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标教材中,数学归纳法这块内容是安排在平均值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后面讲授的,这使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功能受到限制.实际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两个著名不等式十分简洁.一、n元的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简证n元的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相似文献   

2.
张宗余  冯斌 《数学通报》2012,51(2):27-29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稳定的内容,但从大纲版教材到新课标教材,这部分内容位置变了,教材相关内容的安排也有相当大的变化.除了沪版新教材还是沿用旧大纲版教材,将这块内容还放在集合交集的模型外,  相似文献   

3.
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不同版本教材基于不同编写理念,采用了多种编写方式.本文比较5种版本新教材中基本不等式这一内容的不同引入方式,总结差异,剖析分歧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开.新课程标准关于不等式的内容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原有的主要内容分别归人了必修模块5和选修模块4-5,归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因此,不等式教学面临着明显的变化.其中不等式的性质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标准未给出具体要求,使得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也对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和几个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纲规定初中三年统一要求,高中分三类设置,这样安排较好,但在具体教材中应有伸缩性,以便于各校选择,“精简”增加”“渗透”的原则是正确的,但事实上,精简很少也无法增加更多的内容,特别是应用数学方面的内容。是否先在有条件的学校试点,在选修课中安排,选修课内容除标有“*”者外,在大纲中应有所反映,给出一个粗略的书目和要求。如:有条件的中学可以开设“电子计算机使用”选修课,以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在代数方面:初中代数乘法公式应增加(a±b)~3=a~3±3a~2b+3ab~2±b~3,原教材上虽然没有,但在实际教学中都是补充的,事实上题目中经常要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应加强,能否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基础上,充实一些一次不等式组解法的内容,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困难;大纲中  相似文献   

6.
<正>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含有绝对值不等式是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一类重要的问题.今以一道高考题改编的不等式问题为例,探究处理含有绝对值不等式问题的常规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中,对基本不等式a+b/2≥√ab (a,b>0)的教学,提出了"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的要求.几种版本的教材(如北师大版,苏教版)对这个不等式都给出了形象的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8.
汪会婷 《中学数学》2022,(23):6-7+18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概念作为基础内容,为后续学习起到铺垫作用.随着教材的改革,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内容呈现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中主要对比研究了新旧教材中“三角函数的概念”的位置、知识编排顺序和内容安排,突出新教材内容安排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1 教材背景分析“不等式证明”这节教材就其内容特点而言 ,对高二学生并不陌生 ,从题型特征看 ,高一函数部分的函数单调性证明 ,本质就是不等式证明 ,大量的数(式 )的大小比较也是不等式证明 (初中教材就已经出现 ) ;从方法特征看 ,不等式证明与等式证明并无质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不等式证明”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困难 ,但事实上 ,无论是经验感觉还是统计数据都说明学生怕不等式证明题 ,其原因之一是不等式证明中变形技巧要求较高 ,二是教学中能力培养不到位 ,因此不等式教学中能力培养是关键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证明的“…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代数》下册 (人教社 ,1990年 10月版 .下同 )“不等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是在学完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的基础上 ,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 .本节内容通过九个例题分别介绍了证明不等式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它是不等式性质的直接运用 ,也是研究代数证明题的重要载体 .本节教材内容丰富 ,可分七课时完成 ,本课时内容是教材第 14页的例 9.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不等式证明的三种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该课时设想通过一题多法 …  相似文献   

11.
一、三角不等式的证明三角不等式,如果对三角函数施以变量代换,就可以转化为代数不等式,因此证明代数不等式的所有方法都可用来证明三角不等式,但是三角函数又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这些性质和特点丰富了三角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由于代数不等式的内容安排在高二,因此这里我们只能介绍一些简中的能为同学所接受的方法. 1、用代数方法证明三角不等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不等式在初中数学中占有不小的篇幅,并且在中考题中屡次出现.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不等式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而考试中往往会结合高中的相关知识拓展延伸,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时,应做到举一反三,适当发散思维.通过教材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变形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梁栋 《数学通报》2013,52(3):36-38,43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我区两位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的研究课,授课内容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的第一课时"比较法",所用教材为人教A版《不等式选讲》.教材中共有三道例题,其中以实际问题形式出现的例2,可以抽象成如下不等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等价方程(组)与等价不等式(组)的内容处理谈些个人看法,请批评指正。一、同解方程(组)与同解不等式(组) 同解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理论,历来是中学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我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的教材,曾经讲述了同解方程(组)、不等式(组)的初步知识。一九七八年开始试用的通用教材,借鉴某些国家的做法,删去了同解方程(组)、不等式(组)的内容,直接利用等式、不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组)、不等式(组)。不少教师对这种处理有意见,主要是: 1、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同解定理,在条  相似文献   

15.
方亚斌 《中学数学》2012,(13):10-14
一、背景介绍基本不等式姨(ab)1/2≤a+b/2(a>0,b>0)(basic inequality)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个不等式.在现行教材编排的体系中,基本不等式首先出现在《数学5》(必修)[1-3]之后在  相似文献   

16.
七年制中阜的不等式教材.就我侧想来,可以分成·谕"陪段来华袱第一陪段是在六年极峙,教师们阴始将不等式介招扮毕生一牟生们也就韶澈了不等式在不等式,典等式一株.分左端典右端·在六年极峙,牟生俩做的辣苦是:A.敲出以下所窝的:1 .6>5 2.12<15 5.5.0.5斗<1.56。5<5<10 7.a相似文献   

17.
柯西不等式是新课标教材选修模块中的新增内容,以柯西不等式为背景的试题已悄然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在解题中若能灵活地应用柯西不等式求解,则会使思路简捷明快,新颖别致,下面试举几例,以示说明.  相似文献   

18.
绝对值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高考中的常考知识点.而有关内容在教材中安排较少,不少同学遇到此类问题不知从何处人手.实际上,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去绝对值符号,而实施这一思路的手段却有多种.另外一种思路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几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下面对围绕这两条思路展开而产生的一些方法作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里的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一方面函数的整体性认识要得到方程、不等式的支持;另一方面函数整体性认识又应给方程、不等式以指导。但就目前教材的安排以及其中的例题与习题的配备来看,这后一方面的联系,显得不足。下面就本人对高一教材所做过的补充和延伸,举例谈谈关于某些方程、不等式的解,可以从六个方面考虑。一从函数定义域考虑  相似文献   

20.
陈叶 《数学通讯》2014,(5):43-45
新课程标准将不等式证明这块内容纳为理科选修内容(选修4—5),因此大部分同学在高中阶段不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如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伯努利不等式等)以及不等式证明的方法和技巧.一些数学优秀的高中学生有志于参加高校的自主选拔考试和各类数学竞赛,而这些考试对不等式的考查要求较高,证明不等式的技巧高、方法多、灵活性强,学生普遍感觉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