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合理开发旅游小镇目标导向,选取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的108处小镇作为样本,定量总结各种影响开发的条件,揭示了区位条件、资源稟赋等因素对旅游小镇空间开发的影响.通过综合采用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离散指数、GIS空间分析等计量地理研究手段和方法,共同揭示旅游小镇开发过程中建制镇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旅游小镇资源呈现较为均衡的圈层聚类特征,且空间离散程度随距离城市中心圈层级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通过引入的模糊聚类中的最大隶属度算法,将旅游小镇划分为历史文化型、未来工业型、海派风情型、现代休闲型、低碳绿色型共计五种开发类型,为定量研究旅游小镇的空间模式继而因地制宜地提出开发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结合全域旅游的概念特征,从旅游基础、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体卫生等4个方面选取了2014-2018年27个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广西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国内游客人数、A级旅游景区数和第三产业贡献率等指标与广西区域旅游发展的关联度较高,广西区域旅游发展与各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旅游基础经济社会文体卫生环境生态,表明旅游产业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优势地位,必须在强化各支撑保障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引领融合作用,重点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广西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策略主要有省域层面的全域景区发展型、市域层面的特色资源驱动型、县域层面的产业深度融合型及"大南宁国际都市旅游圈"的城市全域辐射型和"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圈"的龙头景区带动型.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区位商相对差异指数和熵权TOPSIS法分别测算其产业协同集聚度和区域创新水平,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技术、劳动力、物力"等外部规模经济增加创新产出;2009-2018年,两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由中西部向东部递减,区域创新水平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两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最后基于计量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不断转变,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采用人口加权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的统计方法,对1992-2016年我国省域人口出生率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人口出生率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低人口出生率由华北地区向东北地区延伸并集聚,且空间集聚性有不断增强趋势.考虑人口因素与"空间滞后"因素,我国人口出生率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更加稳定;此外,邻近区域人口出生率水平类型对该地区自身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更加显著,邻近区域人口出生率水平对该地区人口出生率向上转移和向下转移呈非对称性影响作用.针对研究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为我国省域人口结构问题调研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沿海城市间的入境旅游发展却参差不齐.以53个沿海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1995-2009年我国沿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沿海城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逐年扩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入境旅游人数呈均衡化分散,旅游外汇收入存在局部区域集聚趋势;入境旅游泰尔指数具有三种典型演化特征,总体泰尔指数与区域内泰尔指数具有稳态渐进一致性,入境旅游集群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沿海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地域分布一致性,入境旅游比国内旅游具有更大的内部差异,两者呈现空间非均衡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的评价体现着系统性,很难以单一指标直接予以反映,依此为出发点,从系统学的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基础、公共服务、通达性、环境、载体五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江苏省13市为实证分析对象,分别从整体趋势、空间分布、内部差异、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省各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表现上升或下降的波动性变化,波动幅度较小,整体发展相对平稳;2)城市旅游竞争力在空间上呈现南强北弱的两极分化的特征;3)省内各城市的旅游发展差异性明显,这种差异性一直保持着并没有增长或缩小的态势;4)通达性对城市旅游的发展作用显著,其次基础、公共服务的作用较明显,载体的作用暂未充分显现;5)城市旅游竞争力内部构成系统协调性也很大的促进了城市旅游的发展,正相关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关于区域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但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仍需完善。本文采用中国2004-2007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纺织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存在,并分别对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估计,得出以下结论:近些年纺织业集聚的省际分布格局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两极化特征,总体变化不大;根据全局Moran I指数和LISA集聚图,纺织业集聚存在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东部沿海纺织业的扩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原料供给量、平均规模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都对纺织业集聚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保护阻碍产业跨区迁移与形成集聚;与理论假设不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纺织业集聚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受到基础设施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注意从以上这些要素入手,还必须充分考虑空间作用机制对纺织业省域集聚的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1997年至2015年广东省21个市对外经济发展为研究样本,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广东省对外经济的空间收敛性和集聚效应.首先基于ESDA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经济空间特征和相关性,然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广东省对外经济σβ收敛性,最后基于熵的多样性指数实证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经济总体集聚效应及分组集聚效应变化过程.从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广东省对外经济绝对量分布仍以"珠三角"区域为主,但是"珠三角"周边区域增速占据优势地位;2)2005年以前对外经济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增强趋势,2005年以后仍保持空间相关性,但是增强趋势放缓;3)广东省对外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性和绝对β收敛性,2005年以后具有σ收敛性,并且考虑空间相关影响效应后σβ收敛性明显增强;4)广东省"珠三角"9市区域对外经济发展存在集聚效应,非"珠三角"区域对外经济发展存在扩散效应,组间熵表明两组之间对外经济发展存在明显集聚效应,广东省对外经济总体存在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是旅游大省,其秀丽的风景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贵州省旅游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熵权法测算贵州省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其次,构建了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演变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促进贵州省城市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发展呈负相关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贵州省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化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个人收入水平与贵州省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化存在多重复杂关系,近期促进城市旅游旅游空间差异化,远期反有助于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发展一体化.