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湖北省达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万元GDP综合能耗进行了分能源品种的分解,对湖北省未来五年的能源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首先,本文把64部门的200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整理成6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推测出2005年湖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指标,分析了湖北省能源供需的基本形势.其次,本文以实现"十一五"期间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0%为目标,对不同GDP增长率下的能源需求情景进行了预测,计算了湖北省2010年分品种的万元GDP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了不同能源品种对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的贡献程度.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指出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在中国交通事故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学软件M ATLAB制作了一个多元灰色关联分析工具箱,并用该工具箱对1997~2006年中国31个地区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多元灰色关联分析,从18个社会经济因素中找出了对交通事故指标影响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社会经济因素,并对中国31个地区10年交通事故危害程度作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各地区"生产总值"及"旅客周转量"等社会因素对交通事故四个指标(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损失折款)影响最大;多考虑"生产总值"及"旅客周转量"两个指标对31个地区的交通事故危害程度的综合评价,比仅仅考虑四个交通事故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合理;1997~2006年中国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前3个地区为:广东、浙江、福建.研究结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规划一次能源使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需对交通运输能耗进行预测.使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筛选出客运、货运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共八个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输入,提出了主要由LSTM层、Dropout层和Bi-LSTM层构成的深度学习模型,并使用天牛群优化算法精调模型超参数,在此基础上对2019至2025年中国、印度、东南亚和巴基斯坦四个"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交通运输能耗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BSO-LSTM模型较GA-BPNN、GA-SVR、GA-LSTM和PSO-LSTM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其次,2019-2025年,中、印、东、巴交通运输业能耗总体上在波动中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2%、5.64%、3.05%和4.88%.再次,2024年中、印、东、巴交通运输业单位GDP能耗分别为29.41、37.41、46.67和83.12,除巴基斯坦外,较2018年均有所下降.最后,中国、东南亚2018-2024年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2012-2018年有所下降,而印度、巴基斯坦仍保持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建立测度生态文明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依托GPCA模型,研究了各省区生态文明治理的动态趋势,治理指数排名及其变化;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了梯度划分和空间格局衍化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生态文明治理水平均有所进步,但东、中部进步的幅度更大;与2001年相比,2012年区域生态文明治理评价指数排名较前的省区依然集中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省区相对靠后,区域不平衡状态未有明显改善,也未出现"俱乐部现象";四分位聚类分析图也显示中国生态文明治理存在"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梯度递减。  相似文献   

5.
在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简单分析的基础上,述评了产业竞争力经典分析范式,提出了一个新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借鉴因果思想,总结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和度量指标,建立了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概念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2006、2007年各省份(除西藏外)建筑产业的60组基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环境、生产要素、产业组织三个潜变量对当地建筑产业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最后,进行了不足分析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建筑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比、低力学性能、较强塑性,不利于上部建筑工程稳定.施工前,对现状条件下建筑的稳定性进行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的安全实施很有必要.基于软基建筑稳定性受多种因素控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技术和工程资料分析,建立了有8个主要影响因素组成的评价因子集合,并给出了合理的隶属度.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了各因素的比较评判矩阵,并计算得到了权重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软基建筑稳定性分级与综合评价指数的对应关系集.最后,将方法运用到某软土建筑稳定性评价中,结果表明方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软土基地建筑稳定性评价,但需进一步就隶属度、权重、评价集等集合的建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黄瑾滢  李巍 《经济数学》2019,36(3):46-51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考虑了出口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自行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OEM生产新产品并授权进口国第三方制造商(TPR)生产再制造品两种跨国再制造模式,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再制造品价格、数量、决策主体利润等变量值的变化.结果表明:TPR生产的再制造品数量主要基于进口国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程度;出于再制造生产过程更环保的角度考虑,政府会基于产品节能程度对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系数的大小选择OEM或TPR再制造;在不同的产品节能程度对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系数和投入的节能成本系数影响下,OEM和TPR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价格、数量、利润等变量有不同的决策偏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班起降架次的不断增长,许多大中型机场在高峰小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机坪俨然成为继空域和跑道之后又一个制约机场容量、降低机场地面运行效率的瓶颈.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机坪容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集成的DEMATEL-ISM方法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化计算.为得到科学合理、层次简明的解释结构模型,引入阈值入,将整体影响矩阵简化为邻接矩阵,进而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层次关系,找出影响机坪容量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中心度和原因度的计算结果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验证分析.