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氯甲基苯乙烯(CMS)为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制得超支化聚4-氯甲基苯乙烯(h-PCMS);再采用黄原酸钾对h-PCMS表面的功能端基进行修饰,制得端基带有大量双硫酯基团的大分子链转移剂(h-PCMS macro-CTA);通过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方法,以h-PCMS macro-CTA依次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聚合制备星型多臂聚合物h-PCMS-2300-g-PMMA-5500-b-PBMA-33000,分子量分布为1.6,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 IR, GPC和DSC表征。  相似文献   

2.
孙跃文  吉虎  魏珂瑶  赵欣  吴琦  雷良才  李海英 《合成化学》2016,24(12):1060-1065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活性单体,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h-PCMS, 4);以4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进行聚合,合成了两个以4为核的新型星状多臂共聚物,其结构经1H NMR, IR和GPC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N-(甲氧甲基)-N-(三甲基硅甲基)苄胺和马来酸二甲酯为原料通过环加成、氢化铝锂还原、TSOH催化脱水、氢氧化钯/碳催化氢化脱苄基四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顺式六氢-1H-呋喃并[3,4-C]吡咯,其结构经1H NMR, 13 C NMR和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4.
朱文通  甘海峰  陈正帮  郭凯 《合成化学》2015,23(10):977-979
O2环境下,N-取代苄基咔唑(或N-取代苄基吲哚)与叔丁醇钾反应可脱去苄基制得咔唑(或吲哚),收率68%~94%或75%~89%,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5.
ATRP法合成接枝共聚物PVDF-g-PNIPAAm及其分离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亚铜(CuCl)/三(N,N-二甲基氨基乙基)胺(Me6TREN)为催化配位体系, 用DMF作为溶剂,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直接在商用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上接枝温敏性材料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 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分析表明, PNIPAAm成功接枝到了PVDF上. 考察了聚合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接枝共聚物以相转化法进行制膜, 通过纯水通量测试温敏性能, 结果表明, PVDF能成功用于ATRP反应, 当温度变化时所制备的PVDF-g-PNIPAAm共聚膜呈现出一定的温度敏感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对氨基苯酚(1)为原料,经氨基的羟乙基化、酚羟基的苄基保护、氯代、脱保护制得N,N-二 (2-氯乙基) -对氨基苯酚(5);在碳酸铯作用下,5与溴丙炔经O-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O-炔丙基-N, N-二(2-氯乙基)-4-氨基苯酚,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7.
可见光下,以α-溴苄基乙酸乙酯为引发剂,采用ATRP法合成了高分子量聚丙烯腈(PAN, Mn,GPC/2.5=8.6×104 g·mol-1, Mw/Mn=1.24),转化率95%;以Ir(ppy)3为催化剂,PAN-Br为大分子引发剂,与丙烯酸丁酯(BA)聚合,合成了PAN-b-PBA嵌段共聚物,其结构经1H NMR和GPC确证。研究了Ir(ppy)3催化聚合体系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聚合行为具有典型的“活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含有三触角糖基和链接臂的关键中间体N-(4-N-Boc-氨基-丁酰基)-三-[O-(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基)-羟甲基]-甲氨(5);5脱除Boc保护后分别与含有羧基的马蹄金素衍生物(7a~7c)在氯甲酸异丁酯(IBCF)/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缩合,随后在甲醇钠催化下脱除乙酰基合成了3个具有潜在肝靶向的三触角糖簇马蹄金素衍生物(9a~9c),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H-1H COSY, HMQC和MS(ESI)表征。并通过HepG2 2.2.15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其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结果表明: 9a~9c均抑制HBV DNA的复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两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聚合物后修饰反应,制备半乳糖胺修饰的阳离子型刷形嵌段共聚物P(PEGMEMA-co-PEGMA-Gal)-b-PDMAEMA. 首先,通过ATRP法引发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得到末端含氯基的无规共聚物P(PEGMEMA-co-PEGMA);再利用其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进行ATRP反应,获得三组分两嵌段刷形共聚物P(PEGMEMA-co-PEGMA)-b-PDMAEMA;最后,利用PEGMA结构单元中的侧链羟基,经聚合物反应,键合具有肝靶向功能的半乳糖分子(Gal),成功获得P(PEGMEMA-co-PEGMA-Gal)-b-PDMAEMA. 其中,PDMAEMA侧基的二甲氨基[-N(CH32]在中性和弱酸性介质中可发生质子化,形成聚阳离子链段,能够缩合DNA,用作基因载体.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 利用凝胶阻滞电泳研究阳离子型嵌段共聚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测试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的表面zeta电位值、粒径及粒径分布. 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表征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并分别研究复合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转染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半乳糖胺修饰的阳离子型刷形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在肝靶向基因输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活性正离子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转换合成了β-蒎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的新型接枝共聚物.首先以α-氯代乙苯/TiCl4/Ti(OiPr)4/nBu4NCl体系引发β-蒎烯活性正离子聚合,合成预定分子量大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β-蒎烯,然后经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定量溴化,得到溴化聚β-蒎烯大分子引发剂(Br/β-蒎烯链节摩尔比为0.5).然后将该大分子引发剂与溴化亚铜(CuBr)/2,2′-联吡啶(bpy)复合,引发MMA、BA、St进行ATRP接枝聚合.接枝反应显示一级动力学特征,且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表明上述ATRP接枝聚合反应具有可控聚合特征.接枝产物的结构经1H-NMR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