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芳  吴祥  李冰  李有桂 《化学教育》2022,43(2):57-63
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任务导向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分析了任务导向与雨课堂相融合的特点,阐述了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以雨课堂为基础的任务导向式教学环节与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和定性对比方式考查了教学效果。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度和学生参与度;融合雨课堂能显著提高任务教学的效果;雨课堂能一定程度地改善日常教学管理;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兴趣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云  高英  吴庆生 《大学化学》2017,32(11):7-11
首次探讨了在普通化学民族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就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民族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在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开设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中逐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周莉  李澄 《化学教育》2021,42(16):66-71
设计不同维度的课程任务学习单,并将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模式引入物理化学实验的实践教学,深入探讨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资源导学、课内知识拓展、课后成效评价。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尤其是文献调研的能力有显著提升,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存  邹晓川  王桃香  范亮 《化学教育》2015,36(20):37-41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品牌胃舒平药片中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为例,从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活动、课后交流和评价4个阶段设计并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初步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灌注式”“保姆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验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实验化学“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高”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实验案例,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目标、活动主体与教学流程上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并全面评价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赵贤祥  吴国英 《化学教育》2017,38(17):22-24
利用对比实验法,在2个平行班开展关于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结合问题机制旨向高阶思维的导学案设计,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施。为了确保实验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PBL导学案的实验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显著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进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探索了激励机制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为例,介绍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师和学生工作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实践表明:激励机制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激励机制可以更有效地保证"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工程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选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少,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雨课堂增加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互动和课堂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基于雨课堂,将教师的科研作为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同时采用“打卡通关”式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模拟实际测试,提供真实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高职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主要包括:课前微课视频的制作、课堂组织、课后拓展、辅导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抛锚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有利于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雨课堂教学模式对文理兼收的护理专业学生医用化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应用雨课堂与考试成绩的关联性。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文、理科学生的成绩均有提高,文、理科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明显缩小。雨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医用化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其部分功能对文、理科学生的期末成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刘钢  朱万春 《化学教育》2016,37(20):31-34
结合物理化学基础实验自身特点,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物化实验教学,详细分析了微课制作、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有效地发挥基础实验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素珍 《化学教育》2014,35(19):28-32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2者各有利弊。以“氢氧化铝的性质”等教学案例为例,阐述“翻转课堂”在“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及“演示实验教学”上的优势,“传统课堂”在“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态度、情感等隐性知识的传授”上的优势;提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时,应研究其适时性、合理性的观点;主张将2种模式相互渗透,设计完美“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5.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当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重讲授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抑制等问题,我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改变课前和课中学习方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课中师生研讨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等能力。我们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实验操作失败率、实验产物收率、实验报告质量、理论考试成绩等实验课程综合能力上获得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原电池一节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了将PBL课例融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对PBL课例与对分课堂有机融合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给传统教育带来很大影响。针对仪器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学校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计划,基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和雨课堂,探索了仪器分析课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分析目前仪器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如何建立仪器分析的MOOC,如何通过翻转课堂把MOOC和面授教学相结合,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习成效,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原电池"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视频及课前学案的制作、课前学案的分析与反馈、课堂教学的实施等4个方面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基于学情组织教学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以及面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施致雄  黄沛力  王晖 《化学教育》2016,37(22):52-56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化学实验课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山梨酸与苯甲酸”为例分析翻转课堂设计过程,包括任务单设计、教学视频制作、课堂组织、课后评价等诸多环节。实践表明,翻转课堂的应用,激发了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卫生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而教师则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宋若静  孙玉希 《化学教育》2020,41(18):19-22
在当今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下,结合国内外教育先进技术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教学实践,探索了讲授课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3种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结果表明,开放式的教学更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我校学生学习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