化学通报》2011,74(3):201-208
碳纳米管是一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管状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近年来,碳纳米管在有机小分子、金属离子和生物大分子分离富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及功能化碳纳米管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中空纤维膜保护固相微萃取和液膜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碳纳米管的氧化铈纳米管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制备氧化铈纳米管的新方法, 即以碳纳米管(CNTs)为模板,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液相沉积法在CNTs表面包覆CeO2, 通过煅烧除去CNTs模板, 得到氧化铈纳米管.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所得CeO2纳米管为面心立方结构, 直径40~60 nm, 长度0.5~2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