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硼氢化钠是有机合成中广为应用的还原剂.它的优点在于比氢化锂铝更有选择性,但教科书中指出,它对卤代烃的还原能力较弱,在一般条件下,几乎不能还原.近来有报道,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硼氢化钠能顺利地还原卤代烃.近来也有不少事实说明,聚乙二醇有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类似季铵盐和冠醚.然而冠醚较难制备,价格昂贵,且毒性大.因此,采用聚乙二醇代替冠醚作相转移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最近已有一些用聚乙二醇作催化剂进行有机合成的报道.我们也作了苄溴、苄氯、溴代正辛烷、氯代环已烷等化合物在聚乙二醇相转移催化下用硼氢化钠还原的反应.本文仅对聚乙二醇在硼氢化钢还原苄溴过程中的作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Suzuki偶联反应是用于选择性构建C-C键的最通用、最有效的反应之一,特别是用于形成联芳基时非常有效.应用于Suzuki偶联反应的金属催化剂可分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两大类,均相催化剂的金属配体对催化性能有极强的影响;而非均相催化剂,对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是载体.首先介绍了膦配体与氮配体,分别讨论了其催化活性,其中有些配体展现了极高的性能.还讨论了MOFs聚合物等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最后展望了配体与载体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HZSM5,USY1,H-beta 3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对木屑的快速热裂解气进行原位催化转化.研究了不同分子筛对积碳量、生物油产率、生物油组分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积碳量排序为:USY 1>H beta>HZSM 5.生物油产率在使用催化剂后有所降低,并且HZSM 5产生的生物油产率最高.使用催化剂后生物油组分种类和含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种分子筛中,HZSM 5催化产生的烃类含量大大增加,轻质苯酚含量也明显增加,重质苯酚和糖类含量明显降低,催化效果显著.实验结果可供选择和改性催化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着重研究了固定床催化条件下对二甲苯与γ-丁内酯连续流动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对几类不同固体酸催化剂考评的基础上,选择H-Beta分子筛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氮气流量、液体进样量、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再生稳定性和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H-Beta分子筛对此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γ-丁内酯有关的副反应可能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但是失活后的催化剂可直接在固定床中通入空气灼烧反复活化再生,避免了以往液体酸催化中催化剂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为该反应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低碳醇用于香兰素加氢脱氧催化反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系列Mo2C/AC催化剂上,研究了短链低碳醇作为氢供体在香兰素加氢脱氧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实验表明,在香兰素的加氢脱氧催化反应过程中,乙醇不仅作为溶剂,同时也是较理想的氢供体.20% Mo2C/A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在200 ℃温度下,香兰素的转化率达28.2%,4 甲基愈创木酚的选择性高达94.2%,其加氢脱氧活性主要与催化剂中高分散的βMo2C纳米粒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流法和固相法合成了隐钾锰矿型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催化剂,采用XRD、FE-SEM、O2-TPD-MS和H2-TPR等表征技术考察了分子筛催化剂的形态和表面氧的热脱附性能及还原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甲苯和甲醛的催化燃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催化燃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回流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甲苯的燃烧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固相法合成的催化剂在甲醛的燃烧中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催化燃烧性能取决于催化剂的表面形态和氧物种的种类.回流法制备的样品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活泼的α氧物种,有利于甲苯的催化燃烧,而固相法合成的催化剂中质量分数较高的β氧物种对甲醛分子的燃烧更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对硝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Pd/C为催化剂,甲酸铵为供氢体,乙醇为溶剂,对在室温下反应得到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催化转移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在相同的催化体系下,本佐卡因的类似物也得以高效合成.该催化转移氢化反应除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催化活性外,还兼具良好的放大前景.  相似文献   

8.
前期工作表明,AlCl3有较好的催化一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以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活性,载体中ZSM-5分子筛效果最好.故对ZSM-5系列催化剂(包括NaAlCl4/ZSM-5、AlCl3/ZSM-5及AlCl3与NaCl机械混合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用量子化学计算提出了所得结果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这几组催化剂中NaAlCl4/ZSM-5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硝基取代甲苯是一种含强脱活基团的烷基取代物 ,液相催化空气氧化速率一般较低 ,本文报导了一种液相催化空气氧化硝基取代甲苯的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特点是 :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 ,优于已有文献报导的催化剂 ,适于在工业上推广应用 .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催化加氢在催化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催化剂集团结构适应理论观点,使一些原来似乎没有联系、彼此孤立甚至矛盾的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即用加氢催化剂的集团结构适应理论来解决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苯  相似文献   

