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材习题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载体。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分析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教材课后习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结果表明,2007年版和2019年版教材均注重全面考查核心素养和对基础性的考查,突出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突出化学本质;但2019年版教材习题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加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考查,合理拓展了核心素养考查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依据习题特征获得相应的教学启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框架,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在分析教学情境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解读了新课标中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命题原则中对真实情境创设与应用的要求,讨论了真实情境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洪清娟 《化学教育》2021,42(19):49-55
基于学科理解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是教师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实现“素养为本”教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学科理解视域下的教材单元整体备课内容主要是对教材内容逻辑顺序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系统梳理,确定单元总体与课时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单元内容所内隐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价值,对教学内容、策略进行重构与设计等。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理解和对不同教材版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整合是提升教材单元整体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是连接教材和课程的桥梁,基于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比较分析了2004年版和2019年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的特点。通过运用“三序结合”原则,从静态视角对比教材栏目设置、内容组织形式、核心素养呈现方式、学生认知水平以及作业布置形式等5个维度要素在宏微辨析核心素养领域的建构。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版《化学1(必修)》教材在以上要素方面均围绕宏微辨析核心素养,呈现不同水平阶梯型设置。建议在“宏微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增设更为细致的过渡内容,以及更为详尽的与教材配套的辅助内容,便于教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5.
严文法  穆雯星 《化学教育》2021,42(19):10-15
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了18个学生必做实验。在分析新课标中必做实验的地位、内容与分布及相关建议和新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中18个学生必做实验的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颖  王磊 《化学教育》2021,42(17):5-12
分析了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内容要求及教学提示,明确了该主题承载的学科核心思想和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要求。阐述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编写思路,描述学生有机物主题的素养进阶发展路径,并据此提出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旧人教版教材选修模块“电化学”内容比较分析,新版本教材在情境素材选取上更加关注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的化学问题,在教学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衔接,在教材栏目设置上更加注重认识思路和方法的提炼与概括,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更加凸显化学实验的育人功能。新版本教材对实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认识思路和认识方法的提炼和外显、优化情境素材的选取、发挥化学实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学专业课涵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给双语教学实施带来相当难度。应根据专业特色自编教材,重视给出课外教材与参考文献,忌将中文教材硬译,忌将教材整理成会议论文集;尝试讨论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及采用workshop、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查环节,以推动双语教学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并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为依据,从核心素养水平、知识和认知等3个维度对高中化学不同版本教材“硫及其化合物”的课后习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核心素养上,3版教材主要在核心素养的水平1和水平2上设计习题,突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知识维度上更侧重“程序性知识”的考查;在认知维度上,3版教材聚焦于“理解”“运用”和“分析”层次,但是各有侧重。据此提出教材习题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景伟  申燕 《化学教育》2022,43(11):21-26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比较分析,厘清教材内容的变化并充分挖掘教材修订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抽提素养发展功能,分析教学价值取向,为有效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薇  吴晗清 《化学教育》2017,38(7):22-28
以自编问卷对北京市某示范性高中一年级的254名学生进行了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化学实验为主要载体的学习兴趣、学习压力、知识难度、作业难度、思维方式等。尽管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于化学学习,男生显得比女生更有信心。男生更期望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而女生则更喜欢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男生将成绩归因于个人努力,而女生则多归因于个人能力。基于此,建议促进基于学生“学”的化学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关注学生基础,要基于性别差异针对性地提升学习信心,要关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最后要重视以实验为核心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纪智哲 《化学教育》2019,40(7):51-56
以广东省2014-2018年中考题为切入点,寻找初高中化学课本知识的衔接,分析典型题目并试编新题,谈谈研究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现实意义和教学及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艳灵  张灿  阮北 《化学教育》2022,43(1):96-104
以“化学平衡”教学主题为载体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79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和81位高中化学熟手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知识测查。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从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知识等5个维度探讨新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姚梦娟 《化学教育》2022,43(19):59-63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该部分内容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元素观、转化观、微粒观、STS观,以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但是初三学生认知水平受限,在教学中不能深入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不能充分认知模型、应用模型。为弥补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宇 《化学教育》2015,36(21):65-69
对初中化学的4个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水排气与气排水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9年全国各地157份中考化学试卷的统计,以及部分省市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和访谈,对目前我国中考化学科命题组织方式、考试组织、试卷结构、成绩呈现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构建合理的试卷结构,推动中考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和分析江西南昌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将江西南昌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中的19个重点县分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区和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区,其中传播控制区调查人数1 569名,疫情控制区调查人数1 723名,对所有的学生均采取问卷调查措施。结果疫情控制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明显高于传播控制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防知识知晓及格率越高,检查率越高;学校血防教育频次越高,检查率越高;血防部分教育频次及格率越高,检查率越高,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南昌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较低,需要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实现提高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自编的“初中生化学方程式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查问卷,了解初中生可能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内涵(概念、意义、“+”和“=”的含义等)和外延(化学符号的重要性、化学方程式的唯一性、化学方程式与数学方程式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前概念认识,探查学生背景信息以及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已有化学知识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对石家庄市某中学即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学生的176份有效问卷和8位学生的访谈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化学方程式的前概念虽然在班级类型、数学成绩、课外书阅读类型、已有化学知识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很多已有认识与科学概念一致,但学生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有部分偏差认识。分析初中生化学方程式的前概念内容,建议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理解不同化学符号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红梅  严海林  冉鸣 《化学教育》2015,36(18):59-61
通过对中学化学教法实验开设现状及存在困难的分析以及对化学仿真实验平台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将化学仿真实验平台运用于中学化学教法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实践效果表明,化学仿真实验平台在高师中学化学教法实验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本国国情,对SEC一致性分析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一致性分析框架,并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等2个维度分析课程标准与3个版本高中化学新教材习题在“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的一致性程度。研究结果显示:3个版本高中化学新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在一致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版本教材习题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分布重点,并提出教材习题编写建议和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