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苯并噻二唑标样的制备及Bion 50%WG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Bion 50%WG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了苯并噻二唑(BTH)标样,其结构经1H NMR谱I、R、元素分析和HPLC/MS的确证.利用制备的标样建立了Bion 50%WG的HPLC分析方法,用250 mm×4.6 mm不锈钢ODS 5μm球型硅胶填料色谱柱,甲醇(含0.6%的冰醋酸)/水(含0.6%的冰醋酸)=85/15(V/V)为流动相,1.0 mL.min-1的流速和254 nm的检测波长能较好地分离BTH与样本中的杂质.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91%,Bion 50%WG的平均含量为49.47%,变异系数为0.30%,线性相关系数平方(r2)为0.999 0.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新的1,2,4-噻二唑衍生物:N-1-萘基-[1,2,4]-噻二唑-[2,3]并吡啶-2-亚胺,分子式C16H11N3S,相对分子质量277.34,熔点192-193℃。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在几种常见有机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化合物在374nm处发射荧光。  相似文献   

3.
 苯并[a]芘(B[a]P)是卷烟烟气中的重要有害成分,其在人体内产生的代谢物3-羟基苯并[a]芘(3-OHB[a]P),可作为B[a]P接触生物标志物用于区分不同暴露剂量人群(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职业暴露和普通人群)及预测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对B[a]P的危害性、3-OHB[a]P来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3-OHB[a]P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对其在感受烟气和普通人群中进行生物监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间苯二甲羧酸酯化、肼解、成盐、环化成双-(4-氨基-5-巯基-1,2,4-三唑-3-基)苯(1),再与芳香酸(2a~2m)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 POCl3作用下,高产率地制得13种1,3-双[(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基]苯类衍生物(3a~3m),并利用 IR、1H NMR、MS 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 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 HepG-2、 A549-1和231-2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3个新化合物(3a~3m)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3d、3h 与3i 对 HepG2和231-2的体外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报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MAB)为催化剂,芳亚甲基丙二腈与1-萘酚为原料于水中发生加成、环化反应生成2-氨基-3-氰基-4-芳基苯并[h]吡喃.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对苯二甲羧酸酯化、肼解、成盐、环化成双-(4-氨基-5-巯基-1,2,4-三唑-3-基)苯(1),再与芳香羧酸(2a~2h)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制得8种1,4-双[(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基]苯类衍生物(3a~3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8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3a、3g与3h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王卫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50-4251,4270
利用较价廉的3-硝基-4-羟基苯甲酸在Pd/C催化下氢化还原得3-氨基-4-羟基苯甲酸,再与氯甲酸甲酯(或氯甲酸乙酯)成环得苯并[d]噁唑啉-2-酮-5-羧酸。目标化合物经1H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81.6%。该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便于工业合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3-甲氧基-4-苄氧基苯乙炔化亚铜(1)和3-甲氧基-4-羟基-5-溴肉桂酸甲酯在吡啶中进行缩合反应合成2-(3-甲氧基-4-苄氧基苯基)-5-[2-甲氧基羰基-(E)-乙烯基]-7-甲氧基苯并[b]呋喃(2),2经过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3进一步通过胺化、乙酰化、还原、水解、Vilsmeier反应、烷基化以及部分去甲基化等反应合成一系列2,4,5,7-取代芳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4~15,并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并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试验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测试,所测试化合物均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化合物(9)的细胞毒性在所测试化合物中最强,对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3-1 IC50为1.71 μg/mL,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间苯二甲酸与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1a~1h)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制得8种1,3-双[3-芳基-1,2,4-三唑并[3,4-6]-1,3,4-噻二唑-6-基]苯类衍生物(2a~2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1-甲酰基-2-甲氧基薁-3-甲酸甲酯为反应底物,通过与邻苯二胺缩合、烷基化、脱羧等过程,成功地制备了新型薁并[1,2-f]苯并[1,4]二氮卓类衍生物.反应收率良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与病原物长期的互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防卫反应,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和诱导性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是植物抗病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两 种重要形式。它们分别由植物内源信号分子SA和JA/Et作介导,两种信号的传导途径之间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协同作用,从而使植物出对自身伤害最小却又最有有效的防卫反应。笔就SA-领带性信号传导途径和SA-非领带性信号传导途径的分子生学研究进展,以及两种信号传导途径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秧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浓度激活蛋白对水稻秧苗生长以及对琥珀酸脱氢酶(SDH)、淀粉酶和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μg·mL-1)、2(μg·mL-1)、6(μg·mL-1)植物激活蛋白处理水稻种子,能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尤其对根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μg·mL-1)植物激活蛋白处理水稻种子能够提高水稻秧苗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总淀粉酶、丙酮酸激酶(PK)活性,5d后达最高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7.1%、63.2%、378%。  相似文献   

13.
植物激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等电点的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介绍首次从真菌中提取的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广谱性、能诱导植物对病虫害产生免疫抗性的新型植物诱导物质,通过分离纯化该蛋白,可以为下一步的活性检测,序列测定及基因克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Lys-Sepharose4B柱上用人纤溶酶原(HPg),链激酶(SK)和对氨基苯甲酸对脒基苯酚酯合成新型溶栓药物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APSAC)的一种新方法,该法使APSAC的纯度和收率大为提高,分子量为130000,体外有明显溶栓效果,在兔体内半衰期8.8h.用同方法制备的未经修饰的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PSAC)在兔血浆内半衰期仅为12min.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节约成本,更换方便,降低事故率,选用国产标准轴承替代进口NF7214给煤机激振器易损备件-法兰盘轴承(系进口备件),将激振器系统部分组件进行了国产化设计改造。本文就该系统改造的选型分析,理论计算,设计方案,制造安装,试验运行等研制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种脂肪酶激活剂的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比较了多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激活效率的基础上 ,作者用温和的生物工程手段 ,从中药紫花地丁中纯化得到高效的脂肪酶激活剂 ,当浓度达到 16 6 .6 7mg/ml,酶浓度为 40 mg/m l时 ,激活效率可达2 80 % .研究表明 ,此激活剂对脂酶具有竞争性与反竞争性的混合激活效应 ,并且该激活剂具有热稳定性 .在 p H =7.0的反应条件下 ,激活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掺杂2种激活剂制备了粉末电致发光材料ZnS:Cu,Au,发现激活剂Cu+,Au+的掺杂量对材料亮度有较大影响.当掺入激活剂Au+与基质ZnS的质量比为0.05%,而掺入Cu+的量比达到0.29%时,得到了在400 Hz,150 V激发下,亮度可达105 cd/m2的绿色电致发光材料.通过光谱分析发现,掺杂后并没有改变发光材料的颜色.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S:Cu,Au颗粒进行了尺寸和形貌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植物抗病反应及信号分子包括水杨酸 (SA)、乙烯、茉莉酸及其甲酯 (JA和Me -JA)、活性氧(Aos)及钙离子流等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