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和必然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对本科人才培养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搭建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训练体系,“以拓展学术视野为核心”的国际化培养体系,“以调动教师教学投入为核心”的评价激励体系,“以提升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体系等措施,实现高校理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天翔  钱勇  邓慧宇 《化学教育》2021,42(10):71-74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对“医用高分子材料”思政示范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该案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与思考中接受思政理念的熏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这一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颜静  顾军渭  耿旺昌  闫毅 《化学教育》2021,42(4):107-113
从高分子学科确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围绕高分子领域的历次诺贝尔奖,重点回顾了“高分子”概念的确立、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理论、功能高分子等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分析了高分子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霍利军  倪健领 《化学教育》2021,42(24):17-22
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我校于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即“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中对化学专业采取的培养新举措,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化学知识、熟练化学技能和胸怀空天报国理想的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这也将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高分子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针对“强基计划”背景下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采用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启发式和拓展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钙是一种与人联系极为密切的碱土金属元素,钙化学性质活泼,化合物众多,是一种在生活、科技各个方面都有应用的元素。介绍了钙单质的发现、制备和物化性质,重点围绕钙及其化合物在建筑和人体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展开。  相似文献   

6.
铁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化学性质活泼,能够形成多种应用广泛的物质及材料,富有发展潜力。简述了铁元素的发现与性质,并重点介绍了铁的功能与应用。其中铁的应用主要围绕铁及其化合物在医学治疗、能源材料和环境保护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康顺  谢丹君 《化学教育》2022,43(21):101-105
以“自制新型保鲜膜”创新实验为例,探索使用STEM教育模式,指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制备一款降解速度快、污染少的环保型薄膜,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性能测试等实验环节,最终确定了最佳试剂配比。在STEM理念下,把理论知识融入到环保材料的工程设计中,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自本科开始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伟大的建筑可能经历百年沧桑仍然历久弥新,其原因在于结构,即所谓的“四梁八柱”。什么是本科教育中的“四梁八柱”,什么样的“四梁八柱”可以历久弥新,是我们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阐述了对本科专业培养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钒是地壳中含量第21丰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介绍钒元素的发现、自然分布以及在人体内的循环。重点从化学结构分析钒酸盐磷酸盐的拮抗作用机制,从生化机理阐述钒化合物对激酶与磷酸酶的调节、对RNA和DNA功能的影响、对活性氧作用的影响,从人体健康视角探讨钒对治疗糖尿病和癌症及保护心血管等的潜在药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科研成果及实验教学经验,对有机化学实验中传统的甲基化反应实验进行改进。教材中涉及的传统甲基化试剂具有毒性大等缺点,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实施。因此,提出使用三氟乙酸甲酯取代传统甲基化试剂,应用于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甲基化反应理论知识的理解。本实验结合新颖的科研内容,引入科研实验的设计思路,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邹晓川  李俊  林强  石开云  谭君  范亮 《化学教育》2017,38(16):14-18
探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高校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制药与药物分析检测方向)为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模式的探索、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条件保障等4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讨论,阐述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途径。结果表明,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功能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注重与当地企业的密切联系,努力满足行业对于化学制药与分析检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知识的实操运用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出“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1,4,5,8-萘四甲酸的绿色合成及产业化构思为载体,进行大学生的“创青春”创新创业实训;通过创新创业实训实验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提升其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岗位立业、合作创业、自主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燕  郑成斌 《大学化学》2020,35(6):77-81
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培养、教育条件支撑建设和制度保障完善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突破口的双创教育模式。本文剖析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5–2019年大创实施成效,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线上主题问卷调查结果进一步指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讨论了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教育中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具体提出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工程教育建设的执行方案。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分子材料专业中的应用开展案例研究,最后探讨了工程教育对培养大学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business forms,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fine chemical industry, our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syste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ocial needs.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and comprehensively reformed, and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既是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引,科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显...  相似文献   

17.
国家推动创新创业的时代大背景,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期盼。论述了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7个方面的积极探索,以解决本科学生缺乏创新、动手能力差、分析能力欠缺、课本知识不会用、协同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s accelerating, which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ipline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ith typical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s building at Nankai University to ca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models for talent training, settings of new curriculum system, and forms of teaching practice are presented. The goal is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of applied science towards engineering and to foste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new energy field with broa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technology horizon 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