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2011年版)[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资助课题《基于积累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研究》正是从积累数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 随着近几年高考数学难度的持续增加,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容量、加深难度,教师觉得“讲不完”,学生觉得“跟不上”,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近年来我校提出了“基于‘学得’的课堂”的教学研究的新理念,2013年11月又开展了以“优化课堂互动,打造‘学得’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目的是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效课堂.《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为了积极探索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学得到”,笔者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正确处理‘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关系。‘减负’要学生获得更多主动发展、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章建跃教授在《数学教育之取势明道优术》一文中指出:"教好数学"的内涵应该是"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并进一步指出"在面对一个新的数学研究对象时,要有‘整体观’,要先为学生构建研究的整体框架".基于上述"整体观"理念,笔者最近开发了"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先呈现该课的教学设计,并给出课后反思,与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5.
林琴 《中学数学》2012,(6):69+8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随着课改的实施,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  相似文献   

6.
以数学为载体 让学生“会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奥林匹克数学集训队教练单墫教授在《数学是思维的种子》一文中指出:“数学是思维的种子,应当在培养‘会思想’方面起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学的数学是由算术、代数、几何及三角所组成的一种有系统的课程,它们是论述现实世界数量的及空间的形式与关系的科学,因此,各科数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学中把各科孤立起来,忽视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必然会降低数学效果。“数学通报”九月号社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向忽视各科之间的联系这一现象进行门争”中说的:“研究‘形’的几何学常要用到‘数’来研究‘形’,同时研究‘数’的代数学又常借助于‘形’的直观性去研究‘数’。”这一个很有价值的指示,应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再就中学所设各门课程来看,各科虽有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结合中学数学教学课例,对什么是“情境性学习”和如何实现“情境性学习”的问题,给出“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联结学生非概念化经验与概念化知识”“厘清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把握情境的真实性程度”“搭建合作、对话、交流的平台,给学生留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情境中的实践,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从另一面看,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必须使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从事主观的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与实践创新".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正是这些标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正在研究的15个课题》指出:“新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它的应用性与方法性价值.已有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数学建模是这方面一个极好的学习题材.而国内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也使得数学建模,包括它的教育价值和教学特征,逐渐为众多的数学教师所了解,并得到了他们较为广泛的认同.因此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数学建模应当、并且能够进入高中数学课程系列.”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1,3]这是对高中阶段加强数学史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开设《数学史选讲》选修专题的意义与价值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韩欣利  潘丽君 《大学数学》2011,27(5):189-194
《经济数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对《经济数学》重修班的出勤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将重修班的学生分为"假性差生"与"纯粹差生"两类,总结了这两类学生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苦学’+‘口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现代教育观认为 ,人应当终生受教育 ,学校教育 ,尤其是中学教育 ,仅仅是个起步 ,学生在其间获得学习能力比学到知识更有意义 ,即“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 .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热爱学习且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 ,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应纳入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增加活动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国家在‘两西一津’开展的新课程计划试验中提高了活动课的比重 .下面是笔者为选修课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案 ,供同行们组织活动时参考 .2 课题姓氏、籍贯和年龄3 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通讯”活动、使学生了解二…  相似文献   

14.
周玉 《中学数学》2015,(6):35-36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关于教材使用,曾有深刻的阐释,钟教授认为:"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教材研究’,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本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借助教材使学习者掌握某种能力(关于自然、社会、文化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思考怎样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材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实现教材的两个转化."受到启发,笔者将围绕义务教  相似文献   

15.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在2003年4月颁布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探索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进行数学探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提出概念和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创造的研究过程,形成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还应成为数学探究课题的创造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为此,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以下是笔者为高中数学新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设计的一个数学探究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生的情意状态入手,利用好奇和新异刺激,创设"成功"、"悬念"、"故事"、"游戏"、"思维"等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从而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卓斌 《数学通报》2013,52(6):40-43
希尔伯特在《数学问题》的演讲中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由此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笔者认为,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因为只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孤立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只有让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数学教师的"充水"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春 《数学通报》2003,(2):F002-F002
初做数学教师的人 ,几乎都被告诫过“若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先得有一桶水” .许多青年教师都曾尽力去研习数学 .后来并未见到预期的效力 ,就会觉得“‘一桶水’的法则 ,无济于教育实践” .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那“一桶水”的内涵 .在这一桶水中 ,近现代数学理论固然重要 ,但远非事情的全部 .在基础教育阶段 ,数以万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课 ,课程设置的目的 ,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职业数学家 ;而是要他们获得作为一种文化的数学素养 ,从课程中获得两种教益 :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内容和更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就是数学…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宣讲’等专题”可见数学文化已经逐步从理论走进了课堂.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化呢?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任何自然科学一样,观察、试验、发现、猜想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实践.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验证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数学实验有别于其他学科实验,它所面对的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材料”,基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验证和丰富自己的数学认知.因此,数学不仅是严格的逻辑体系,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