最后,通过实证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莫兰指数对比分析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下贵州省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探索贵州省各个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发展特征,并提出促进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老龄化问题已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南疆地区为例,采用队列要素方法,对其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选取老年人口系数、TAi、TGi和老年人口密度等指标,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南疆地区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0-2030年,南疆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呈现“东深-西浅”分布格局,并由东向西、由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张;南疆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南疆地区老年人口密度不断提升,形成“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并由北向南扩张;南疆地区人口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呈现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高-高区向东北部集聚,低-低区向西南部集聚,且扩张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定量概述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根据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区位成本、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和邓宁折衷理论,从成本、经济、集聚、制度等方面,运用1999-2010年FDI数据,对江苏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FDI发展差异总体趋势是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异呈缓慢下降;2)江苏FDI空间趋于非均衡分布,"核心-外围"空间格局有所改变;3)集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劳动成本是江苏FDI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影响因素;4)外资产出率、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等负相关影响因素在江苏FDI区位选择中的重要程度显著性下降.江苏应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FDI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快引导外商投资重点投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优化外资投资方式、投资结构和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特色小镇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土地是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农业特色小镇策略选择问题,基于演化博弈思想,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农业特色小镇路径演化问题,最后,利用Matlab工具对双方选择合作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集体土地作价入股农业特色小镇,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策略选择与集体土地的未来收益、奖惩机制、投入成本、运营风险有关.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对激活农村存量土地、加强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拉动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台商对大陆投资区位选择受地区市场因素、集聚因素、劳动力因素及基础设施基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利用1995年至2007年台商投资区位选择的面板数据,首先验证了台商投资区位选择受到经济规模、区域开放程度、台商集聚度、劳动成本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分析了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主要结论包括: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变化表现了台商投资由向外出口产品的模式逐渐转向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模式;区域资金配套能力表明台商企业近些年呈现了对当地资金配套的需求;集聚因素影响显著性极高,说明台资企业的集聚现象非常显著,这与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相似;劳动力因素结果说明台商对于劳动力的关注已从劳动力成本向劳动力质量转变等等.这些因素的时变特征,对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行为是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4.
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多定位于特色产业支撑下产城融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其中区位优势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及资源优势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带动区域发展及周边辐射的关键节点,是特色小镇发展和运营的先决条件之一.综合利用交通可达性、道路网络密度、和交通设施水平等级三个方面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14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工具分析,对陕西省特色小镇现有交通体系做出定量评价,并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为特色小镇交通道路规划、加强低值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镇与县市区域的经济联系以及提升城镇化空间格局等提供决策评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和空间计量模型来研究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A级物流企业在省区和城市尺度上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各驱动因素对当地A级企业的发展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对当地A级物流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最大,而物流本身的需求和基础建设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它们都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根据分析结果,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4):688-703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5):770-784
我国各省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扩张能力这五个影响因素,选择带有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研发投入增加将会显著提升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而且其他空间相关省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也能够促使本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非参数空间动态模型作为一类能同时处理回归分析中的空间非平稳性和空间依赖性现象的建模技术,在多类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篇将重点讨论当因变量中存在分层结构情形时的空间变系数模型.通过截面极大似然方法给出模型估计,并通过AIC准则将模型参数和非参数分量加以识别.证明了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蒙特卡洛数值模拟表明:在有限样本时该模型及方法是有效的.在对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性与差异的应用研究中,省内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边界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这两种空间溢出效应都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对外贸易和城镇化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随着空间位置而发生变化,而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人力资本、储蓄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社会需求和公路密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分析棉花价格波动的特征对全面评估棉花价格风险及棉花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选取2004年-2018年我国棉花价格月度数据,利用ARCH类模型和H-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棉花价格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棉花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和"杠杆效应",但是并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棉花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样本区间大致可分为5个完整的周期.最后为了控制我国棉花的市场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的现状,本研究构建出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变形后的时序多指标模型原理,计算中国31个省份2000-2009年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差异系数、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来探索中国区域房地产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房地产发展优化途径.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分布与空间地理位置大体一致,即从东到西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整体差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正逐步趋同;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这呈现出近十年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过程;目前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