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标题试剂H2A对钯的萃取行为,确定了萃取物的组成,讨论了萃取机理,算出了萃取平衡常数,通过化学分析、红外及拉曼光谱,紫外光谱,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结构,并且实现了H2A从钯-铂混合溶液中选择性萃钯。  相似文献   

2.
伯胺N1923萃取醋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伯胺N1923萃取醋酸(HAc)的机理.利用对应溶液法确定了萃取平衡,求得平衡常数;辅以饱和法、红外光谱法确认萃合物的组成为N1923·HAc,N1923·2HAc和N1923·3HAc.初步探讨了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和进行反萃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H2A)与1,10-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dipy)对Co(Ⅱ)的协同萃取行为。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CoA.B(B分别为phen和dipy),求得萃取平衡常数logKex分别是4.78(H2A+phen)和1.61(H2A+dipy),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H2A)与1,10-菲罗啉(phen)或2,2'-联吡啶(dipy)对Co(Ⅱ)的协同萃取行为.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CoA·B(B分别为Phen和dipy),求得萃取平衡常数logKex分别是4.78(H2A+phen)和1.61(H2A+dipy),并对协萃配合物的IR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呋喃甲酰基)-5-吡唑酮(HA)萃取镱及其分别与丁基辛基亚砜(BOSO)、戊基已基亚砜(PHSO)、乙基十二烷基亚砜(EDSO)、二苯亚砜(DPSO)和TBP协同萃取镱的行为。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YbA_3·B,HA的萃取平衡常数为—5.64±0.04,中性萃取剂的协萃能力比单独萃取时高3~4个数量级,协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Th^4++Cl^-+3(HA)2(o)→ThClA3(HA)3(o)+3H^+。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Th^4++2Cl^-+3(HA)2(O)→ThCl2A2.(HA)4(P)+2H^+。用饮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lA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  相似文献   

7.
BPMOPP与1,10-菲咯啉对铈的协同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2-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2-苯二酮(H_2A)对盐酸介质中的萃取变价行为及与1,10菲咯啉(Phen)从盐酸及盐酸与甲酸钠缓冲溶液中对的协同萃取行为。斜率法测定协萃合物的组成为CeA·HA·Phen,求得了协萃平衡常数,萃取法制得了固态配合物,对其组成、UV、IR、 ̄1HNMR、TG-DTA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协萃机理及萃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8.
苯基硫脲—磷酸三丁酯二元中性体系对钯的协同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淑群  卢业玉 《分析化学》1994,22(8):771-774
本文研究了苯基硫脲-磷酸三丁酯组成的二元中性体系在HCl介质中Pd(II)的萃取行为,发现该体系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实验证明:在0.5-6mol/L HCl介质中,该体系能定量萃取Pd(II)。文中研究了萃取的最佳条件,试验了反萃取条件及共存离子对Pd(II)萃取的影响。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d:PTU:PTB=1:2:2,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对协萃机理及萃合物的结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伯胺N1923萃取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伯胺N1923从硫酸介质中对铬(Ⅵ)的萃取,分配法、红外光谱法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萃合物组成为RNH:·HCr_2O_7和(RNH_3)_2Cr_2O_7,求得了相关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对含铬(Ⅵ)有机相进行了初步反实验,结果表明,以NaOH溶液进行的反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双(十二烷基亚磺酰)乙烷溶剂萃取钯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焕然  许洪民 《分析化学》1994,22(7):702-705
本文研究用双(十二烷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钯的性能,在KI存在下从7mol/L盐酸介质中用含有BDSE的氯仿能定量萃取钯,有机的钯可被硫脲或氨溶液反萃继之用TMK-TritonX-100光度法测定,研究了萃取的最佳条件及干扰情况,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Pd:I:BDSE=1:2:1,红外光谱证实萃合物中BDSE的二个亚砜以硫原子与钯配位,萃合物为异位体络合物,提出了选择性萃取分离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N,N(二甲庚基)乙酰胺萃钯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N,N二甲庚基乙酰胺(N_(s03))从氯化物体系中萃取钯的机理。应用等摩尔系列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组成为:(CH_3CONR_2H)_2PdCl_4。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证实N_(503)萃取钯的机理属阴离子交换反应,其萃取方程式为: 2CH_3CONR_2HCl_((o)) PdCl_4~(2-)(a)?(CH_3CONR_2H)_2PdCl_4(o) 2Cl~-(a)  相似文献   

12.
不少研究者曾分别利用金属钯的表面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或喷涂钯氧化物层等方法制备钯氧化物pH电极,已有的工作表明:制备条件对电极的pH响应范围、响应速度和重现性均有明显影响。因此,在继续寻找最佳制备条件的同时有必要对决定电极性能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由两种方法制得的钯氧化物电极的组成和伏安行为,探讨影响电极pH敏感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三正辛基氧化膦萃取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煤油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钯及用硫脲反萃钯的条件。用等摩尔系列法、饱和法、化学分析法和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探讨了TOPO萃取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一系列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侧链上含有各种氮配位基团的聚硅氧烷-钯络合物,这些高分子钯络合物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亚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对其中聚-(N,N-二乙酰基)-γ-氨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催化的亚苄基苯胺的加氢反应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反应中是稳定的并给出唯一的加氢产物,络合物中的N/Pd原子比、反应温度以及不同底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被报道.  相似文献   

15.
β羟肟、硫醚等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实用意义[1-5]。Cleare等[1]曾提出加入胺类化合物以加快β羟肟萃钯的速度。本文在研究β羟肟萃钯(Ⅱ)机理[2,3]的基础上考察了加入伯胺后2-羟基-4-(1-甲基庚氧基)二苯甲酮肟(HL)萃取钯(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界面特性,试图阐明伯胺对该取代反应的加速机理。试验所用伯胺N1923(Am)为混合支链伯胺,上海有机所实验厂生产。水相中伯胺含量用溴酚兰分光光度法测定[6],其它实验方法参见[3]。  相似文献   

16.
A well-dispersed metallic palladium catalyst modified by polymer-anchored thioether ligands was used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cyclopentadiene to cyclopenten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ambient condition. The evidences to show the modification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by polymer anchored ligands we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荧光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钯离子对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6G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钯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183ug.ml^-1,线性范围为0.04-0.48ug.ml^-1,将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和催化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颖的反应和有价值的有机合成方法.本文将就钯配合物在合成环状化合物,形成碳-碳键和制备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些重要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一种新法制备的硅胶负载钯催化剂,其活性组份大部分负载于载体的表面。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丙烯酸甲酯的液相加氢反应,即有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催化剂按下法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硅胶和20mL甲醇,抽真空置换出硅胶孔内的空气,在搅拌下加入一定浓度的吸附质(聚乙烯亚胺、正丙胺、正丁胺等),在25℃反应3—4小时,过滤,固体经甲醇充分洗涤后和一定浓度的氯化钯甲醇溶液反应6小时。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