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含有单取代酰胺基的不对称卟啉及其锌(Ⅱ)络合物Zn(m,2-CNTPP)及Zn(m,3-CNTPP).对三氯甲烷溶液中它们与谷氨酸二甲酯、亮氨酸甲酯以及苯丙氨酸甲酯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卟啉化合物对氨基酸甲酯分子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多种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锌卟啉与氨基酸甲酯以1:1的化学计量结合,中心金属锌(Ⅱ)离子和氨基酸甲酯中的氨基配位,卟啉环上的取代基与氨基酸甲酯中的残基可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在卟啉和氨基酸甲酯的作用中,氨基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α-碳上的质子靠近卟啉环平面,而酯基中的甲氧基处于远离卟啉环平面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钴卟啉可与氧发生迅速、可逆的结合反应,是有效的氧载体,已被用于氧气吸收、光学传感器和氧气选择性分离膜。综述了钴卟啉的立体结构、配住体、环境等对其与氧可逆结合性能的影响,以及钴卟啉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邓文安  赵晴晴  李明  阙国和 《应用化学》2007,24(10):1187-1192
采用改进的溶剂萃取方法对轮古常渣及其组分中的金属钒卟啉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从轮古常渣中分离出的卟啉钒的质量分数为18.5%,从轮古常渣正庚烷可溶质和沥青质中分离出的卟啉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8.0%和9.2%。用紫外-可见光谱对萃取出来的金属钒卟啉和甲磺酸脱金属后得到的游离卟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轮古常渣及其正庚烷可溶质和沥青质中的金属钒卟啉主要是初卟啉。对轮古常渣中的游离卟啉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证明,轮古常渣中的金属钒卟啉主要是初卟啉。  相似文献   

4.
镍卟啉临氮和临氢反应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高压连续微型反应装置,对镍-2,3,7,8,12,13,17,18-八乙基卟啉(Ni-OEP)在氮气和氢气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镍卟啉在氮气中的稳定性非常高,只有在高温(500℃左右)下才发生分解;而在氢气中,镍卟啉的生经低,即使不存在催化剂,反应条件较为温和(温度不超过400℃,压力小于10MPa),也有相当一部分镍卟啉发生分发,脱除所配合物的金属;镍卟啉的临氢脱金属反应过程中分两步,第一步是卟啉分中一个吡咯环上的外环双键加氢生成镍卟酚,第二步镍卟酚分解,金属脱除.  相似文献   

5.
根据卟啉类试剂的特性,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显色性、荧光性、超分子特性、电化学活性等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卟啉类试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钯的光度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铂族元素的钯,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如在生产中,通过催化剂中加入适量钯来提高产品转化率,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量。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就需要及时准确地测定催化剂及中间产物中的钯含量。钯的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各种新的分析方法亦在不断推出,其中光度分析法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而倍受欢迎。 本文就钯的光度分析1989~1996年发展状况,从各类显色剂、显色反应条件、灵敏度、干扰情况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加以归纳和概述。1卟啉衍生物试剂光度法 近年来,应用于钯光度分析的卟啉类衍生物日益增多,在文献[1~4]中均有不同的报道。这类试剂之所以受到分析工作者的重视,一是因为卟啉衍生物尤其是非水溶性卟啉衍生物具有易合成、易提纯、结构类型多等特点;二是因为它们是目前光度法测定痕量钯的最灵敏显色剂。李友芬等研究的α,β,γ,δ-四(4-二甲氨基苯基)卟啉[T(4-DMAPP)]在十  相似文献   

7.
八面沸石超笼内卟啉钴(Ⅱ)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初期Norman Herron及他的同事将酞菁铁镶嵌在X、Y型分子筛超笼内,可使酞菁的寿命增长并具有选择性催化作用。卟啉与酞菁的结构类似,有些卟啉催化性能虽好,但稳定性不高,如果将卟啉镶嵌在分子筛超笼内,可能会提高卟啉的稳定性,并改变它的催化性能。开展这一工作可为寻找新型催化剂开辟一条新途径。本文首次将四卤甲基卟啉(TCTMP,TBTMP)镶嵌在NaX分子筛超笼内。通过UV-Vis、IR、SEM和吸附等手段予以表征。  相似文献   

8.
卟啉化合物已作为显色剂用于铜、铁、银、铅、锌等多种金属离子的测定[1-6],效果良好。新型卟啉显色剂——氯化5-[4-N-(对氯)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7]已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测定[8]。该卟啉试剂同时具有显色和表面活性剂双重功能,水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含氟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促进氧输送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乙烯基咪唑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钴卟啉与氧络合、促进输送性能.共聚物中的咪唑基与钴卟啉的第五配位点在溶液中络合,制得的复合膜具有快速和可逆的氧结合特性.温度降低,钴卟啉与氧络合的平衡常数增加;膜中的钴卟啉与氧络合平衡常数大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平衡常数.钴卟啉与氧络合和选择性地促进氧的输送使共聚物/钴卟啉复合膜的氧渗透系数和氧/氮选择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修饰的卟啉(1)及其锌、铜配合物(2、3).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可见(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电喷雾质谱(ESI-MS)及元素分析等多种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卟啉环流效应对侧链咪唑芳环的影响导致咪唑环上三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且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的Soret带发生裂分.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得到的自由卟啉最低能量构象与光谱分析结果一致, 即侧链咪唑环位于卟啉环上方. 同时, 利用Z-扫描技术对卟啉及其锌、铜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卟啉及其锌、铜配合物均具有很强的反饱和吸收性质, 且铜卟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强于锌卟啉的.  相似文献   

