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算是我国的重大发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每个学生都要背着算盘上学,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开始与人们生产、生活渐行渐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珠算申遗成功,也推动了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珠算保护和传承进行改革,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珠算、分享珠算发展成果,激发全社会保护和传承的热情,让珠算文化真正惠及一方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珠算(珠算文化、程大位珠算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走进谐趣横生、鲜为人知的——中国珠算之最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周恩来总理指示"不要把算盘丢掉"发表45周年。45年前,周恩来总理接见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在谈及美国计算机发展时,李博士说:"中国算盘是最古老的计算机。"总理指示身边工作人员"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45年来,"不要把算盘丢掉"的指示,一直成为支撑、鞭策和鼓舞珠算人,在珠算保护与传承道路上努力探索前行的动力,也  相似文献   

4.
保护传承珠算文化,是每一个珠算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78岁的李茂老先生就是这样,几十年来,他为弘扬珠算文化,发展珠算事业,摇旗擂鼓,身体力行,一直奔波在路上。有人说他是搜集算盘的"痴狂人士",有人尊称他为"珠算达人",不管哪种叫法,对李茂而言都是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5.
正"杭杭,算算这次花了多少?"每次和母亲到超市购物,小学生张竞杭就成了妈妈的"小算盘"。一眨眼工夫,张竞杭的答案随口而出。这让周围的人惊奇不已。现已是5年级学生的张竞杭从幼儿园开始拨动算盘,此后屡屡获奖,是资深的珠心算少年了。"现在已经不用再拨了,算盘早已印在心里了。"张竞杭妈妈说。2013年,珠算申遗成功,再次受到世人关注。曾经黯然失色的珠算逐渐回到人们视野中,珠算博物馆、珠心算学校、珠算课外兴趣班、珠算校本课程,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6.
《珠算与珠心算》2011,(6):2-F0002
2011年11月19日,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局长、中国珠算博物馆馆长施建中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坐落在南通市的中国珠算博物馆。珠算博物馆深厚的历史底蕴、精美的算盘展品,以及馆内处处渗透的算盘细节,让项怀诚感触颇深,讲起当年财政部人手一把算盘,解决了许多复杂的计算,攻克了许多的统计难题。算盘因此而成为了一代人、一群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正"算盘"与"珠算",被誉作中国的"第五大世界发明";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在此之前, 2008年6月14日,包括"算盘"、"程大位珠算法"在内的"珠算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从拙作《中国珠算物语》在本刊(2014.02~03期)发表之后,引起大开眼界的读友们的极大兴趣,特撰此《难得一见的算盘们》,以再飨各位读友们趣赏。  相似文献   

8.
新生人学.缺乏对珠算的认识,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算盘要进博物馆了。针对这种情况,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向他们介绍算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算盘具有直观、形象、数理明确、简便易学等特点,它不仅具有计算功能,还有启智的功能,直到现在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速度还大大逊色于算盘的运算速度。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珠算升华到珠心算。其运算速度快的更让人惊奇。因此,我们要把算盘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23日)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领导:去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珠算界和中国数学史界的大喜事。得到这个消息,我和各位同仁一样,十分振奋,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贺信。珠算申遗成功,说明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珠算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弘扬珠算文化,让世界人民认识珠算,仍是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三日晚间,中央电视台第一台播出一节广告,屏幕上显示一架“算盘”,下面有一行文字“万能财务软件”。当时我看了以后,感到很奇怪。自古以来我国算盘是珠算的工具,根据《中国珠算大全》一书记载,“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由此可见,算盘作为珠算的硬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算盘作为珠算的软件,凡难以理解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珠算科技的不断创新,事隔三年以后,使我对算盘成为珠算的软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1、算盘珠动数出; 算盘在清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祖国五大发明的瑰宝——珠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沿用经久不衰,珠算盘的功用价值,战胜了诸多的计算工具,如今和电子计算机(器)并用不悖,称得上全社会乃至国际上各国的热爱引进和使用。“单论我国使用算盘的就在三千万人以上”。社会上城乡各个阶层使用算盘用于计算的人更多,简直是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珠算已进入世界优秀文化之列,此乃是国人之骄傲!珠算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由珠算发展成为珠心算,让传统珠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走向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是历史之必然。算盘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珠算的载体被称为最古老的计算机。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半形象半直观思维状态,特点是好玩、认识事物直观。如果把算盘  相似文献   

13.
所谓珠算,就是以算盘为工具,以数学理论为依据,用手指拨动算珠进行数值计算的一门应用计算技术。所谓珠算式心算,就是在娴熟的珠算基础上,珠算上升到脑算,即珠算的高级阶段。珠算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映象——脑算盘图,利用这个脑算盘图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珠算历久弥新,有无数的闪光点无一不是中国珠算曾经有过的辉煌,在那些熠熠闪光的亮点中,非常荣幸的是有些与我有缘,这也成为我此生珠算爱好中最难忘的记忆。在此,愿与珠算爱好者分享。一、算盘与算盘图珠算爱好者几乎都有算盘情结,包括算盘实物和算盘图。有这么几架算盘因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久久难忘。1.乐仁堂柜台大算盘我从一岁便在天津老城里的东北角居住。坐落在东北角的乐仁堂药店是我们经常要光顾的。在那高大  相似文献   

15.
算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保护中国算盘、传承算盘文化,我们任重道远。一、传承保护中国算盘,意义深远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议》是这样评价中国珠算的:“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算方法。它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工具经世代传承,一直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珠算,就是以算盘为工具,以数学理论为依据,用手指拨动算珠进行数值计算的一门应用计算技术。所谓珠算式心算,就是在娴熟的珠算基础上,珠算上升到脑算,即珠算的高级阶段。珠算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映象——脑算盘图,利用这个脑算盘图进行计算。珠算与珠算式心算对儿童大脑智力的开发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祖国五大发明的瑰宝——珠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沿用经久不衰,珠算盘的功用价值,战胜了诸多的计算工具,如今和电子计算机(器)并用不悖.称得上全社会乃至国际上各国的热爱引进和使用。“单论我国使用算盘的就在三千万人以上”。社会上城乡各个阶层使用算盘用于计算的人更多,简直是面广且宽而不计其数.而这面广且宽的这个大课堂则需要有社会珠算教育配合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18.
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珠算在2013年12月4日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具有中华民族深厚底蕴的珠算文化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印证了珠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此唤醒人们对珠算历史与文化的再认识、再思考,提醒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对其加以保护、传承与发展,让中华民族这一特有的文化瑰宝更多地惠及人类、服务全球。  相似文献   

19.
珠算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然而由于电算化的普及,珠算被边缘化,一些中职学校对使用算盘和开展珠算教学存在模糊的认识,认为用计算器再学算盘没有必要,以至学习珠算的积极性不高,使得目前的珠算教学面临很大的困境。一、珠算教学面临困境种种目前,会计专业中开设珠算课程面临困境,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任炳才 《珠算》2002,(3):6-7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珠算化是祖国传统的优秀化。在中国珠算协合成立的20多年间,珠算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步长青在祖国大地和世界广阔的海天!令华夏儿女为之振备和欣慰。运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数字的计算的千百年历史也让世人深刻地认识到了珠算对于计算这一应用上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的认识过程的不断提高,珠算的教育和开发智力的功能不断地被世人所认识和了解,这一切,正是珠算传统的优秀而先进的化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