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热力学研究(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了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通过荧光法确定了芦丁与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方程讨论了两者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芦丁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确定了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方程求得了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两者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是氢键和Vander Waals力。芦丁在体内能够被血清白蛋白存储和转运,且结合时对蛋白质构象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山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山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证实了山姜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为动态猝灭过程,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 根据Fō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山姜素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4.05 nm; 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推断了山姜素与H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山姜素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芹  张晟瑞 《光谱实验室》2013,30(5):2309-231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腐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腐胺能够使BSA的荧光猝灭,根据Stern-Volmer和Scatchard方程得到的结果可知腐胺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分别为1.67×104、1.41×104和1.12×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83、0.86和0.76.根据Van't Hoff方程,腐胺和BSA之间的热力学常数:焓变和熵变的值分别是-15.22KJ·mol-1和31.97J·mol-1·K-1,这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严赞开  范少萍 《光谱实验室》2010,27(4):1455-1458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几种EGCG金属配合物(EGCG-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几种EGCG-M对BSA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猝灭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并得到了静态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等数据。  相似文献   

5.
由氯化铬、5-氯-水杨酸(5-CAS)和乙二胺(en)合成了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Cr(5-CAS)(en)2]Cl.H2O。用荧光、紫外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pH7.5,0.05mol·L^-1Tris-HCl缓冲条件下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条件结合常数为(1.40±0.15)×104mol^-1·L,结合位点数为3.20±0.61。  相似文献   

6.
张利  刘斌  杨斌盛 《光谱实验室》2007,24(2):188-190
研究了3-羟基-2-萘甲酸铬(I)配合物[Cr(3-HNA)(en)2]Cl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在pH 7.4.0.05mol.L-1 Tris-HCl缓冲条件下通过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BSA与[Cr(3-HNA)(en)2] 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7.
运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在pH 7.40的Tris-HCI缓冲体系下,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280 nm为激发波长,扫描300~500 nm范围的荧光发射光谱;分别设置波长差Δλ=15 nm和Δλ=60 nm扫描同步荧光光谱图;用Stem-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及热力学方程处理数据。荧光光谱法结果表明蒜氨酸能猝灭BSA及HAS的荧光;得到蒜氨酸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在298和310 K时分别9.81×102和6.15×102 L·mol-1;与HSA反应的结合常数在298和310 K时分别2.21×102和6.84×102 L·mol-1;蒜氨酸与两种蛋白的反应均为自发进行;与BSA的作用力为静电作用而与HSA的作用为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蒜氨酸与BSA作用过程中主要影响酪氨酸残基,对HSA中的两种氨基酸残基均有影响。实验结果为研究蒜氨酸与生物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富勒醇对人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并测定和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反应的结合常数(KHSA273 K1.546×104,KHSA293 K1.513×104;KBSA273 K13.920×104,KBSA293 K939.500×104)、结合位点数(nHSA293 K0.952 2;nBSA293 K1.376 2)。通过结合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分析,推测出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结合;富勒醇与BSA结合强度明显大于富勒醇与HSA的结合强度,BSA的结合常数受温度影响更大;人和牛血清白蛋白在273和293 K的结合位点数在0.901→1.376之间,BSA与富勒醇结合位点数略大于HAS。同时采用分子模拟对接方法,预测富勒醇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部位和作用方式;通过AlignX序列分析法得到BSA与HS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在序列160和185附近氨基酸序列差异性较大,推测这是影响两种蛋白质之间与富勒醇作用方式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9.
用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铕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在298,304,308K和310K时,用荧光光谱测定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由结合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推测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主要内在结合力;依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结合距离为2.1nm;同步荧光光谱确定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芦丁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抗炎药物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人血清白蛋白 (HSA)的相互作用。通过二者荧光光谱的变化 ,求得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形成常数。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对硝基苯酚的相互作用.通过修正Stern-Volmer方程求算出在不同温度下(304,307,310K)的淬灭常数为1.186,1.030,0.940×105 L·mol-1,证实了BSA与对硝基苯酚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并且得到对硝基苯酚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H0和△S0分别为-28.061kJ·mol-1和-14.331J·mol-1·K-1,推出两者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对硝基苯酚与BSA相互结合时其供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5.94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09).  相似文献   

12.
尚永辉  李华  孙家娟 《光谱实验室》2011,28(3):1236-1238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胡椒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根据测定不同温度下胡椒碱对BSA的猝灭常数,证实了荧光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由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小于零和熵变(ΔS)大于零,推断出胡椒碱与BSA之间主要靠静电引力相结合,生成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表明胡椒碱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并应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胡椒碱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叶酸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298K和310K下用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求出了结合常数Kn结合位点数n及热力学参数△G、△H和△S.叶酸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pH、离子强度、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山梨酸钾(PS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SS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PSS与BSA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不同的实验条件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PSS与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对阿莫西林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知阿莫西林对BSA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并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通过298K和310K时的实验数据求出热力学参数△H、△G和△S,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BSA之间结合.  相似文献   

16.
头孢呋辛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头孢呋辛酯(CFA)的浓度在1.959×10-6至13.71×10-6 mol·L-1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为2.0×10-6 mol·L-1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Sterm-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计算了表观作用常数(KLB: 3.907×106 L·mol-1),热力学参数的平均值(焓变ΔH:-13.43 kJ·mol-1,熵变ΔS:81.90 J·K-1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38.34 kJ·mol-1),测定了作用位点数(n: 1.042),讨论了CF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机理。BSA和CFA作用可能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物,猝灭作用主要属于静态猝灭。认可热力学参数ΔH≈0, ΔS>0和Δ<0,反应力主要是熵驱动力和静电作用力。在同步荧光光谱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峰波长明显红移;在三维荧光光谱中,在加入CFA后二峰的发射波长蓝移;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中,三体系的最大吸收明显不同,这些均显现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处的微环境的变化,同时说明了加入CFA后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这为讨论BSA的构象变化,阐明CFA的药理作用和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效应等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用光谱方法研究人血清白蛋白(HSA)与头孢哌酮 (CPZ)分子间结合作用机制,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由Lineweave-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了该反应的解离常数(15 ℃)Kd=1.10×10-4,(37 ℃)Kd=0.85×10-4。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确定了头孢哌酮与人血清白蛋白以静电作用为主。认为头孢哌酮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与药物结构有关;抗菌活性和抗生素效力与能量转移效率和解离常数有关。同步荧光技术考察头孢哌酮对人血清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紫外、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秋水仙碱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秋水仙碱使人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吸收增强,特征荧光峰猝灭,并且随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求算了不同温度下秋水仙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平衡常数与结合位点数。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出ΔH=-11.66 kJ·mol-1,ΔS=51.507 J·(mol·K)-1,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圆二色光谱测得加入秋水仙碱后人血清白蛋白的α-螺旋降低,二级结构改变,表明秋水仙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形成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人体的生理条件下(pH=7.40,Tris-HCl),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芹菜素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与较小浓度的芹菜素间的相互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过程;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共同作用,但仍以静态猝灭为主。进一步求出了在287K和310K温度条件下静态猝灭的猝灭常数,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证明了芹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依靠静电引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芹菜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虎杖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虎杖苷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根据292K和311K时虎杖苷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rn-Volmer方程及双倒数方程处理实验数据,表明虎杖苷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动态猝灭过程,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了虎杖苷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3.61nm,结合常数(Kb)分别为5.189×105L·mol-1(292K),1.382×105L·mol-1(311K)及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虎杖苷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