11.
辽河减压渣油中卟啉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剂萃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辽河减压渣油中的卟啉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指出,乙腈能有效地将镍卟啉从辽河减压渣油中萃取分离出来,对卟啉组分进行甲烷磺酸脱金属,所得游离卟啉在可光区4个吸收峰的强度特征,表明辽河减压渣油中的卟啉以初卟啉(ETIO)为主。  相似文献   

12.
卟啉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可以为制备新型金属卟啉与蛋白质的结合体及卟啉类化合物的功能开发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当前仿生化学、生物有机、医药化学等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卟啉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对卟啉大环进行修饰是近年来卟啉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环加成产物因在可见光谱长波段范围的特征吸收,在构筑人工光反应体系和用作光动力疗法中的光敏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修饰卟啉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卟啉作为亲偶极体能与甲亚胺叶立德、硝酮、重氮烷、羰基叶立德、腈氧化物等1,3-偶极子反应生成各种新型杂环稠合卟吩类化合物;卟啉化合物作为1,3-偶极子能与C60等亲偶极体反应,生成β位取代的各种新型卟啉化合物;以及扩展卟啉也可以作为亲偶极体与甲亚胺偶极子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  相似文献   

14.
卟啉及卟啉衍生物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显色反应、分子识别、催化合成反应等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文章就卟啉及卟啉衍生物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和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发展作一简要介绍,并提出卟啉化合物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卟啉类化合物分子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子电子器件是未来分子电路的微电子元件,已成为有机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 卟啉类化合物的π共轭体系表现出的独特光电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其作为光电器件、模拟生物酶、分子识别和传感材料在材料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卟啉分子平面结构的易修饰性,常用卟啉化合物组装单元来构建功能化的卟啉光电器件。 本文综述了卟啉类化合物的特点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异卟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卟啉是通过改变卟啉大环结构而得到的卟啉类似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如阴离子识别、稳定异常价态金属离子、Mbius芳香性、构建新型超分子体系、电子转移以及近红外荧光等特性,异卟啉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简要介绍了异卟啉研究的意义,异卟啉的命名以及分类,并重点介绍了N-错位卟啉、扩展卟啉和氧化卟啉原等异卟啉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同时对咔咯、氧化咔咯原、卟啉烯、核修饰卟啉、亚卟啉和杯吡咯等异卟啉的发展现状及其性能作了简要概述。通过对异卟啉化合物研究,可得到很多普通卟啉难以实现的性能,并有望在相关领域获得实际应用。本文在介绍异卟啉研究的同时,还尝试翻译了一些相关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17.
共价键连卟啉-富勒烯化合物由于在模拟生物体光合作用、光化学反应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共价键连卟啉-富勒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分类以及在模拟光合作用和光伏电池上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硝基苯甲酸卟啉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卟啉化合物在模拟光合作用、探索高效利用太阳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1]。近年来,人们对共价键相连的“卟啉-醌”类化合物研究较多,而关于“卟啉-硝基”类化合物的报道则较少,硝基具有强吸电子等特性,它作为“卟啉-硝基”类化合物的电子受体有利于分子内发生电子传递,可望是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中的一类较好的模型化合物。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性质的供体和不同位置的受体的8种新硝基苯甲酸及苯甲酸卟啉酯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已分别通过质谱、核磁、红外、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结果见表1、2。  相似文献   

19.
前言卟啉在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研究和重要应用[1~3]。近年来虽然对卟啉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很多[4~6],但对卟啉在酸性介质中的研究很少。较早期的研究工作认为卟啉类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仅以其二酸形式存在[7]。本文实验结果显示me...  相似文献   

20.
卟啉在结构上可视为是由4个吡咯类亚甲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结构。 随着卟啉与金属的配合物即金属卟啉的催化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取代卟啉的高效合成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但是现有的丙酸法和乙酸/硝基苯法存在卟啉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取代卟啉的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本文利用乙酸/氧气法,在120 ℃下控制反应物浓度为0.24 mol/L,并在反应第一阶段(前30 min)通入氧气,得到四(4-溴苯基)卟啉(化合物d),产率高达53.8%。 该方法是高效合成取代卟啉的新方法,卟啉骨架形成和氧化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方法简单、绿色且收率高,有望大幅度降低取代卟啉的合成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