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1):122-134
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制造业投入要素空间溢出效应模型。通过对制造业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的估计和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2008-2010年,存在明显的资本溢出效应和员工技能溢出效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2011-2012年间,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与测度方法,通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测算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具有直接相邻关系的区域间的溢出——即相邻溢出效应,迂回溢出效应以及更复杂路径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论文最后在总结结论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运用空间面板技术,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扩展模型,对北京技术市场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北京技术市场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对全国技术创新具有很强辐射作用,但其技术溢出的影响效应却一直低于广东和浙江等民营经济活跃地区的技术溢出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1058-1069
对国际R&D溢出效应的OLS检验忽视了知识溢出的无止境和空间局限性,以往空间建模的检验又错误定义了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参数定义予以修正,将其划分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以2008年300个市级行政区划为截面样本,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检验显示FDI和出口对中国创新成分表现出相反的空间溢出效应:FDI直接效应提升所在区域技术进步率,间接效应弱化毗邻区域技术效率;出口则相反;FDI空间溢出总效应没有促进创新,出口空间溢出总效应仅提升创新的效率成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合考虑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产生的直接作用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持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财政和金融支持对邻近省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戴钰 《经济数学》2020,37(3):161-166
针对贫困户资金需求特征,实证分析了小额信贷规模对于降低农村农户贫困水平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第一产业增加值、小额信贷规模以及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对贫困减缓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小额信贷规模小于4.956时能够显著的增加农村农户的收入水平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当小额信贷规模突破4.956这一门槛值后,小额信贷减贫效果在1% 的水平下显著,估计系数也由原来的0.079上升为0.119,小额信贷减贫效果有所提升.因此,提升小额信贷的质量比增加其规模更为重要,优化小额信贷的结构,进一步匹配农户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农业污染空间分布广、分散排放、难以监测的特点使得农业污染治理与防范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农药投入作为农业污染排放的主要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中国农业环境的库茨涅茨(EKC)曲线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在中国基本得到支持,但不同区域的库茨涅茨曲线转折点和所处阶段各异。中西部的拐点值要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已经逼近拐点值,有可能是最早步入农业污染排放由升到降阶段的地区。农业环境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由于地区之间的污染倾销和政府间环境政策"邻里仿效"使得我国农业污染排放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农业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溢出强度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且不同区域农业环境溢出的地理边界存在差异。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推广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及加强区域农业环境合作等方面对于改善我国农业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本文选取2011-2016年江苏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SDM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江苏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计量结果显示:金融集聚、金融效率、人力资本以及投资行为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溢出效应的分解来看,金融集聚区位熵和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表明区位熵和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程度,辐射以及外溢作用比较弱.金融效率、政府行为以及投资行为则恰恰相反.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发挥,积极推进不同地区之间深入沟通交流与合作.构建省内金融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9年我国其中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和半参数空间面板数据滞后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等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性.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房价一般是正相关的.但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滞后模型中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应用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对房价影响存在着拐点,房价是先是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下降,城市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房价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上升.原因可能在于土地供给的减少和土地开发成本的提高等方面.但当期房价对下一期的房价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不能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从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土地开发成本等方面降低房价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经济正处于新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探索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2010-2016年新疆8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第三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个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三产业值的增长不但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对邻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2005-2017年所选取的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①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分别呈现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②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每提升1%,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就会下降0.264%,其中直接效应贡献0.255%,空间溢出效应贡献0.009%;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间接效应起主要作用.③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2000-2016年的数据,利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新疆农村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寻求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变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误差修正机制的作用下,三个变量在短期内被拉回了长期均衡状态;得出结论新疆农村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减贫的重要手段,收入分配的恶化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长期内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均大于短期的影响.因此,在保持农村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是今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扶贫开发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选用1997-2013年中国30省统计数据,研究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就业的影响.首先计算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就业规模的Moran'sI指数,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就业规模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然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空间杜宾模型是研究该问题的最恰当模型.空间LM检验拒绝模型简化为空间误差模型;解释变量空间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不为零意味着模型也不能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2)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就业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0.107,负向的溢出效应0.36,总效应表现为挤出就业.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和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产业区域间推移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没有考虑到邻近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尝试将邻近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以泛长三角为典型区域进行了实证检验,空间杜宾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未来2025年左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将缩小一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邻近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物质资本、城市化具有空间挤出效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存在条件收敛趋势,且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显著的经济一体化涓流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建议有:长三角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以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为主要方式的地区性多元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产业城镇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重组的增长极轴.  相似文献   

14.
非参数空间动态模型作为一类能同时处理回归分析中的空间非平稳性和空间依赖性现象的建模技术,在多类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篇将重点讨论当因变量中存在分层结构情形时的空间变系数模型.通过截面极大似然方法给出模型估计,并通过AIC准则将模型参数和非参数分量加以识别.证明了估计量的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蒙特卡洛数值模拟表明:在有限样本时该模型及方法是有效的.在对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性与差异的应用研究中,省内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边界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这两种空间溢出效应都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对外贸易和城镇化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随着空间位置而发生变化,而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人力资本、储蓄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社会需求和公路密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闫鑫  祝福云 《运筹与管理》2021,30(1):107-113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的中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省域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体和区域的视角审视轻工业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发现,区域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空间关联性,各地区轻工业联系紧密,其网络结构的整体性强,通透性高,稳定性好,且具有非对称可达性;轻工业的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四个功能板块——主溢出板块、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和主受益板块,各个板块呈现明显的“阶梯型”溢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互动影响,刻画了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并基于广西1990-201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及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三者间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曲线形态,而金融发展则显示出具有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6):1062-1079
本文基于1998-2016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动态效应;人口老龄既会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又会对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效果强于短期效果,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分区域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同时还会对东部地区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及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既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又会对中部地区邻近区域制造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制造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创新型企业为例,研究分析创新型企业的空间格局特征,以及创新型企业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区位基尼系数探讨创新型企业的集聚特征.利用Moran指数与Moran散点图,分析创新型企业数量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成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在地区内部辐射作用强,对邻近地区正溢出效应弱,甚至产生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股市溢出效应研究多集中于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层面,而鲜有研究探讨股市行业间的高阶矩风险溢出效应.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基于高阶矩GARCHSK模型以及Diebold和Yilmaz (2014)提出的Connectedness方法,研究了中国股市行业间的均值、波动、偏度和峰度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行业间不仅存在着较强的均值及波动层面的溢出效应,高阶矩风险溢出效应同样显著;工业、材料和可选消费行业是中国股市的系统重要性行业,扮演主要的风险净溢出者角色,而电信服务、能源及金融行业是主要的风险净接受者;股市行业间高阶矩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容易受到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影响;重大危机事件往往会引起股市行业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增强,且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危机前和危机后;股市行业间动态风险溢出效应在牛市中倾向于减弱,而在熊市中则倾向于增强.文章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而且可以为现实中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进行投资组合及风险管理实践提供有力的决策考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1101-1112
针对金融时间序列的长记忆和尖峰肥尾特征,建立残差服从t分布的长记忆VAR-(BEKK)MVGARCH模型,并基于2005汇改后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上证综指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弹性调整对我国汇市和股市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汇市和股市的均值溢出效应虽不是很显著,但存在显著的汇市对股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这种波动溢出效应具有动态起伏性.人民币汇率弹性政策调整虽然没有改变我国汇市和股市间相关性较弱的总体特征,但具有短期冲击影响。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收窄增强了我国股市对汇市的均值溢出效应,减弱了我国汇市对股市的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则促进了我国汇市和股市的双向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