机坪容量影响因素分析为机场规划设计、机场运行管理人员合理确定机坪容量、提高机坪使用效率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近海砂性土层地铁深基坑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了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基坑施工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风险评估系统中总风险层与第一层次因素的关联度,以及第一层次因素与其对应第二层次因素的关联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且该方法的运用不受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数学处理计算过程简单,为深基坑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西藏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根据乘数理论建立乘数模型,对西藏旅游收入乘数值、GDP对旅游业的依存度等进行计算,研究分析旅游业对西藏经济的重要影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西藏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各因素与旅游收入的关联度,对关联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崭新的时代,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成本偏高的挑战,而目前的经济补偿研究大多是针对的增量成本,忽略了在市场竞争中更加重要的收益损失因素.以收益损失的视角,通过对两方开发者博弈分析,了解其收益损失的来源以及形成机理;利用C-D生产函数建立收益损失的测算模型,获得收益损失补偿基数;建立"政府-开发者"装配式建筑收益损失分摊模型,并对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出双方的分摊系数,最后提出基于收益损失的装配式建筑分摊的经济补偿措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和能源短缺的日益突出,地铁能源效率问题成为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基于能源信息学视角,运用标准协整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了JT市地铁1号线总能耗、列车牵引能耗、动力照明能耗与客流量、运行里程(开行列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运行里程主要影响列车牵引能耗:客流量主要影响动力照明能耗,并通过对开行列数的影响,作用于运行里程,进而影响牵引能耗,并由此成为影响地铁总能耗的关键因素.同时与其他研究地铁能源消耗1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能源信息学视角分析地铁能耗和进行协整检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以物理学力学理论为基础,在考虑小麦穗自重,风力大小、风力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的因素下,将茎杆状态分为无风情况下的静态过程和有风情况下的动态过程,分别建立小麦蜡熟期茎杆的静态和动态抗倒伏模型.提出合理假设,得到2008年和2011年数据中各品种的机械强度、茎杆鲜重和重心高度的计算公式,再结合已给的倒伏指数公式,计算得到各小麦品种的倒伏指数;接下来,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判断倒伏指数与外部特征因素的相关性大小;最后,在考虑穗自重,风力大小、方向及作用点,茎杆变形能的影响因素下,分别建立小麦抗倒伏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静态模型以临界力为计算目标,动态模型同时考虑穗自重和风载因素,最终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结合作为小麦抗倒伏模型.文章最后利用已知数据,计算得到抗倒伏模型各个参数,同时对动态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在一定风速下茎杆摆动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该模型为典型的非线性动力模型,利用相平面分析法发现存在明显混沌现象,并进一步找出可能导致混沌的相关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4.
建立模糊综合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对长三角主要城市2006-2013年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及对空气质量与主要经济社会因素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均在相应的Ⅲ级标准内;经济社会因素的关联程度为:第三产业值对空气质量有正向影响,人口密度、人均生产总值、工业粉尘排放量和第二产业比值这四个指标均对空气质量有负效应.并基于此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国内建筑板块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排水设计秒流量的确定作为高层建筑排水工程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越来越重要.国际上现行的建筑内部排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有经验法、平方根法和概率法等,国内采用平方根法计算排水设计秒流量.因为建筑内部卫生器具的排水是随机变量,所以采用概率法对高层住宅的卫生间排水立管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进行新的探讨.新的计算方法有两个重要变化:第一,分析卫生器具排出的水流在立管中的运动,并主要考虑瞬时流量最大的大便器的排水过程;第二,卫生器具在用水高峰期开始排水的时刻用均匀分布来刻画.以亨特概率法为基础建立新的二项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设计秒流量.并进一步研究探讨排水概率和排水保证率的合理取值,使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更加准确.最后将提出的计算方法、平方根法和文献中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型在楼层不高时与现行的平方根法结果较为贴近,差别不大.超高楼层时本文提出的概率法计算结果明显大于平方根法的数值.现行的平方根法是几十年前提出的经验公式,所以适用于楼层不高的情况.根据提出的模型,如果超高楼层继续用平方根法,可能会出现返流,破坏水封等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希腊债务危机为导火索的欧洲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再一次成为了经济学讨论的热点.首先从直观图形着手,运用H-P滤度法去除趋势后,计算各变量的偏离趋势百分比,对比国债规模代替变量与宏观经济效应代替变量之间的偏离趋势图,从图形得到的定量关系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做好准备.然后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并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最后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特征,以量化各变量之间影响程度的大小.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债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做出实证分析,对于深刻认识国债的本质,规避国债的风险,科学合理地制定国债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在对相关人口数据进行收集、计算、整理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总人口预测模型对2010-2014年人口数量预测,与原始人口数据对比进行模型验证和改进,运用此模型对之后6年人口数量预测,应用队列要素预测法找出相应政策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建立适婚群体预测模型对中国适婚入口中的男女数量定量分析,进而对我国人口结构问题进行整体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学生课堂学习状态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安徽省某高职学院336位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客观评价结果的因素包括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等个人、家庭因素及学习勤奋刻苦程度等直接相关因素;而影响主观评价结果的因素则主要为学习勤奋刻苦程度、学习目标等直接相关因素,而不包括个人、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从建筑产业链角度对建筑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据此,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识别出建筑产业链的两个关键环节:工程咨询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根据筛选的建筑产业链投入、产出指标,利用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2014~2015年中国各省份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Tobit模型确定影响三种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此实现对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生产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更期待为客观度量产业链两阶段生产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且省份之间差异大;三种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需要考虑承包商自身、业主、项目、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情况,需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获取充分历史数据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性理论的工程投标模糊风险评估方法,并给出了详细计算步骤.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