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提出一种根据气温历史数据的年际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建立的基于季节指数的灰色-马尔科夫气温预测模型.模型将纵向与横向分析相结合方法运用到气温预报之中,通过季节指数修正气温的横向季节性变化,再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最后通过马尔科夫进行误差修正.实例运用中,对广州市的2000年月平均气温进行预测,在与历史数据的对比中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性较好.并讨论说明该模型也可推广到其他具有周期特征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中,并大大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时间序列中,一组金融序列可被视为由不同时间段的分段函数拟合连接而成.利用3σ准则确定分段函数的临界点,并根据AIC准则及调整后R2对分段点进行验证,从而分段点把数据分割成两部分.对两序列分别用合适的函数进行拟合,并用ARMA-GARCH模型对残差序列进行修正.由上证综合指数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3σ准则能很好地检索出临界点,同时建立的分段函数模型预测效果要优于ARMA与EGARCH模型,以及ARMA-GARCH模型的引入对模型的精确度有所提高.所介绍的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精度高,为金融投资者和学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关系很大。我们在总结人工预测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小样本时间序列,采用指数加权滑动平均,从时序中提取了有明显物理意义的趋势项函数及周期项函数后得到一个平稳随机序列,对它用一阶自回归模型适时拟合成预测数学模型.对未来已知会出现的突变量,用负荷叠加值的方式通过人、机对话加以修正。模型即可据此自动地修正24个小时的负荷预测值。我们自1983年10月起在MZ-80(Sharp)机上进行双精度浮点运行,输出中文表头的日负荷预测表。迄今已15个月,平均偏差率为1.8%,实践证明本办  相似文献   

4.
模糊时间序列在解决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数据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将数学理论中不动点理论与时间序列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分式函数、逆分式函数、预测函数的定义,并且证明了预测函数值收敛定理.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不动点的模糊时间序列模型,进一步完善了模糊时间序列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预测精度较高、理论完整、鲁棒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灰色Verhulst模型的样条插值函数的残差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用样条函数对灰色Verhulst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插值拟合,然后作用于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并以此修正原模型,得到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的数值解,提高了拟合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给出的函数y=f(x),x∈[a,b],将其值域进行n等分,设yi为其中任一分点,对应x=xi(i=1,2,…,m),用GM(1,1)模型对序列{x1,x2,…,xm}进行预测,得到曲线y=f(x)在下一段时间与直线y=yi的交点位置.当GM(1,1)模型的误差较大时,可利用带有残差修正的GM(1,1)模型进行残差修正,以提高GM(1,1)模型预测值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诸如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影响,时间序列可能存在异常值,提出了一个基于局部异常因子(LOF)的LOF-SSA-LSSVM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首先,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X12加法季节分解,对于分解得到的不规则序列,采用LOF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确定异常数据的位置,之后通过插值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值来修正原始季节调整序列中的异常值,将修正后的季节调整序列与季节因子序列加和,即得到新的待预测序列.预测阶段,先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将新的待预测序列进行分解重构,剔除序列中的噪声,然后再采用LSSVM对其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建立的LOF-SSA-LSSVM模型相比BP、ARIMA等模型有着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首先利用python3.5对铁路客座率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ARIMA时间序列和BP神经网络进行单一的模型预测,得出单一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在组合预测求解时,先求出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误差向量E_1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为E_2,由于这两种预测方法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误差向量E_1和E_2线性无关且组合预测误差向量为E=(E_1,E_2),得出组合预测平方和的形式为J-W~TEW,然后根据组合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来确定权值w_1,w_2,最后求解凸二次规划问题得到权值并求出组合预测模型和均方误差.通过比较单一模型预测和组合预测的均方误差,得出结论:组合预测模型的精确度高于单一预测模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极端天气是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利用高斯过程函数型回归对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近年来夏季日最高气温进行整体建模.选取城市地理位置信息作为均值函数解释变量,时间和降雨信息作为高斯过程协方差结构解释变量,充分利用模型能够同时捕捉均值和协方差结构的优势,解决多地区日最高气温的整体建模和同步预测问题.研究表明,高斯过程函数型回归模型在随机预测,外延预测,k步预测,以及对于训练数据集以外城市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效果,且优于一般的函数型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0.
非等时距预测算法在不等时间间隔序列的趋势分析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灰色预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非等时距加权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算法.通过构建非等时距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将原始数据序列的平均值作为累加序列初值,将连续累积函数的积分面积作为背景值,对累加序列进行加权处理,以真实反映时间序列发展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经算例验证,该算法预测精度达到1级,且高于类似算法.  相似文献   

