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钱人元  王佛松 《物理》1990,19(1):25-26
通常,有机物是电绝缘体.但是,自从第一个电荷转移复合物——TTF-TCNQ 和导电高聚物——掺杂的聚乙炔分别于1973年和1978年诞生以来,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有机金属罕体在世界上出现了.这个领域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有机物是绝缘体”的传统观念.有机金属导体可分为小分子电荷转移复合物和高分子量的导电聚合物.电荷转移复合物是电子施主(donor)和电子受主(accepter)经过部分电荷转移而形成的.这类有机固体具有特殊的分子和晶体结构.TTF-TCNQ 就是典型的具有金属性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它的晶体结构是由电子受主 TCNQ和电子施主 TTF 各…  相似文献   

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是其实用化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了研究有机/有机界面性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溶液旋涂的NPB(NPBSC)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制备了两种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ITO/NPBSC/Alq3/LiF/Al和ITO/NPBSC/NPB/Alq3/LiF/Al,对比研究了器件的发光性能和工作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使用NPBSC作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都较差,这归因于不稳定的NPBSC/Alq3界面,在空气中旋涂制备NPB层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分子会粘附在空穴传输层表面,这样就会引起界面处Alq3分子的发光猝灭。插入10 nm真空蒸镀的NPB层可以显著地提高器件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10 nm的NPB层把污染界面与激子复合区界面分开,避免了水蒸气和氧气分子对Alq3分子的发光猝灭,器件的效率增加了1.15 cd/A,半衰期寿命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3.
有机功能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长勤  孙鑫 《物理》2002,31(8):496-503
介绍了新学科--有机功能材料的发展动态,分析了此学科兴起的原因,具体说明了下述7个方面的进展:(1)有机发光;(2)有机场效应管;(3)塑料电子学;(4)有机激光;(5)量子霍尔效应;(6)有机超导;(7)有机光生伏打效应。最后指出该学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深红色发光的聚苯乙烯喹啉(PPV-Q)材料,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及吸收光谱。这种材料在紫外和蓝光区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波长为463 nm的光对此材料具有最高的激发能力。用此材料作为发光层制备了ITO/PPV-Q/Al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光谱的中心波长为670 nm,发光光谱的半高全宽为90 nm左右。在不同驱动电压下,器件电致发光的色坐标(x=0.67, y=0.32)基本上没有变化, 是一种深红色的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流随驱动电压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导致器件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稀土有机聚合物EL进展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李文连 《发光学报》2000,21(3):238-242
描述近年来稀土有机聚合物EL研究进展状况,如稀土Dy-和双核稀土配合物的白光发射EL器件的探索,高效窄带发射长寿命Eu-的红色EL特性研究以及新型Tm-蓝色EL器件的研究,新型Er,Tm等红外发射EL器件的研究等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有关稀土有机聚合物EL存在的若干问题,发大电流下工作易于老化的瓿,发光亮度仍然不太高和驱动寿命短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Tb3+-有机配合物作为发射层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刚  赵宇 《发光学报》1995,16(2):180-182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EL)自从Tang[1,2]发表了高效、高亮度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驱动电压低,可制成大面积的平板显示而成为当前显示器件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有机强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忠  姚凯伦 《物理》1995,24(9):528-533
在对有机强磁性体的概仿、源及其所特有的物理和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有机材料的强磁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机强磁体作为新材料可能具有的应用前景,评述了国内外目前有机强磁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讨论了有机强磁体的获取途径和分子设计方法,关着重讨论了纯有机强磁性体的模型设计和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有机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佩弦  司金海 《物理》2000,29(6):344-348
有机聚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这是因为它在光通信和高密度光存储等高技术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机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是过去20年来理论和实验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在简要介绍非线性光学之后,着重论述了有机聚合物光学非线性的来源和这些材料中二阶、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及非线性光吸收的特点。最后,简要介绍了作者在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研究中几个近期结果,如“全光极化、三阶光学非线性的激发态增强、  相似文献   

9.
Red Light—Emitting—Diode Based on an Organic Sal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novel organic salt trans-4-[P-(N-ethyl-N-(hydroxylethyl)-amino) styryl]-N-methylpyridinium tetraphenylborate (abbreviated as ASPT) has been employed as an active layer in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right red emission with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has been obtained. The brightness of the ASPT device is one order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Alq3 devices at about 12V. The device show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because of the ionic interaction within the organic salt molecule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such a device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dipole moments in the ASPT layer.  相似文献   

10.
朱道本 《物理》2011,40(6):411
人们认为,有机材料是绝缘体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有机半导体,70年代发现了有机导体,80年代发现了有机超导体,90年代发现了有机铁磁体.诺贝尔奖作为现  相似文献   

