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赵维元  史鸿霞 《化学教育》2021,42(22):75-80
依托“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在探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通过师范生对主题实验在扎实、全面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重点从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案等维度进行创新性改进和设计活动,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发挥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凸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对学习和教学的内涵理解,更有利于在真实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及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中基本操作多且涉及面广、基础性强、教学难度大的特点,以及国内相关微视频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设计制作了普通化学实验课程基本操作微视频。微视频的制作过程是对化学实验微视频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的有益探索。以微视频支持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实验教学的缺憾,增强了操作型教学的准确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促进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设计制作的微视频具有易于推广、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优点,可为国内高校的实验教学提供视频资源和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谢亮  姜言霞 《化学教育》2021,42(6):75-82
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来研究师范生PCK的发展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及访谈,使用PCK地图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经过课程教学,师范生在教学设计中主动表现出的可被识别的PCK片段数量明显增多。师范生PCK各要素均得到有效发展,但发展不够均衡,教学策略知识发展最好,课程知识和学生知识发展不够完善,教学取向知识和学生评价知识发展相对薄弱。此外,师范生PCK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基本建立,但关联的稳定性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兰郡筱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15):87-94
循证理论注重决策的有证可循,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强调教学决策的证据支撑。厘清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四大证据要素及其关系,结合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探讨了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探究实验教学为例,阐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即教师合理整合各类证据,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探究规律,充分预设课堂诊断性证据,设计可动态调整的教学方案。学生自主设置实验探究方案,推理事实现象,优化实验设计,内化实验探究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赣州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情况,结合赣州中学化学实验社团开发与运行的实际,研究了化学实验社团的创建与运行、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社团活动、社员参加化学研学活动、拍摄社团原创趣味实验视频、创办化学实验社团公众号、创新改进教材实验等等。实践结果表明:在高中开发化学实验社团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通过开展化学实验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洪羽 《化学教育》2022,43(12):61-67
基于《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提炼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体系,体系涵盖了师德践行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4项能力及对应的10方面能力要素。以化学教学论课程为例,分析了其章节内容与4项能力的对应关系,探讨了课程实施中化学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的机理和途径。化学师范生4项能力的形成机理各有特点,需要师范生和教师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7.
贺泳霖 《化学教育》2022,43(24):101-105
实践教学在化学信息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化学信息学实践教学以上机教学为主。新时期下,化学信息学综合实践教学作为原本上机教学的有力补充,是提升化学信息学教学效果、完善化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化学信息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要点,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讲解了实施细节,同时通过问卷反馈评估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伟  郭婷 《化学教育》2022,43(2):96-100
药物化学课程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药物化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对提高药学拔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推动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药物化学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药物化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工科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现状,设计了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全流程设计性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电池反应原理探究、钴酸锂合成参数的设计、钴酸锂的制备及表征、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分析、优化方案的探讨等。教学实践证明,该全流程实验设计有助于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过程-电化学性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分析实验教学,设计和开发了热分析仪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仪器分析测试类实验课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对随堂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此种实验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红梅  严海林  冉鸣 《化学教育》2015,36(18):59-61
通过对中学化学教法实验开设现状及存在困难的分析以及对化学仿真实验平台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将化学仿真实验平台运用于中学化学教法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实践效果表明,化学仿真实验平台在高师中学化学教法实验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大伟  卢可  邹楠  孙晓芳 《化学教育》2020,41(12):66-70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网络辅助教学的优点,改革农科院校中非化学专业公共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前翻转教学,课中解惑内化,课后巩固提高”的三段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并对此类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特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实验教学需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搭建了微信支持的“湖师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辅助平台,介绍了该微信平台的主要内容,并以“材料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实践过程。微信公众平台助推实验教学信息的发布,辅助实验课堂教学,强化实验课后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关磊  王莹 《化学教育》2015,36(2):57-59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式改革和实验内容设计方式改革。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由传统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改革为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并加以讨论式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内容设计方式的改革上,由验证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内容,改革成贴近实际的设计实验,籍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毕业生的创新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将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引入到实验设计中,加强学生绿色化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合“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燃烧热的测定”等3个物理化学常规实验,介绍了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的具体实施步骤,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本科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化学学科中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4大实验的内容设计优化成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3个实验模块,搭建了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3个能力训练层次和1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能力训练主线,构建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化学专业 “331”实验课程新体系,实现了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实验内容的层次化和教学科研的一体化。实践证明,通过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韩杰 《化学教育》2016,37(16):24-26
从丰富实验内容、改进基本操作实验,改善实验条件、完善实验内容和将有机化学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用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3方面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和放射性,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搭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适用的自媒体信息交互平台,并付诸教学实践。依据“技术接受模型”,从“有用性”“易用性”和“使用意愿”等方面调查学生对自媒体平台的评价,发现自媒体平台总体上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但在平台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最后提出了平台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改善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的微格教学现状,切实提高微格教学质量,通过对微格教学现实困境和化学仿真实验平台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化学仿真实验平台的师范生微格训练新方法,并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介绍了运用该平台进行微格教学的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虹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19,40(22):50-58
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