11.
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在定点定量降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站24小时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新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T 213、ECMW F预报因子场以及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进行处理,有效浓缩多种物理量因子场的实况及预报信息,并进一步建立了南宁、桂林、河池、百色4站的降水模糊神经网络释用预报模型.运用与实际业务相同的预报方法对2006年6—8月进行逐日的降水量预报试验,并与相同时次的T 213降水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个单站的定点、定量模糊神经网络降水预报模型,在预报性能上明显优于同期T 213数值预报模式的降水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在对预报因子集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基础上构建径流预测模型的新方法:先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将历史径流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分别建立预报因子集类别变量特征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局部预测模型,并设计了特征值分类识别器,自动搜寻相适应的局部网络模型进行预测.通过西南某水库2011年日平均入库来流的计算实例对简单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所建的基于FCM与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GM(1,1)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模糊GM(1,1)预测模型,即FGM(1,1)模型,该方法是在GM(1,1)模型中引入模糊成员函数,通过模糊成员函数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糊化,达到数据优化选择,实现历史数据"重近轻远"的预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有效可靠,为提高预测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应用果蝇优化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扩展参数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以标准误差计算公式为味道判定函数,以此确定最优的径向基函数的扩展参数值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外贸出口额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径向基神经网络,从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LS-SVM的管道腐蚀速率灰色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建立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以各种灰色模型对管道腐蚀速率的预测结果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以管道腐蚀速率的实测值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出,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和高斯核函数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进行组合预测.预测模型兼具灰色模型所需原始数据少、建模简单、运算方便的优势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具有泛化能力强、非线性拟合性好、小样本等特性,弥补了单一预测模型的不足,避免了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的弱点.模型结构简单、实用,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智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华 《经济数学》2005,22(1):57-63
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指出由于这些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得传统的经济预测方法越来越难以胜任区域经济发展预测的需要.论述了核方法在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数据上存在的优势,建立了基于核方法三种经济预测模型,并将这三种预测模型与其它两种预测方法一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组合预测.最后,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将各个体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作为最终的输出.实际的结果表明,基于核方法的组合预测技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Tender price index (TPI) is essential for estimating the likely tender price of a given project. Due to incomplete information on future market condi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forecast the TPI. Most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forecasting models require a certain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 which may not be completely available in many practical situation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e grey model is proposed for forecasting TPIs because it only requires a small number of input data. For this study, the data source was based on the TPIs p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s Architec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On the basis of four input data, the grey model forecasted TPIs from 1981Q1 to 2011Q4. The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of forecast TPIs in one quarter and two quarters ahead were 3.62 and 7.04%,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asses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grey model further, the sam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forecast other three TPIs in Hong Kong.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of all four TPIs were found to be very good. It was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grey model could be able to produce accurate TPI forecasts for a one-quarter to two-quarter forecast horizon.  相似文献   

18.
19.
赵海青 《大学数学》2011,27(3):157-160
组合预测可以综合利用各单一预测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指数平滑预测法及灰色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组合权系数,并对某电网高峰负荷进行了预测.实例表明,此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ods of relating gas demand to temperature which have previously been used for forecasting gas demand in the North Western Area, and introduces a new approach which involves the use of exponential weighting as applied to 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occurring in the 4 weeks prior to the forecast. An analysis of previous gas demand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actual temperatures throughout) showed that the new method gave a much improved fit to the data, and that this accuracy was maintained even in prolonged periods of abnormal weather conditions. The new method also threw more light on the effect on gas demand of othe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part from temperature, and showed up significant effects which had not been detected when using other method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forecasting on both a daily and a weekly basis, and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in the technique of gas demand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