11.
戴闻 《物理》2002,31(7):474-475
高温超导体的转变温度Tc 正沿着三条路线被提高 .其一是铜氧化合物超导体 ,从 1986年发现镧系的LSCO和钇系的YBCO ,至 1993年Tl 2 2 0 1超导体的Tc 已达到 133K ,而在加压的条件下 ,Hg系的Tc 可达 16 4K .其二是轻主族元素化合物 ,以 2 0 0 1年发现的Tc~ 4 0K的MgB2 为代表 .其三是有机超导体 ,1979年发现的第一个电荷转移盐有机超导体 ,其Tc 在 1K以下 ,后来这类材料的Tc 提高到约10K[1,2 ] .1991年在碱金属A掺杂的A3 C60 大块超导体中 ,观察到的Tc 为 18K .近年来 ,美国贝尔实验室等一些研究机构 …  相似文献   

12.
着重对比了在以DCM掺杂Alq3为发光层的红光器件的发光区插入超薄LiF层后器件性能的改善。插入超薄LiF层后,器件的最大工作电流密度为487 mA/cm2,相应的最大电致发光亮度为76 740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为5.9%。器件内量子效率为40%,超过了基于有机荧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内量子效率的理论极限值25%。对器件内单线态及三线态激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推测:超薄LiF层的插入提高了器件内单线态电荷转移态/三线态电荷转移态的形成比例,进而提高了器件内单线态激子在激子总数中的比例,最终提高了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同时,超薄LiF层的插入改变了发光层内局域的内部电场,使器件的外量子效率不仅没有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反而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电致发光机理、可用作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述了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稀土铽的有机配合物(Tb(acac)2(AA)phen的光致发光特性,用Tb(acac)2(AA)phen做发光层,分别用N,N’-双(3-甲苯)-N,N’-二苯联苯胺(TPD)和聚乙烯基咔唑(PVK)做空穴传输层研制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有机分子束外延技术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生长有机薄膜的技术及基研究进展,讨论了外延材料的纯化过程和杂质对外延薄膜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观点评论了薄膜的生长性质和膜的有序结构。超高真空有机分子束外延技术是一种多用途的高技术,可以生长有机、无机、有机/无机混和的薄膜结构。这种薄膜结构是示来光学和电子器件有希望应用的新一类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有机改性蒙脱石的表征及去除污水COD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钠基蒙脱石(Na-MMT)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水相合成法制备了有机改性蒙脱石(OMMT),用于吸附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值。所制备的有机改性蒙脱石经XRD、FTIR表征,结果显示CTAB已经插入蒙脱石层间,层间距有明显增大,d(001)从未改性前的1.53nm增大到2.53nm。水样COD测定结果表明,将其用于COD=503.8mg/L的污水,pH=7,有机改性蒙脱石用量1.0g/100mL,吸附时间1h时,可使COD降至46.3mg/L,COD去除率达90.8%。  相似文献   

17.
吩基吡啶铍(Bepp2)配合物的高效蓝光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丹  郭建华  刘宇  李艳琴  吴英  王悦 《发光学报》2005,26(2):237-241
高荧光的吩基吡啶铍(Bepp2)作为发射层构成高效蓝色电致发光器件.这一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Bepp2发射层组成的多层器件,使用一电子传输层以获得高性能.这种器件结构,最大亮度达6 200cd·m-2、电致发光效率1.3 cd/A(0.71 lm/W),吩基吡啶铍(Bepp2)的电致发光光谱峰值在451 nm.这些初步的结果表明配合物铍应用于电致发光是非常有前景的材料.在化学方面的进一步考察和新的羟苯基吡啶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化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8.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Driven by Organic Transistor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Organic thin-film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TFTs) with pentacene as the semiconductor have been fabricated for driving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The driving circuit includes two OTFTs and one storage capacitor. The field-effect mobility of the transistors in the driving circuit is more than 0.3cm^2/Vs, and the  相似文献   

19.
王振  甘林  汪静静  柳菲  郑新 《发光学报》2016,37(6):731-736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光发光层之间插入较薄的红光层Ir(MDQ)2(acac)∶TmPyPB调节载流子、激子在各发光层中的分布,并结合TCTA和TmPyPB对发光层内载流子和激子的有效阻挡作用,混合实现白光发射。研究了红光层在不同厚度、不同掺杂浓度下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发光层厚度为2nm、质量浓度为5%时,结合蓝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实现了色坐标为(0.333,0.333)、最大发光效率为11.50cd/A的白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胡胜坤  金玉  吴志军  王伟 《发光学报》2014,(11):1370-1375
研究了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驱动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集成制备技术。通过减小栅绝缘层的厚度,达到降低OTFT工作电压的目的。OLED采用标准的绿光器件,利用超薄的Al薄膜作为半透明阴极实现顶发射功能。实现了低电压工作的OTFT与顶发射OLED的集成,其中OTFT的阈值电压为2.0 V,饱和场效应迁移率为0.40 cm2·V-1·s-1。基于实验数据,对集成像素的电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5~-10 V的栅电压调控下,像素亮度能在50~250 cd/m2的范围内实现线性灰度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