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取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区位商相对差异指数和熵权TOPSIS法分别测算其产业协同集聚度和区域创新水平,研究二三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通过“知识技术、劳动力、物力”等外部规模经济增加创新产出;2009-2018年,两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由中西部向东部递减,区域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用户-产品二部分网络中用户集聚系数对协同过滤算法的影响.用户集聚系数是度量目标用户的所有邻居用户的特点或者兴趣爱好相同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文章将其引入协同过滤算法的相似性计算中,并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数值模拟显示,引入用户集聚系数统计属性的改进算法相比于CF准确性可以提高12.0%,当推荐列表的长度为50时推荐列表多样性可以达到0.649,相比于经典的CF算法提高18.2%.该工作表明用户集聚系数对推荐算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体现了个性化推荐以用户兴趣的度量为核心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研究广西1990-2017年FDI状况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FDI的分析预测,研究FDI对广西GDP发展的外生变量模型,预测得出未来3年的结果,FDI对GDP影响关系显著.总结了广西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对广西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和扩大利用外资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还通过知识和技术等外溢效应带动邻近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但空间效应在区域和行业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拓宽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与间接效应,为依据产业协同集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探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省(市)的老龄化状况以及通过回归模型定性分析老龄人口抚养比对GDP增长的影响.针对目前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在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应加快科技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等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已有文献研究城镇化时忽视的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以及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文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且它的影响强度明显高于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服务业集聚效应对该省的人口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产业集聚对该省的人口城镇化的作用不显著。(2)经济欠发达地区(云贵川等)的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多数位于中部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福建、广州等)的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的经济增长对人口城镇化的促进效果明显开始减弱,甚至是负向的关系。(3)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比普通参数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更丰富的结论,它能够有效刻画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相关性与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出发,结合广西1997~2006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人均GDP数据,建立了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呈倒"N"型分布.针对模型可能是因虚假回归而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对各序列依次做平稳性检验和对模型的残差项做协整性检验,保证了模型结果确凿可信.模型的建立不仅定量揭示出广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的关系,而且剖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广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管理需求,为全面实施"生态广西"建设确立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正处于快速膨胀的时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就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样本而言,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在考虑省份之间的经济空间相关性后,此种影响关系并不显著.这说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针对性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1999年,党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以来,党中央再次号召全国19个省市援疆.值此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人力资本区域配置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于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变系数面板模型,计算各地州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建议.最终得出的基本结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各地州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州,其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州,而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州.  相似文献   

10.
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利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人力资本理论,运用2005-2011全国其中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层次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初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作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显著,本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考察三种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广东省1985-2014年最新数据,通过Matlab、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图像模拟,并根据函数理论、计量经济学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一种多元非线性计量模型。进一步地,运用所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性创新在现阶段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运用误差校正模型,估计出中国1952-1998年期间扩展的索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但贡献率不高(12.00%),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三种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仅占69.11%,其余应归功于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综合要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技术进步视角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利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识别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非线性信息,进一步运用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技术进步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造业由90年代开始急速向东部地区集聚,但近几年这种集聚态势有所减弱,甚至有一些东部地区行业向其他地区进行了转移,产业集聚存在区域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针对产业的行业差异给出产业转移建议.利用我国2007-2009年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青海和西藏)四位码制造业数据探索产业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有如下发现:首先,"地方化经济"的可分解为"就业密度"和"竞争程度".计量结果表明:1)地区差异:就全国样本来说,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由2007年的显著正向影响转变为2009年的影响不显著.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2007-2009年三年间,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均小于对内陆地区的影响.表明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丧失考劳动力集聚所得到的优势,且竞争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2)行业差异: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行业而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更大,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小,即同行业的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这也是创新点之一.最后,对计量结果进行了现实性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建议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东部向中部转移,因为东部已失去了单纯靠劳动力数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并且东部地区企业竞争的负面效应有所显现,同时中部地区也有能力做好承接工作,但是这还要建立在中部加速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以河北省1988-1998年有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首先给出了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然后运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信息化指数与GDP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科学的分析了信息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戴钰 《经济数学》2019,36(4):69-74
基于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际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影响的连续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在模型的门槛值前后,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说明了经济增长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总产值都显著地起到了促进贫困减缓的作用.财政支农在短期内可促进贫困减缓,但统计上不显著,在长期内不利于贫困减缓.政府若长期通过财政支出扶持农村地区,可能会使农民对政府产生依赖和劳动惰性,从而不利于贫困减缓.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我国对外开放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因此选取2005年-2015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外资引进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对产业高级化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除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受到抑制外,其他的都呈现带动效果.2)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高级化都呈现出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4):688-703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降低农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农村消费至关重要,而农村金融聚集又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在对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机制的梳理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基于2006~2016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聚集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群体差异性。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存在非对称的"门槛效应",当收入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分区域研究则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东部和东北地区门槛特征不显著;分位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分位数,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非对称的,农村金融集聚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更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何提高农村金融对低收入者的普惠性和对相对高收入者的易得性仍是解决农村消费乏力、缓解农民生产和生活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FDI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FDI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生产函数的基本模型出发,构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方法,探究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揭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最后利用我国1985-2007年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的大量进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时滞性,是一种长期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阿里巴巴平台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2010-2017年吉林省9个地市农产品电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构造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年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产业集聚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物流基础设施、区域资源禀赋也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促进吉林省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