11.
对间二甲苯氨氧化制备间苯二腈新型m-509催化剂,及其在工业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试验后的下床催化剂,进行了宏观物理性质、X光电子能谱、等离子发射光谱等表征分析,发现催化剂在工业安装上使用6个月后,其表面存在大量积炭,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较严重,活性组分流失是催化剂活性下的主要原因,而积炭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3-甲酰四氢噻喃是噻草酮的重要中间体,3-甲酰四氢噻喃的合成采用以丙烯醛和硫化氢为原料首先得到3-甲酰-5,6-二氢噻喃,然后3-甲酰-5,6-二氢噻喃在催化荆作用下氢化得到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合成3-甲酰-5,6~二氢噻喃中,对丙烯醛投料方式、硫化氢投入量和催化剂选择进行了优化试验,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使3-甲酰-5,6-二氢噻喃反应收率和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3%和95%以上.制备3-甲酰四氢噻喃中,对催化剂进行了选择试验,发现用Raney-Ni作催化剂,目标产物的质量分数和收率达到92%和94%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水杨醛、N,N'-二胺丙基乙二胺和CuCl2为原料得到了双核配合物Cu2ClL·6H2O,并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研究了Cu2ClL·6H2O催化甲基橙和酸性蓝9的降解性能,利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绘制了染料降解的V-S曲线,利用HPLC研究了染料的降解产物.结果发现:(1)Cu2ClL·6H2O能有效催化甲基橙和酸性蓝9的氧化降解,10 h后酸性蓝9和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与60%;(2)染料的降解动力学符合酶促动力学过程,V-S曲线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Cu2ClL·6H2O催化甲基橙和酸性蓝9降解米氏常数Km分别为3.29×10-2 和1.93×10-1 mmol·L-1;(3)降解产物有马来酸,并给出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染料的降解机理.说明Cu2ClL·6H2O可以作为仿酶催化剂,与底物甲基橙和酸性蓝9有较好的结合效果.这为设计作用底物广、效果好的仿酶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染料降解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β-三氟酮萘胺)镍(Ⅱ)为主催化剂,以三乙基铝(A lEt3)为助催化剂,在甲苯溶剂中进行了苯乙炔的聚合实验,并考察了聚合温度、A l/N i摩尔比、单体浓度和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β-三氟酮萘胺)镍(Ⅱ)/三乙基铝体系催化苯乙炔聚合显示了一定的催化  相似文献   

15.
孔雀绿-溴酸钾体系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根的一个新指示反应,在稀磷酸溶液中,孔雀绿与溴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受亚硝酸根催化使前者褪色,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的新方法。测定灵敏度为6.87×10 ̄(-8)gN/L,测定范围为每25mL0~6。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亚硝酸根的一个新指示反应。在稀磷酸溶液中,罗丹明B与溴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受亚硝酸根催化使罗丹明B退色。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测定灵敏度为8.89×10-12g/mL亚硝酸态氮[当lg(A0/A)=0.001,b=1cm]。测定范围0~300μgNO2-/25mL。已用于测定雨水和唾液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盐酸苯肼α—萘胺作为混合还原剂,硒(Ⅳ)催化氯酸钾氧化显色的新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灵敏度ε=2.53×10~6,测定范围为0—0.75μg/25ml并具有选择性强、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准确的特点,适用于人体头发,矿样和水样中痕量硒(Ⅳ)  相似文献   

18.
报道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紫罗兰酮.用CH3ONa作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的Aldol缩合反应,在50~60℃反应3.5h,以95.3%的收率制得假性紫罗兰酮,然后假性紫罗兰酮在磷酸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于温度55~65℃反应,得质量分数为97.6%的紫罗兰酮,收率81.5%,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产品紫罗兰酮的IR谱图、NMR谱图进行了确认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气相光催化氧化苯胺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玻璃为粘贴剂,稀硫酸溶液为固化剂,采用涂膜法在玻璃纤维布上制备了TiO2复合膜,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表面形貌.用纳米TiO2复合膜作催化剂对大气环境中苯胺的气相光催化氧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浓度、苯胺的初始浓度、水蒸气等因素对气态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光催化反应中降解的产物.气相光催化苯胺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因中间产物的吸附导致失活,而采用把催化剂放置在太阳光下数日或用紫外灯光照一段时间便可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新型高效多相催化剂,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染料,以Cu(Ac)_2与CuFe_2O_4@PDA为原料制备了催化剂CuFe_2O_4@PDA-Cu.通过IR、XRD、XPS、UV-Vis、DRS技术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_2O_2用量、催化剂用量、pH值、盐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降解产物,采用自由基捕获和抑制实验进行机理验证,发现催化剂是核壳结构.温度升高、pH值升高、H_2O_2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不影响催化效果,溴化物和亚硝酸盐降低了催化效果.得到的最优降解条件为:T=30℃,催化剂用量10mg·L~(-1),pH=9,过氧化氢用量10mmol·L~(-1),染料浓度30mg·L~(-1).最优条件下催化剂可循环使用4次以上;甲基橙、茜素红和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100%;染料R0213、O0118和B0115的去除率大于60%.降解产物有草酸、马来酸和CO_2.甲基橙、茜素红和罗丹明B降解后COD_(Mn)=2~4mg·L~(-1).水杨酸捕获·OH生成2.5-二羟基苯甲酸,叔丁醇抑制染料降解.结果表明,催化剂可活化H_2O_2产生·OH,·OH攻击染料分子开环降解直至矿化.该研究为开发高效多相催化剂,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染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