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蒽醌类化合物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tmospheric-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中的离子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APCI源中可以存在分子内氢键,更好地解释了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2种离子化方式在APCI源中的竞争,是对APCI源离子化机理的补充.分别比较研究了7种蒽醌类化合物在流动注射进样时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离子化规律及HPLC-MS进样时的离子化规律.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流速和比例改变离子源中反应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离子化环境对蒽醌类化合物电离方式的影响.蒽醌类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主要是得质子的离子化过程,在负离子模式下表现出明显的质子转移和电子转移2种离子化方式的竞争,电子转移的离子化方式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占明显优势.APCI源中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方式哪种占优势除受化合物本身结构的影响外,离子化环境中的反应离子对其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茎。虎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芪类(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和葸醌类化合物。芪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属多酚类的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虎杖甙);葸醌类主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芪类和葸醌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HPLC法、气相色谱法、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因而易于推广使用。实验对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和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两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峰重叠严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通过改变pH等介质条件,可以使重叠谱峰分离,并采用导数分光来提高分辨率,实现了芪类化合物分光光度法的直接测定,并利用该碱性溶液在可见光谱区测定葸醌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装置-248nm(KrF)激光光解研究了水和乙腈溶液中2-蒽醌磺酸钠激发三重态的瞬态吸收光谱。水溶液中纯将的AQS激发三重态的特征吸收在580nm处;确定了AQS激发三重态的特征吸收普形、范围在水和乙腈溶液中的相似性;2-蒽醌磺酸钠激发三重态的半衰期在乙腈中为10.7μs,在水中却为为0.5μs;测定了2-蒽醌磺酸钠激发三重态衰减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含蒽醌基偶氮染料的合成及其吸收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1-氨基蒽醌与2-羟基-3-氨替酰氨萘酚(色酚)的偶氮染料,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偶氮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 考察了光照条件下该类偶氮染料在DMF稀溶液中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1-氨基蒽醌与2-羟基-3-氨替酰氨萘酚(色酚)的偶氮染料,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偶氮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考察了光照条件下该类偶氮染料在DMF稀溶液中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决明子中的5种蒽醌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的比较研究和优化,确定提取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采用HPLC测定决明子提取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提取法效率最高,在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50,升温速率8℃/min,于100℃提取15 min时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7.0%,RSD均小于1.8%.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纳米银溶液的稳定性及在织物抗菌整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以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 制备了系列壳聚糖纳米银溶液; 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溶液对纳米银的浓度、 形貌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及纳米银的稳定性.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溶液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当有壳聚糖存在时, 纳米银以小于50 nm球形粒子稳定分布于壳聚糖溶液中. 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大, 形成纳米银浓度减小, 但稳定性提高, 壳聚糖质量分数控制在0.5%~0.7%范围内, 可得到浓度较高且稳定性良好的纳米银. 在壳聚糖和纳米银的共同作用下织物具有极好的抗菌性和抗菌长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含 Na NO2 的 HNO3溶液中酪氨酸与 1 -亚硝基 - 2 -萘酚的反应 ,该反应最后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于 - 0 .5 3V( vs. SCE)处被还原的反应中间物酚噻嗪类化合物的氧化物可被光还原为酚噻嗪类化合物 ,其分解过程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5× 1 0 - 4L· mol- 1· min- 1。酚噻嗪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0 .0 2 1min  相似文献   

