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有序树为工具,研究了可以描述连环计,诱敌深入等多步矩阵对策上的一类计策模型.在不考虑信息环境的封闭对策系统中,及局中人对每一步矩阵对策的赢得矩阵,两个局中人的策略集合以及局中人的理性等的了解都是局中人的共同知识的假定下,提出了局中人的最优计策链及将计就计等概念,研究了局中人中计和识破计策的固有概率,讨论了局中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好主动用计,在什么情况下最好从动用计以及求解最优计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对策问题中,行动方案的选择不可避免的需要对预期支付值(收益值)进行估计和排序,且选择结果往往受到现实局中人风险偏好程度的影响.因此,该文针对局中人具有风险偏好及支付值为梯形直觉模糊的双矩阵对策进行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探讨.首先,提出了具有风险偏好的梯形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再利用双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对梯形直觉模糊双矩阵对策进行求解.最后以企业营销策略选择为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属性权重完全未知,方案属性值和偏好值均为语言变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中利用方案属性值与偏好值之间的偏差得到属性权重的不合理性,在最小化方案综合属性值与偏好值的偏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求解属性权重的规划模型.其次,在各方案的属性值与属性正理想点的偏差最小的基础上,又建立一个求解属性权重的规划模型.第三,在综合考虑各属性下所有决策方案总的组合偏差之和最小的基础上,将上述两个规划模型相结合,得到了一个反映出决策者对两种不同信息的偏好程度的求解属性权重的规划模型,得到了语言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组合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指标带有偏好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在对指标带有偏好分析的基础上,又定义了理想方案及贴近度,进而将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来处理,并将其应用于证券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不确定偏好序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不确定偏好序和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描述;接着,引入了满意度和支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匹配主体对之间的满意度要求及中介收益,构建了求解该双边匹配决策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求解该模型获得双边匹配方案。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解决了不完全偏好信息下含有模糊决策元素的房地产投资方案的优选问题.分析形成了房地产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Hamming距离与Euclidean距离测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完全偏好信息下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能处理决策元素为一般模糊数的决策问题,同时提供了所建非线性规划模型的交叉迭代解法.实际算例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决策模型及算法优于文献中关于偏好信息完全确知的经典模型与算法.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线性生产规划的模糊联盟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多目标生产规划的模糊联盟对策的求解问题,提出了求解多目标模糊联盟对策的Shapley值方法.通过建立多目标线性生产规划的模糊联盟对策模型,提出了多目标对策转化为多个单目标对策的权重分析法.结合多目标线性生产规划问题的实例,给出不同权重系数下局中人合作的利益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有区间支付的限制结盟合作博弈,考虑现实局中人的不同偏好信息,通过引入风险偏好均值,提出了具有风险偏好的区间支付交流结构合作博弈及其平均树解.通过公理化体系对此解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并将此分配方法应用到供应链纵向研发合作企业收益分配的实例中,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此研究同时考虑了合作结盟的限制约束性和局中人的风险态度差异性,不仅能有效刻画现实结盟情境,且利于分配收益函数的求解.  相似文献   

9.
对具有模糊偏好的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给出了模糊决策矩阵规范化公式,建立了确定各目标权重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为模糊偏好的多目标群体决策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可靠方法,该方法具有确定权重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计算简便,用途广泛.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对偶犹豫模糊偏好信息的双边稳定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匹配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对偶犹豫模糊偏好信息的双边稳定匹配问题的描述;然后,依据双边主体给出的偏好信息构造对偶犹豫模糊偏好矩阵,使用投影技术将对偶犹豫模糊偏好矩阵转化为满意度矩阵;接着,以双方主体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稳定匹配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匹配模型;进而,运用组合满意度分析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的匹配方案;最后,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