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新型降糖药物(-)-2 (S)-苄基-4-酮-4-(顺式-全氢化异吲哚-2-基)丁酸钙对映体的HPLC拆分方法。方法:采用Sumichiral OA-3300手性柱(250 × 4.6 mm I.D., 5 μm), 柱温35℃,以0.05 mol·L-1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本品两对映体在22分钟内实现良好分离,分离度达3以上,S-异构体分别在0.028 ~ 5.6 μg mL-1和0.03 ~ 6.0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1.32×103x-2.54 (r=0.9997)和Y=1.15×103x-1.78 (r=0.9998),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5 ng和0.10 ng,方法精密度RSD低于1.0% (n=5)。结论:建立的对映体分离方法可用于本品光学异构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纤维素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建立药物中间体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的HPLC手性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与乙醇或异丙醇为流动相,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上对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进行了拆分,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该对映体分离的影响,获得较优分析条件,分析时间在15 min内,分离度大于1.5。结果表明,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在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5℃时,分离效果最佳。本方法可用于1-苯乙烯基-3-己基丙炔醇对映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成禹杉  杨晓兰  余瑜 《色谱》2007,25(4):478-48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多沙唑嗪中间体对映体的方法,并同时分离了多沙唑嗪对映体。考察了不同种类季铵盐对电渗流及分离的影响,其中四甲基氢氧化铵(TMB)能有效控制电渗流并提高组分的分离度。实验还考察了其他因素,如pH值、分离电压和磷酸二氢钠浓度对分离的影响。所用的毛细管为40 cm(有效长度30 cm)×50 μm,缓冲液为12 mmol/L β-环糊精、30 mmol/L TMB、60 mmol/L 磷酸二氢钠(pH 2.2),分离电压为20 kV。在此条件下多沙唑嗪及其中间体的对映体均达到了基线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一些用β-环糊精不能完全分离的对映体通过加入TMB控制电渗流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4.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ALPAK?IA手性柱对联萘酚对映体有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流动相为甲醇-1% 乙酸(90:10,...  相似文献   

5.
史雪岩  梁沛  宋敦伦  高希武  傅若农 《分析化学》2004,32(11):1421-1425
以聚合-β-环糊精作为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选择剂,成功分离了2-苯氧丙酸(PPA)、顺式-功夫菊酸(cis-PA)、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PTE)和1-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胺(PME)4种光学活性农药中间体的对映体。考察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及其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等操作条件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kV操作电压下、30mmol/Ltris-HCl背景电解质中,用14g/L聚合-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PPA和cis-PA对映体在pH6.0时,PIE和PME对映体分别在pH2.5和pH3.0时可以被较好分离。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用聚合-β-CD作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选择剂分离PIE对映体的分离度为1.513,成功测定了两种旋光性PIE的对映体过量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手性硝基烯胺(4)与α-甲基-δ-戊内酯烯醇锌盐发生加成消除反应解决了倍半萜Capnellene类合成中构筑不对称季碳这个难题,对映体过量(e. e. )为94%。由L-脯氨酸经14步实现了(一)-△~(9(12))-Capnellene类的合成中间体——光学活性5-甲基-8-羟基双环[3 3,0]-2-辛酮(13)的对映选择合成。  相似文献   

7.
用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使用2,6-戊基-3-丙基-γ-环糊精柱,Chiraldex G-PN)对3种溴代环氧苯乙烷和3种氯代环氧苯乙烷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初步讨论了对映体在该手性毛细管柱上的保留行为,已用于此类化合物对映体过量值(ee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HandH/6-31G**计算方法研究新型手性非金属催化剂1,3,2-噁唑磷烷-硼烷催化还原苯乙酮的对映选择性反应机理, 确定了在反应途径上的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 中间体和对映体中间产物. 计算结果表明, 该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是两个平行的分步反应, 对映体产物主要是(R)构型. 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在甲苯中的溶剂化效应. SCRF计算显示, 甲苯溶剂不改变反应的机理, 但能降低各驻点的能量和(R)反应的位垒, 有利于催化还原反应朝生成(R)构型中间产物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9.
1-甲基 - 7-氧杂双环 [2 .2 .1 ]庚烷 - 2 -酮 ( 1 )是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 ,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桉烷 ( Eudesmane)、沉香呋喃 ( Agarofuran)和降胡萝卜素 ( Norcarotenoids)等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1,2 ] .我们以对映体纯化合物 1为原料 ,实现这类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全合成 [3~ 6 ] .消旋的化合物 (± ) - 1可以 2 -甲基呋喃和 2 -氯丙烯腈为原料 ,经 3步反应得到 [2 ] .但对映体纯化合物 1的制备尚未见报道 .本文用化学拆分方法 ,成功地制备了对映体纯的 ( + ) - 1和 ( - ) - 1 ,并确定了其绝对构型 .1 结果与讨论为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七-(2,6-二-O-甲基)-β-环糊精(DM-β-CD)作为核磁共振手性溶解剂在识别布洛芬对映体及测定布洛芬光学纯度中的应用。在DM-β-CD存在下,布洛芬对映体混合物~1H-NMR谱的某些吸收峰裂分成两组信号,分别对应两个对映体,可以用于确定布洛芬的绝对构型。DM-β-CD可以使布洛芬~(13)C-NMR谱的某些核磁信号裂分成两个完全没有重叠的吸收峰,不但可以确定布洛芬的绝对构型,而且可以测定布洛芬对映体混合物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