9.
溶液电沉积法是一种具有沉积时间短,可以常温沉积以及沉积物在基底上附着力高等优点的薄膜制备方法.本文用水合肼增溶苝酰亚胺类化合物(PTCDI)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溶液电沉积的苝酰亚胺类化合物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溶解的过程进行了表征,并用顺磁共振(ESR)验证了水合肼对PTCDI的增溶过程实质上是化学反应过程.在制备苝酰亚胺类化合物溶液的基础上,采用阳极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出了薄膜.采用UV-Vis,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进行了表征,证实得到了表面较为平整、具有可控结晶结构和形貌的PTCDI薄膜以及具有较宽光谱吸收范围的复合薄膜.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2-羟基-4-氯-1-苯氧基-9,10-蒽醌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了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性以及取代基对蒽醌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酸凝胶溶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交联度的聚丙烯酸凝胶,测定了这些凝胶在不同pH值及温度下的综合溶胀行为,包括用经典的间断称重方法测定溶胀动力学曲线,用溶胀性能自动测定仪测定溶胀应力变化的动力学曲线及平衡溶胀度等。这这类环境敏感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二次炭化对PAN-ACF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PAN-ACF经二次炭化后,孔径结构及表面微结构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讨论了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二次炭化温度下,ACF的孔径结构以及表面微结构(表面性质)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结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硫酸半酯钠盐的分子链相对僵硬性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测定了已知分子量的纤维素硫酸半酯钠盐在不同离子强度(I)NaCl溶液中,25℃的特性粘数[η],确立了与此相对应的[η]与1/I~(1/2)和logs(=△[η]/△(I)~(-1/2)与 log[η]_(0.1)的线性关系.依 Smidsrod 方程(S=B·[η]_(0.1)~v),求得纤维素硫酸半酯钠盐的分子链相对僵硬性参数B值0.088。参数B不仅用作各种高分子链的相对僵硬性的量度,还可以用来定量地表征各种聚电解质溶液特性粘数对外加盐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法对不同软化方法、微泡时间、蒸制时间的玄参进行测定,考察了不同炮制工艺对玄参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含量的影响。清蒸法制备的玄参中哈巴俄苷的含量最高,浸润法制备的玄参中肉桂酸的含量最高。玄参炮制以直接蒸制法为好,蒸制时间应以多种指标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合成了3种带有不同侧基的N-炔丙基酰胺单体(1~3),以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单体进行了表征;以[Rh]金属有机配合物为催化剂实施聚合反应得到高产率(近100%)的聚合物,聚合物具有高的立构规整性.利用紫外吸收谱图对聚合物的二级结构进行了表征,聚合物1与聚合物3分别在羰基的α和γ位有支链,聚合物不易形成螺旋结构;聚合物2在羰基的β位有支链,聚合物易于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表明相邻侧链上酰胺基团间形成的氢键及侧链间适当的空间位阻是聚合物形成稳定螺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力学性能与等规度及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轴拉伸的条件下,在聚丙烯的四种不同球晶尺寸及堆集状态中,研究了等规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球晶的拉伸变形机构。 一般地讲,等规度对聚丙烯力学性能是有影响的,但不及球晶尺寸和堆集状态的影响那么重要。不同球晶的聚丙烯在力学性能上的差别与其在拉伸变形机构上的差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用XPS研究我国一些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用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我国九个不同牌号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并得到这些煤中各种不同形态硫的结合能数据。根据Lindberg等人所做模型化合物结果,给出了这些煤中硫元素结构能的化学归属。各种煤中硫的存在形态是不同的,有硫醇、硫醚、双硫醚、硫杂环、硫桥和取代基上的硫等。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煤的分子结构及脱硫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5%HNO3处理烟花爆竹内药物样品,以ICP-AES法测定样品中K、Na、P、Mg、Ba、Cu、B、Sr、Sb、Ga、Ge、Al、Ti、Mn、Pb、As 16种元素。比较了不同酸、不同浓度时样品的处理方法,5%HNO3为最佳样品处理条件。对4个不同厂家产品进行了测定和加标回收研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差小于5%(n=5),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3.4%~114.3%之间。  相似文献   

19.
用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了V2O5/ZSM-5和V2O5/丝光沸石两类催化剂。通过XRD,LRS,XPS和Sg测定表征了V2O5在分子筛上的分散状态。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和正丁胺非水溶液回滴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用ESR研究了甲苯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不同,它们吸附甲苯的能力也不同,对甲苯气相选择氧化的活性和选择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甲苯选择氧化成苯甲醛的能力还与V2O5在分子  相似文献   

20.
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和检测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了评定灵敏度、检测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